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智能变电站验收

2018-03-07黄恺

科技资讯 2018年33期
关键词:验收变电运维智能变电站

黄恺

摘 要:智能电网是电力乃至整个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着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进步,智能变电站占据“变电”这一重要环节,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根据相关投产经验,结合现场的工作实际,从变电运维班组的角度讨论了智能变电站投产前验收工作的具体开展和实施过程,同时对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区别对验收工作产生的影响,做了重点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变电运维 验收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c)-0056-02

智能变电站建设从设计施工到投产运行,涉及多家单位、多个专业,本文仅从变电运维班组角度出发,以智能站与常规站的关键区别为依据,对智能变电站的验收工作展开针对性讨论,以期把好最后一道关,保证变电站的成功投产。

1 变电运维设备验收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运维”即“运行维护”,变电运维人员是变电站设备的主人[1],负责站内所有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智能化变电站较之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程度有很大提高,运行维护工作重点和实现形式有所改变,但运维工作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始终包括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工作许可(终结、验收)、设备定期试验切(轮)换、事故异常情况处理及规定范围内的设备维护等几个方面,而对智能变电站的验收是一个对设备的熟悉过程,在变电所投产前的验收可以增加运维人员的直观印象,是一个班组培训的好机会,在此期间发生的异常情况,会由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解答,相应就能增加运维人员的印象。

2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关键区别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同时,智能化变电站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受技术水平、投资成本等多方面制约。智能站与常规变电站存在以下区别。

(1)一次设备智能化。断路器监视系统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有效监视断路器运行的工况;断路器智能控制装置的功能在于将原控制室内的操作控制回路下放就地开关站,大大减低了电缆接线成本。

(2)二次设备网络化。全站组有MMS网、GOOSE网及SV网,IEC61850通信规约和设备描述方法保证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无障碍对话和互操作性。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以及其他智能组件将共享信息由光纤连接交换机入网,其他设备从网络各取所需,不再需要通过电缆直联方式获取数据。

(3)操作方式发生变化。程序化控制作为智能变电站的一项高级应用,被各智能变电站广泛采用。传统操作方式发生变革,转向顺序控制模式。由此,开关、闸刀、接地闸刀的分合以及压板投退等步骤均可以通过程序自动完成,人工执行项目大大减少。

(4)压板设置发生变化。随着全站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功能压板及出口压板由硬压板转变为软压板,使顺序控制中压板自动投退得以实现。同时,二次设备的网络化也使压板分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增设了GOOSE接收、GOOSE发送以及SV接收软压板。

(5)自动化、保护专业逐渐向大二次系统专业融合,运行、检修规范发生变化。随着一次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二次设备之间的交界面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甚至越来越模糊,运行、维护、检修范围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

3 智能变电站的验收

智能变电站建设或改造工程移交生产运行前,必须进行工程的竣工验收,这是全面检查工程的设计、设备制造、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智能变电站安全可靠投入运行的重要保证。验收应全面包含变电一次设备、变电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网络及网络设备、变电站高级应用、辅助设施、材料文件7个方面。

由于智能变电站较之常规变电站存在的区别,投产前验收工作必然要随之做出适当的调整。不同单位验收项目和内容虽有不同,但无一例外应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进度,制定适合的验收方案。

3.1 前期准备

智能变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与传统变电站基本一致,其主要工作包括:安全工器具配置,办公用品配置,防小动物设施配置,备品备件配置及熔丝统计,设计图纸收集、审核,一、二、三次设备资料的收集、台账录入,模拟图版审核、制作,编写软/硬压板清单,编写典型操作任务清单,培训工作,标识。标签采集;标识、标签、压板规范命名。

3.2 中期验收

中期验收作为智能变电站投产、验收的关键阶段,要求班组投入大量的人力参与投产工作。中期启动工作主要包括:编写典票、顺控票,编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省调典型操作许可任务转换指令票,编写软/硬压板验收卡并验收,五防系统验收,后臺光字验收,绘制交、直流回路系统图及编写交直流一体化监控系统与馈线对照表,编写设备状态交接验收单,编写继电保护装置操作说明,GOOSE二维表、SV二维表、网络配置文件(ICD、SCD、CID)、虚端子配置表(CID)、交换机通信配置文件的收集、备份,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库(遥信、遥测、遥控数据库)文件的收集整理,标识、标签雕刻、黏贴。

3.3 后期收尾

后期收尾作为变电站投产、验收的最后阶段,除要将之前开展但尚未完成的工作结束之外,还需开展以下工作:钥匙、操作工器具移交,标识、标签正确性、完备性核对,建立防误解锁管理台账,智能开票系统典票导入,编写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异常运行处理手册,辅控设施验收,等等。

3.3.1 钥匙、操作工器具移交

钥匙、操作工器具移交时要求做好记录。钥匙移交时,要求试开所有钥匙。操作工器具移交时要求检查种类是否齐全完备。

3.3.2 标识、标签正确性、完备性核对

标识、标签工作作为运行人员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变电站启动前要求检查标识、标签雕刻有无错误,黏贴是否正确,是否全覆盖。

3.3.3 建立防误解锁管理台账

及时建立防误解锁管理台账。防误解锁工具(钥匙)应使用防误解锁钥匙袋封存管理,并有足够数量的空袋子,钥匙袋编号应连续。防误解锁使用登记表内容正确,与封存的钥匙袋数量、编号一致。

3.3.4 智能开票系统典票导入

技术专员应及时将经过审批的典票导入智能开票系统,为开票做好准备。

3.3.5 编写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异常运行处理手册

为了规范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作业标准,明确二次设备异常时的运行操作要求,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根据《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异常运行处理规范》,编写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异常运行处理手册,规定智能变电站智能设备元件异常的处理原则和步骤,作为变电站运行人员在检修人员到现场检修前进行正确、规范和快速处理各种异常的依据和范本。

3.3.6 辅控设施验收

辅控设施验收包括视屏监控、风机、空调、SF6报警装置、水浸系统、门禁系统、智能安防、智能消防等工作内容。验收标准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管理通用细则第26分册 辅助设施验收细则》,并及时建立台账。

4 结语

运维人员作为变电站的守护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参与站内设备的交接验收,同时根据智能变电站与常规站的关键区别,对验收工作进行针对性调整,确保设备满足变电运维人员的运行维护要求,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交并跟踪整改,保证智能变电站的顺利投产,为智能电网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Q/GDW11,变电站运维管理规范[S].

[2] Q/GDW/Z,智能变电站验收细则(讨论稿)[S].

[3] 张炜.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5):125-127.

猜你喜欢

验收变电运维智能变电站
检察机关敞开大门:请社会各界上门“验收”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
变电技改大修项目储备工作的管理探索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