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探讨:基于参与主体的视角

2018-03-08

长江丛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市民化

杜 宇

一、前言

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有产物。从国际上普遍的城市化或城镇化进程来看,城市工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具有典型的两分的阶段化特征,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自由流动阶段和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市民化阶段。现有研究表明,西方国家的这两个阶段是合二为一、自然发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以后,很顺利地成为了城市市民,能够呼吸到“自由的城市空气”。与西方国家向现代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不同,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经历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中国由于户籍管理的限制和城市社会保障机制的内在封闭性,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其身份变更、城市融入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度歧视,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其主要体现有三个方面:

(1)在经济收入方面,农民工工资收入人均下来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根据2008年以来每年一度的《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农民工人均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与中国经济的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相一致。农民工收入既是城镇化进程中吸引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原因,因为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收入高于农业收入,但低于城镇居民收入,这也是农民工转移到城市以后未能顺利市民化的原因之一。

(2)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工未能顺利获得城镇户籍,无法享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社会待遇。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不具有城市户口,是城市中的候鸟、外来客,不能够与城市市民一样拥有子女受教育权、不动产购置权、社会基本保障权益等,农民工在付出艰辛劳动后仍然无法在城市中扎根。尽管近年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有所松动,但仍在跨省转移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未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

(3)在政治权利方面,农民工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选择权、生活发展权,以及其他政治权利。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中,把城镇中的常驻农民工人口的户籍及其附带的政治权利和相关权益都下压在户口所在的农村,农民工常年生活在城市,但其政治身份仍是农民,分散在全国各地不同乡村,其政治权利中选举权、代表权等都在农村,不能参加工作所在城市的政治生活进程。农民工的来源地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他们无法形成一致的声音,就连国家接连推动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这样集体行动的效果在农民工群体中都会大打折扣。

在此情况下,一年一度的春节期间,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成为中国独有的社会景观。尽管“春运”并不是农民工的专利,高校学生也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农民工出于勤俭节约的考虑,乘坐铁路运输交通工具较多,加剧了人口全国范围大幅度转移的壮观程度。这反映出农民工在关键时期的回流现象的普遍性,也反映出农民工在一定时期加快市民化的必要性。

二、农民工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战略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和2015年发布的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3个一亿人”问题,其中之一便是1亿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可见,农民工市民化对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农民工市民化作为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和关键,原因在于:

首先,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战略的主要动力。所有的发展和建设都需要人力资本的投入,中国经济腾飞离不开“人口红利”的巨大贡献。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有更高水平的劳动力参与,农民工市民化是提升劳动力水平,实现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转变的基本要求。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要在城市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高素质劳动力的持续供给。城镇化与工业化是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政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大批农民向工人身份的转变,是工业化的主要特征。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在人口转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只有完成人的城镇化,才能达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最终实现城镇化。

其次,农民工市民化是检验城镇化成败的重要指标。城镇化不仅仅是圈地建房,扩大城市地理规模,更是人的城镇化,是建设者共同分享成果社会发展进程。作为城镇化建设者的农民工,有参与到分享城镇化成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解决人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他们用劳动换取报酬的同时,为城镇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应当有权与城镇化建设一同进步,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

再次,农民工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途径。提高城镇化质量不仅是增加城镇的国民生产总值,还包括提升城镇发展活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扩大城镇发展福利等等,进城驻留的农民工是城镇人口的一部分,他们在城镇的融入和发展是城镇活力的重要源泉,农民工市民化不仅能够增加劳动力供给,而且能够提升消费层次和需求,推动和加强城镇经济的规模效应。因此,农民工家庭在城镇的深度融合是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必需和必然。

农民工市民化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从农民工市民化的视角来考察城镇化,有益于抓住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质,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走上科学、健康的城镇化道路。

根据《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2014-2020)》中关于城镇化战略现状的描述,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获得飞速发展,按照目前城镇化率的计算方式: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总人口,常住人口一般是指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的人群。根据这一算法,我国城镇化进展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我国2000年到2014年的城镇化率连续攀升,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即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粗略统计出来的城镇化率掩盖了一项重要事实:一部分常驻城市、但未能获得城镇户口的农民工等群体,他们的市民化进展严重滞后。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未能顺利市民化,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越来越大,201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17.3个百分点,按照这一数据统计,将有约2.89亿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但没有获得城镇户籍。

图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常住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随着数据攀升,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增幅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如果排除因升学、参军等传统意义上改变户籍的途径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可以反映出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展情况。而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就是逐渐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农民工市民化的起始途径就是要把转移到城市的常住农民工群体纳入户籍管理范畴,逐步实现转移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三、推动农民市民化的主要着力点

农民工作为农村、农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为获得劳动报酬在城市中最苦最累的行业中奋斗拼搏,既解决了生计和温饱,甚至成为农村中的致富能手,也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了力量。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年9%的增长速率中,农民工至少贡献了1.5个百分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农民工始终处在城市的边缘生活中,其市民化程度远落后于城市化发展速度,农民工市民化的道路上障碍重重,户籍管理制度上存在障碍、社会发展关注方面上也存在一些歧视和漠然,农民工甚至一度成为负面词汇,整个群体遭到嘲笑和讥讽,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融入难度可想而知。基于上文分析,在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维持和增进农民工向城市转移及户籍变更的动力供应。由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对比来看,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幅度在连年增长,新型城镇化并不是要抑制这部分人口的转移进程,而是加快户籍转换速度。户籍城镇化未能跟上的前提下,向城市转移的人口比例仍在持续增长,增加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动力迫在眉睫。这种动力不仅源自于城市经济水平对农民工的物质吸引,更应该包括城市建设中的制度设计对农民工的主动吸纳。

第二,降低和清除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及融入的障碍因素。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不仅有制度政策因素,也有经济发展的现实原因,找到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症结所在,是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既有社会保障、经济收入、持续就业等物质硬件的障碍,更有文化适应、生活观念、认知水平等方面隐性软件鸿沟。降低和清除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也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题中之义。

第三,提升和扩展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整体绩效。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要在2020年完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实现这一目标,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要从绩效考察的角度,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农民工的个人行为,也是整体的国家战略,不仅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的结果,更是劳动力资源规范运行的过程。因此,研究农民工市民化既要把它作为一个具体的行为来考察,即农民工根据个人意愿、能力、收入水平所作出的理性行为选择,也要把农民工市民化视为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即农民工市民化涉及到每年数十万人在全国不同区域的身份转换、环境融入等社会问题,关乎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化发展、安全稳定的大局。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市民化
西安市常住人口超一千万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我国城镇化率升至58.52%
2016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1.2%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北上广或迎人口拐点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