PICC置管患者应用微信群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2018-03-08程莹莹谢金莲
程莹莹 谢金莲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各种慢性病以及长期需要肠外营养的患者,都能得到良好的救治,并且延长生存期限,提高生活质量指数。在这一切的治疗当中,都免不了要进行静脉输液,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做为一种新型的静脉穿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服务于各种各样的患者,PICC带管出院尤其适用于化疗间歇期肿瘤患者,可减轻周期性化疗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1],为他们提供一条长期的、无痛的、便捷的静脉通路,但由于PICC留置导管的时间比较长,往往可以放置半年至一年时间,患者大多要带管回家,而院外的导管维护也成为护理关注的重点之一。微信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工具,可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快速、准确地输送语言、视频及图片等资料,为日常的交流提供方便。现通过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将PICC置管的患者或家属邀请入群,定时在微信群内提供PICC置管维护的信息,并进行健康宣教,为他们进行释疑,解决由于院外患者PICC带管管理的局限性及不专业的问题,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病区共进行PICC导管置管患者200例,由于2016年前尚未启动微信作为PICC延续护理的工具,因此从2015年所置管的患者的问卷调查表中随机选取100例符合标准带管出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在本区进行第一次PICC置管的患者,并同意携带PICC导管出院。(2)具有电话接听的患者或者家属。排除标准:(1)出院前已出现并发症。(2)不愿意接受电话随访。(3)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4)依从性差者,置管时间<2个月的患者。而从2016年1月起在常规的出院宣教和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增加微信群对患者进行的延续性护理,其纳入标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患者或家属必须具备有手机微信上网交流功能一项,患者及家属不愿加入微信群者加入排除标准之列。其中对照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5~85岁,平均(54.3±21.6)岁,微信组男71例,女29例,年龄6~83岁,平均(53.8±19.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性别及疾病诊断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导管延伸护理方法 由责任护士为患者口头进行常规的PICC管道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并发给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图册;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PICC置管后的注意事项是否熟悉,指导患者出院后携管的自我防护;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如姓名、年龄、诊断、电话、联系人,以及PICC置管时间、留置长度、置管部位、基础臂围、维护日期、导管类型等基本置管信息[2];了解患者居住所在地有无具有PICC置管维护资质的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出院日常生活健康指导:如淋浴、睡眠方式等。于患者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1)询问患者置管侧手臂的活动情况,指导患者置管侧手臂正确功能锻炼;(2)穿刺点的皮肤有无红肿、痛痒、渗血、渗液情况;(3)PICC管道长度与出院时是否相符,有无脱出或受折情况;(4)提醒患者定时维护,如贴膜脱落或明显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至医院处理。
1.2.2 微信组导管延伸护理方法 (1)在对照组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科室建立微信群为患者提供PICC延伸服务体系。微信具有更新快、回复快、零资费、跨平台、移动即时通信等特点[3]。由专科护士兼任群主,设立微信群管理团队,团队成员为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PICC专科护士2名,均接受PICC维护及静疗培训,与患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强,能够熟练地进行微信操作功能。在患者置管后即扫码入群,并告知以微信群作为与护理人员即时的联络工具。(2)微信群管理团队定期为患者发送的PICC置管维护相关知识,其中内容通俗易懂,文字简练,可穿插小视频及图片,生动实用,形式新颖并具有时效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阅读兴趣,主动进行浏览。(3)患者及家属能及时地通过微信群,向群中的护理人员报告PICC导管的情况,拍摄图片以方便护理人员更直观地判断PICC导管的情况,个别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及家属还可以通过语音信息表达他们想要告知护理人员的内容,让护理人员能够明确地了解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为其进行解答。(4)实施24小时的微信在线,及时接收患者发来的各种信息,通常在中午、晚上做出相应的应答,在群内留有专科护士的电话,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电话联系。同时建立患者个人档案,由责护提前一天通知患者PICC的换药时间,防止患者遗忘,造成不及时冲洗管道及更换贴膜引起的堵管和穿刺点感染,以提高患者进行换药的依从性。
1.3 评价方法与指标
通过200例患者的出院电话随访及微信群延伸性护理,微信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微信随访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电话随访的方法,每例患者追踪观察至少3个月,带管出院至少6次[4]。使用王莉等设计的满意问卷调查表[5]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表内容包括∶ PICC导管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分为非常了解、了解、一般);导管相关并发症方面(包括局部感染、脱管、血栓形成、血流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等),大量文献[6-7]指出PICC并发症的发生与导管维护的护理操作是否标准、规范有极其重要的关系[8]。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R 3.4.1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导管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满意度方面的比较,详见表1~3。
3 讨论
观察组通过电话随访,护理人员要利用大量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且通话内容比较主观,不能直观了解患者情况,患者的知识掌握及理解程度降低,对患者反馈的问题护理人员无法正确地判断,从而影响了电话随访的效果。在随访过程中有可能打扰到患者休息,从而导致患者反感,而拒绝接听电话。因此,单纯的电话随访不仅达不到随访的预期效果,反而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表1 对照组与微信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比较
表2 对照组与微信组导管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统计分析
表3 对照组与微信组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微信作为一款免费即时的手机联络工具,不仅仅普及率很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而且护理人员传播的相关知识患者可按需要反复的进行观看学习,提高了患者的知识掌握度;对于一些交通不便或偏远城区的患者,在遇到需紧急处理的情况,例如贴膜脱落、意外脱管等等,微信群中的护理人员可通过视频方式指导患者进行紧急处理或指导当地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
4 小结
综上所述,微信群作为PICC导管延伸护理的工具,可不受时间限制,不影响患者休息,提高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节省了人力资源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随访效果优于电话随访,在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水平提高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PICC导管的日常维护工作表顺利进行[9]。
[1] 王迎红,冯爱萍,樊变兰. 肿瘤病人PICC管常见并发症预防对策初探[J]. 护理研究,2007,21(21):1934-1935.
[2] 张丽杰. 微信健康教育平台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11):20-22.
[3] 赵洁,郭佳,周敏,等.微信群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知识宣教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13):1537-1539.
[4] 范祖燕,林金香,吴丹纯. 微信在携带PICC管出院肿瘤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6,30(26):3283-3285.
[5] 王莉,杨娟娟. 微信平台在肿瘤患者携带PICC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24(11):71-72.
[6] 苗娜,何丽颖,张春艳,等. PICC置管术后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5,58(1):142-144.
[7] 梁桂春,路辉,苏秀然,等. 肿瘤患者置入PICC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吉林医学,2014,57(34):7688-7689.
[8] 罗海兰,李雪莲. PICC专科门诊的应用效果观察[J]. 吉林医学,2016,59(9):2372-2374.
[9] 李海珍,林雪梅,宾三梅,等. 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6,40(10):938-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