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朱日和的17天

2018-03-08文/陈

中国记者 2018年2期
关键词:艺文海蜇训练场

□ 文/陈 曦

陈曦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2017年8月1日,我带着一身尘土,从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回到北京。下车瞬间,我抬头望着高楼,突然无比怀念在朱日和的17天。这17天对我是一次洗礼。我很幸运能在中国新闻报道的最高殿堂做一名军事记者,因为我总能和这个时代最有血性的人相遇,巾帼英雄也好,默默无闻的英雄也罢,都值得被传颂。

一、训练场上,得把自己当条汉子

12人的大通铺,没有网络,没有电扇,没有空调,甚至有时候没水。但是,作为新华社前期在训练基地的唯一一名女记者,我没有丝毫退却。

我采访了女兵高艺文,她是海军陆战队女子侦察队副班长。她和其他79名海军陆战队女队员首次以战斗员身份亮相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场。刚满21岁的高艺文,身材高挑、长相秀气,笑起来眼睛眯成月牙形。她第一次见到我时,眼睛直愣愣地盯着我,许久说了一句,好久没有见到这么白的女生了。

我眼前的这些女兵,黝黑的脸上,血丝清晰可见,为了阅兵甘愿在烈日下曝晒,却没有一丝怨言。和我熟络后,高艺文撩起裤腿给我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说,这是一次武装泅渡时留下的。那次她在队伍的最前方开浪,没想到正好经过一片海蜇密集区域,小腿被海蜇的触角蜇中,当时感觉小腿像着火了一样疼。原本可以申请上岸治疗,但是她还是忍着痛带领队伍绕开了海蜇区。因处理不及时,被蜇伤的地方留下了疤痕。伤疤对于这些“两栖霸王花”来说稀松平常。她说,战场没有男女之分,训练场上咱们就得把自己当条汉子。

二、身担“预备”的幕后英雄

在朱日和有这样一群人,对于他们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就在朱日和,却不得不止步相望。因为在他们的信息中注明着两个特殊的字——“预备”。

他们与1.2万名受阅官兵一样,在几个月中,在烈日下任由汗水肆意流淌,挺直脊背,稳如磐石。但他们只能将飒爽英姿定格在训练场,他们只能像普通观众一样默默注视战友们在沙场接受检阅。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采访时,遇到一位刚成为“预备”不久的战士,年仅19岁的他语气中还透着一股稚嫩,“可以不要写我的名字吗?我好好练还有可能上的,这是个突发事件”。一位来自特种兵方队的战士韩成在得知自己成为预备队员后,虽然失落。但他还是不肯放弃最后的努力。由于阅兵要求车辆方队速度为100米/36秒,前后误差不超过0.15秒,韩成说,这需要将脚保持弓形,借大脚趾的力量,轻轻点油门来控制速度。

为了让训练时间多一些,韩成在睡觉时,把床沿想象成油门,将脚弯成弓形保持不动,大脚趾放在床沿上轻按,来练习力度与稳定性。

对于个人来说,受阅是一种荣誉;对于整个受阅方队来说,没有临时替换预备队员上场的情况,才意味着任务的圆满完成。韩成说,把车钥匙交给战友的那一刻,内心很平静。预备,不意味着和正式队员有差异。我们就是要在有需要的时候顶上去,不上场也是成功。

在训练基地现场采访,尽管气候炎热、保障条件差,但前方记者都干劲十足。在每天晚上的碰头会上,稿件数量一天天在增加……

“干脆整上90条,用90条原创报道向建军90周年献礼!”这一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90条报道、献礼90周年,不仅是巧合,更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此后,前方记者白天穿梭于各个方队的驻训帐篷采访,晚上回到宿舍加班写稿,怕影响其他人休息,有时候就把电脑搬到会议室,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果实是对汗水最好的回报。2017年7月30日上午,手机推送的新华社快讯,在每一个节点都比央视的直播画面早30秒到达。看似短短的30秒,体现了国家通讯社对报道时效的不懈追求和强大实力,依靠的是前方报道团队和后方编辑团队的协作和拼搏。

阅兵联合指挥部的一名负责同志在看了新华社的报道后评价说:“新华社的阅兵报道和阅兵本身一样,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对于记者来说,看到自己采写的稿件得到认可,无比满足,所以我们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都值得。(作者单位: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猜你喜欢

艺文海蜇训练场
欢乐训练场
海蜇(zhé)
艺文活动早知道
艺文活动早知道
障碍训练场
小陈老师来上课
音乐能力训练场
教你区分真假海蜇丝
真海蜇撕扯更易断裂
海蜇糖蛋白及其糖肽的体外免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