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人才培养与日本文化导入方法探究

2018-03-07张萌

科技资讯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

张萌

摘 要:日语专业以培养专业日语人才为目标。培养语言人才,除需培养学生词汇、语法知识外,学生也应深入熟悉该国文化。针对此,本文以日语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将文章分为两部分展开叙述。第一部分,简单描述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入日本文化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深入描述日语人才培养过程中,日本文化导入的可选方法。望文中内容,可为日语教师,提供一些人才培养方面的参考素材。

关键词:日语人才培养 日本文化导入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c)-0154-02

1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入日本文化的现实意义

1.1 可帮助学生完善日语逻辑

与部分日语系学生对谈后,可总结出两点日语课堂内存在的问题。第一,即使学生掌握完善的日语语言知识、应用逻辑,日语写作也会产生逻辑不通、语法错误、无法达到预期水平等障碍。第二,基础知识难以应用。部分学生可通过学习掌握日语知识,但在应用期间,会出现无法对谈、对谈出现不礼貌用语等现象。询问日语教师后可知,导致该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为,学生未能深入理解日本文化。语言体系成型,来源于不同的成长空间。日语语言体系成型过程中,將不断吸收日本文化,如饮食文化、精神文明、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学生只有对文化进行深刻了解,才能明确语言逻辑存在的规律、意义。理解语言体系后,学生可从另一角度重新理解所学知识点,进而以日语语言思路为出发点,提升日语语言技能应用能力。

1.2 可减少语言交往冲突

深入至日语课堂调查后可发现,因熟悉“日语文化”已成为课堂主流教学内容。因此,多数日语教师都会在课堂中加入日语文化元素。日本与中国同为亚洲国家,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对日本文化相对熟悉,思考过程中会将本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同化”处理。即在潜意识内,默认大多数的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同。例如,本国语言体系使用汉字,日语语言体系中也会使用汉字,但同一个字在双方语言体系中,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豚”在中国,多代表海豚、河豚等生物,而在日本,“豚”的含义为家养猪。在未能深入了解日本文化时,学生将对该词含义产生错误的理解,也可能将该词应用到对谈过程中,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中国社交文化中,点头示意、握手为常见社交礼节。而日语文化中,鞠躬为普遍的社交礼节。当学生熟知日本文化时,学生可在正确场所,以正确形式完成对谈、交流,减少语言冲突、礼节冲突。

2 日语人才培养过程中日本文化导入的可选方法

2.1 分清主次,逐层导入

部分教师在导入日本文化过程中,会出现两点错误。第一,教师会在课堂中大量添加日语文化素材,过多占用基础日语教学时间,导致日语教学本末倒置。第二,教师导入日语文化时,并未考虑到学生当下的理解能力。部分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难度较高的日语文化内容,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堂教学效果一般。针对此,教师应坚定两点导入原则,即分清主次、逐层导入。首先,教师应尽量将文化导入环节,放置在教学前,或教学总结阶段,以免影响正常教学进程。其次,教师在选择文化导入素材时,应按照班内学生理解能力,选择难度适中的日语文化。

2.2 转变教师教学思路,升级教师教学能力

人才培养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个人教学能力、教学观念。针对此,院校内应改变日语教师教学形态。首先,教师个人应转变教学思路,需重视学习日本文化的优势、必要性。转变思路后,教师应调整教学计划,在计划中加入日本文化素材。部分日语教师自身拥有完善的日语文化认知基础,交流过程中可有效规避冲突。但个别教师表示,自己虽然明确正确的交流方式,但却难以将潜在经验以文字、口语形式传递给学生。针对此,日语教学组应通力研究,使用全方位视角,提炼教师日语经验内的日语文化隐性知识。多个教师同步提炼、同步编辑,一方面可减少日语文化导入任务的准备时间,另一方面,可令每个教师同步教学思路,提升校内日语教学整体质量。其次,教师升级自身能力。升级教学能力、充实认知经验共有两条路径。第一,前往日本、深入研修。了解文化导入方式,只有进入国家内部,吸收该国文化,才能获取专业经验。各个教师在进入日本后,可选择对自己进行观察。即观察自己怎样接受、如何接受日本文化,再将接受形式、渠道、关键点提炼,融入至教学计划中。第二,当教师无法进入日本内开展研修工作时,可与其他教师展开通力研究。教师可与具有日本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研讨,研讨重点为日本新文化。务必要拓宽自身知识面积,强化教师自身对日本文化的掌握能力、再现能力。

2.3 校内聘请日本外教,建立专业教学环境

校内教师即使拥有专业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日本文化认知知识,也很难构建完全专业的日本文化导入环境。原因为,教师以汉语为母语,教师传递日本文化知识,需经过“获取知识—理解知识—重新编排—传递知识”等流程,信息在该流程中不断传播,将产生信息消耗现象。实际上,学生无法通过教师言语,对日本文化产生深刻印象。针对此,各个院校可聘请专业的外教人员,补足信息缺口。日语外教具有丰富的语言应用经验,对日本文化有着切身体会。校方可为校内教师、外教人员配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日语教师负责基础教学,传递词汇、语法知识。外教人员负责文化传导,为学生提供日本风土人情、社会自然知识。同时,日语教师也可与外教人员密切沟通,获取专业的日本文化知识,再将知识融入到课堂导入环节内,从而在各个角度输出日本文化知识,辅助学生建立深刻印象。

2.4 建立日语语境,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产生认知,是夯实能力的前提。日语教师可通过调节课堂结构,达到导入日本文化的目的。但培养日语人才,教师必须锻炼学生日语文化知识应用能力。建立日语语境,可分为两种思路:第一,教师可建立简单的课堂语言训练环境,教师起到话语主导者作用。首先,教师应设定话语主题,如文化祭、花火大会等。并为学生预留准备时间,学生可在该时间段内搜集相关跨文化知识、整理语言。其次,教师可扮演外来者角色,学生扮演日本人,教师依照主题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文化知识应用能力。第二,教师可建立自由讨论空间,交给学生自主对话。日语教师扮演观察者,不断观察学生对话,及时纠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日语文化应用技能。

3 结语

综上,文章以日语人才培养为方向,对日本文化在课堂中的导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认真筛选日本文化、逐层导入、转变教师思路、聘任外教等形式,可将日本文化导入课堂中。希望文中内容,可为各个日语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导入环节,应用日语文化的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 余小权.浅析商务日语教学中日本企业文化的导入[J].中国市场,2016(36):218-219.

[2] 张萍.高校日语教学中日本企业文化导入策略研究[J].高教探索,2016(S1):110-111.

[3] 田沙.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26.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