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农户视角下福建茶叶社会化服务实证研究

2018-03-08林俊杰张端阳

台湾农业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会化规模茶叶

林俊杰,张端阳

(1.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省作为产茶的大省,茶产业资源相当丰富。2016年全省茶叶产量达到了41万t,涉茶人数已超过300万人。近几年来,福建作为我国第一的产茶大省,2014年福建省人均的茶叶占有量约为全国人均的6.3倍,茶业在福建农业发展方面已经成为重要的亮点。目前,福建茶叶企业约为1.6万家,专业合作社也达到了1500多个,但目前茶叶存在着加工仍然是单机作业为主、技术能力较为落后、茶产品的标准化较低等问题。福建省乃至全国茶园的经营模式仍旧是由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经营,生产力比较低下,同质化竞争比较强烈,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的发展。福建省茶产业服务规模需求仍比较大。因此,福建茶产业亟须寻找有效的规模发展途径。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农业方面要加强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2016年国家更是明确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的规模服务的政策方向。茶叶作为农业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已经渐渐不适应茶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应当从服务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出发,通过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茶叶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解决茶农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小、散、乱等瓶颈问题。茶叶社会化服务是茶叶生产经营的进一步加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因素。钟真等[1-2]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等类型,其中,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规模农户是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主体。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是从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角度来解决分散农户的经营问题。由于其规模、生产和经营方式等对于分散农户存在着差异,因此,对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采纳方式、服务效果和评价将影响其服务的开展情况[3]。为此,茶叶社会化服务的开展必须以规模农户的意愿、能力和态度为前提。基于此,本研究从规模农户视角对茶叶社会化服务实施水平的需求意愿进行研究,探讨影响规模农户对茶叶社会化服务的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化服务的研究主要在整个农业层面,针对的是供需方面的研究。大部分研究未对农户的生产范围进行界定,而且针对的是传统的农户,而农户在不同农业项目的需求可能存在着不一致。谈存峰等[4]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技术、流通及信息服务需求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李荣耀[5]则是从技术、信息、信贷、机械、农产品销售及加工等方面对社会化服务需求程度分析研究。王钊等[6]针对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状况,从农资供应、机械、技术、加工销售、信息及金融保险等方面分析研究。而在农户生产经营范围内,庞晓鹏[7]从农户角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情况及供需的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熊鹰[8]则是从种植业农户的需求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社会化服务供给的满意程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孔祥智等[9]对种植业农户从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增加技术服务、产前和产后的市场消息的建议。罗小峰等[10-11]分别基于Logistic模型从种粮大户对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鲁可荣等[12]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农户的需求意愿和满足程度,提出了加强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刘强等[13]从农户视角分析水稻生产性服务的影响程度。同时学者夏蓓[14]也有从农户需求意愿等级的服务优先序进行研究。

综上可知,目前这些研究虽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匹配程度进行了很好地分析,但缺乏从茶叶生产单位范围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且大多数学者是从传统农户的层面进行研究,较少从规模农户的视角进行分析。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中在技术服务、信贷服务、信息服务和机械服务等方面,而针对其影响因素主要为个体特征、经营特征及家庭特征,较少考虑土地托管服务的作用与价值。为此,本研究以福建茶叶社会化服务为例,从规模农户的视角,运用有序回归分析,分析规模农户对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研究分析影响规模农户的因素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提高福建茶叶社会化服务水平提供相关的思路。

2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在2017年7月对福建省安溪县、宁德市福鼎及武夷山市地区的400位茶叶规模经营农户进行调研。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本研究将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农户作为规模经营农户,调研的内容包含着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土地流转情况等方面。为保证样本的有效性,调研采取了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对规模经营农户进行了问卷访谈。本次在调查过程中总共发放了调查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85份,有效问卷364份,问卷有效率达到了91%,其样本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描述

根据调研结果可知,规模经营农户中男性占比较高,达到了84.6%,女性的比例仅仅为15.4%。在年龄方面,18~30岁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6%,其次是31~40岁(34.1%)和41~50岁(19.2%)。在农户接受教育的程度方面,大部分农户受教育水平较高,其中高中或中专和大专的合计比例达到了65.4%,超过了一半的比例,而小学及以下的比例仅仅为15.4%。在经营农户是否为村干部方面,经营农户为村干部的比例为46.2%。是否加入合作社方面,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人数为280人,比例达到了76.9%。在家庭涉茶人数方面,5人及以下的比例达到了73.1%。在涉茶年收入方面,年收入在11万~20万元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0.8%,其次为10万元及以下(26.9%)和21万~30万元(23.1%)。在茶园面积方面,规模农户的茶园面积主要集中在11~20 hm2(30.8%)和31~40 hm2(34.6%)这两个区间。在土地流转价格方面,规模农户认为其流转价格比较符合市场价的比例为38.5%,而认为其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的比例也达到了30.8%。

3 规模农户茶叶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情况

本研究中,茶叶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茶叶金融服务、茶叶机械服务、茶叶技术服务、茶叶加工销售服务、茶叶信息服务共计5项服务。而各项茶叶服务在不同的需求意愿方面出现的次数不同,无法将相关的服务进行排序。因此,本研究将调研相关的数据对需求意愿程度进行聚类分析(图1)。由图1可知,规模农户对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程度可分为2类。

第一类是目前规模农户最需要的服务项目,包含茶叶金融服务、茶叶技术服务及茶叶信息服务。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规模农户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多,但因为茶叶生产资金周转慢,且目前茶叶方面的信贷都是小额,担保比较困难,容易导致规模农户对茶叶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较多。在茶叶技术服务方面,茶叶生产的规模和标准化要求意味着对茶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规模农户方面获取技术服务方面不够专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很多程度的技术主要是经验的交流,仍然是粗放型的茶叶生产。但是,安溪县2017年提出了手工茶的要求,这就更需要技术的服务,因此,规模农户目前可能对茶叶技术服务的需求相对比较急迫。在茶叶加工销售服务方面,在调研中农户表示如果茶叶加工服务不完善,他们茶叶的销售服务就会受到影响。此外,目前茶叶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茶叶的质量好坏影响着销量,如果茶叶加工服务比较完善,茶叶规模经营农户可以掌握茶叶的销售市场,从而创造更多的效益。

图1 茶叶社会化服务项目聚类分析

第二类是茶叶机械服务和茶叶信息服务,意味着目前规模农户对其服务的需求程度较低。根据调研可知,目前大多数规模农户能自身完成茶叶机械服务,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需要这类的服务。在茶叶信息服务方面,规模农户是政府部门和农技站推广茶叶信息的重要扶持者,其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质量比传统农户更有优势,因此其对茶叶信息服务的需求就会减弱很多。

4 规模农户茶叶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假说

目前,茶叶经营主体的多样化促进茶叶社会化服务供需格局的多样化,规模经营农户作为政府开展茶叶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扶持者,研究哪些因素影响规模经营农户的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将对建设新型经营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断分析。

4.1.1 规模农户的个体特征 李俏等[15]认为规模农户的个体特征包含着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是否村干部以及有没加入农业合作社5个因素。每个规模农户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各不相同,对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一般而言,年龄代表着每个人的阅历情况,不同年龄的农户可能在思想视野上不一样开阔。(2)受教育程度体现的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差别,其会影响其从事茶叶生产时所选择的方式方法,预计其会正向影响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3)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思想不一样,可能会对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程度不一样。(4)农户为村干部的话,可能容易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其可能影响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5)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可能接触到新的茶叶服务技能,其可能影响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4.1.2 规模农户的家庭因素 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本研究将家庭涉茶人数和涉茶年收入作为规模农户的家庭因素。(1)一般而言,家庭中涉茶人数越多,在茶叶采摘、加工、机械等方面就越有能力独立完成,因此可能降低一些对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2)涉茶年收入越高的话,农户就对茶叶生产质量越加重视,可能就更愿意采纳茶叶社会化服务来提高涉茶收入。

4.1.3 茶叶种植特征 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本研究将茶园面积、土地流转价格作为茶叶种植特征[14]。(1)茶园面积越大,可能意味着农户更需要外部的相关服务来完成茶园管理等。(2)土地流转价格。由于国家支持土地托管的服务,因此,将土地流转价格作为衡量土地托管服务开展程度的指标。若土地流转价格越高,规模农户的生产成本就越高,可能就越不愿意进行流转,土地托管服务也就没办法实施。同样,若流转价格较高,农户也更需要茶叶社会化服务来提高自身的效益。

4.2 实证模型构建

针对规模农户在茶叶金融服务、茶叶技术服务及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意愿,本研究构建服务规模模型,考虑到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是多元的离散数据,体现的是排序程度。因此,本研究采取多元回归模型,其方程为:y=∑βxi+αi,其中,i=1,2,…,n;αi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

4.3 变量定义和描述统计

基于上述的研究假设,本研究将规模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义和描述性统计,具体见表2。

4.4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本研究从规模农户视角对其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需求意愿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其结果见表3。3个模型的卡方检验Sig值为0,意味着模型结果显著,在拟合优度检验中Person和Deviance的Sig值接近于1,远远大于0.05,即模型拟合结果良好,具体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

表2 变量的定义与描述

表3 规模农户对茶叶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规模农户个体特征的影响 根据回归结果可知,茶农的性别对茶叶技术服务和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可能由于茶叶技术服务和加工销售服务具备了一定的生产风险性,而目前在福建省茶叶规模经营农户中男性更愿意承担一些高风险的措施来获得高收益。而性别并没有显著影响茶叶金融服务的需求。在年龄方面,规模农户对茶叶金融服务的需求意愿与年龄呈正向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规模经营农户年龄越大,其在信贷业务方面收到的限制越多,越不容易获得资金周转。年龄与农户对茶叶技术服务和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意愿呈负向影响。意味着规模农户年龄越大,其自身对新的茶叶服务关注度越慢,在茶叶的技术和加工方面,更信赖自己的经验,这可能是技术服务和加工销售服务不相关的原因。在受教育程度方面,规模农户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其越容易吸收新的茶叶技术和知识,对专业加工和销售茶叶的服务越认可,对茶叶资金服务的认知度越高。在是否村干部方面,当规模农户村干部时对茶叶金融服务和茶叶技术服务的需求意愿越大。根据调研可知,规模农户为村干部越容易接触政府和银行的人员,在茶叶技术的推广和信贷方面就越容易获得。而茶叶加工销售服务则没受到是否村干部身份的影响。在是否加入合作社方面,规模农户加入合作社显著影响着其对茶叶金融服务的需求,加入合作社的规模农户之间交流会越多,更容易了解资金的获取的方式,如三人联保的方式,更容易获得贷款。而选择加入合作社的规模农户在茶叶加工销售服务方面的需求则没有那么强烈,根据调研情况得知,农业合作社会为会员提供一些加工销售方面的服务。诸如茶叶深加工方面,其能够有效提取茶叶的元素,从而保证茶产品的多样性。

4.4.2 规模农户家庭因素的影响 涉茶人数显著负向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金融服务、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程度。据调研情况,家庭从事茶叶的人数越多,意味着茶叶能够有效正常运营,在资金方面需要通过借贷来维持基本运营的可能性较小。当家庭涉茶人数少时,可能在茶叶采摘、毛茶加工等环节主要以自产自销为主,在茶叶资源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方面可能会遇到瓶颈,因此可能需要借助专业公司提供的加工销售服务。涉茶年收入显著正向影响规模经营农户对茶叶金融服务和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涉茶年收入越高,意味着茶叶规模经营农户的规模越大,发展越好,更有可能需要开展与茶相关的各个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多;而且其为了扩大规模,可能就需要专业的公司提供茶叶的拼接能力。涉茶年收入显著负向影响规模农户对茶叶技术服务的需求。意味着茶叶规模经营农户的规模越大,发展越好,在技术服务达到一定的规模化,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了解与学习。

4.4.3 茶叶种植特征的影响 茶园面积的大小显著影响着茶叶技术服务和茶叶加工销售服务。对于规模农户而言,茶园面积越大,其茶叶的种植量越大,就越需要相关的技术、加工、检测及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在简单实物技术方面诸如农药和化肥的施洒量,农户只需自身经验即可完成,而在非实物技术方面诸如茶叶种植技术操作、应用技能和预处理需要借助专业公司的服务。但“茶园面积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着茶叶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一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土地流转价格方面,土地流转的费用显著正向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金融的服务,其费用越高,意味着农户流转土地的成本就越高,可能就需要信贷来维持资金的周转。而土地流转的费用显著负向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技术的服务。据调研可知,土地流转的费用越高,规模农户就越有可能慎重考虑种植其他收益更高的农业。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研究针对福建省364户规模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有序回归模型,分析了规模农户对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其研究结论:(1)规模农户对不同类型的茶叶社会化服务需求不一样,其中主要是对茶叶金融服务、茶叶技术服务和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意愿更强烈;(2)规模农户目前对于茶叶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个体特征、家庭因素及种植特征。其中,规模农户若年龄越大、受到教育的程度越高、作为村干部的话、加入合作社、涉茶年收入越高和土地流转价格越高对茶叶金融服务的需求越高;规模农户为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村干部、茶园面积越大对茶叶技术服务的需求越高;规模农户为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涉茶年收入越高、茶园面积越大对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越高。

5.2 建议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在需求程度方面,规模农户与传统农户存在着差异,政府作为提供茶叶社会化服务最重要的主体,在完善茶叶社会化服务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个体特征、家庭因素的差异性,使服务的供给更有针对性。(2)目前规模农户主要是对茶叶金融服务、茶叶技术服务和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意愿更强烈。据调研情况得知,目前茶叶金融服务和技术服务的供给相对薄弱。规模农户还存在信贷的资金少、周期长,茶叶种植技术的培训还不够针对化等问题,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保证相关的服务供给。同时茶叶龙头企业作为市场性服务主体,应当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在产前、产中及产后等服务环节为规模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3)由于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着规模农户对茶叶技术服务、茶叶金融服务和茶叶加工销售服务的需求程度,规模农户自身要提高受教育水平,以安溪县推出的农民讲师团为例,努力成为新型职业茶农;同时主动寻求与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合作,加大茶叶科技创新;政府应当完善相关的茶叶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农户的茶叶技术水平;加大扶持和规范各种类型的茶叶加工组织,保证其服务的有效供给;出台茶农的金融扶持政策,保证其资金的有效需求。(4)充分发挥好村干部、农业合作社的作用,通过技术典型示范、联保等形式,满足规模农户对茶叶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猜你喜欢

社会化规模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规模之殇
香喷喷的茶叶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