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身之纲领

2018-03-07陈绍诚

中国慈善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禽兽力行好学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上一篇讲到修身的基本原理,人之所以修身,中庸云“修身以道”,原则就是“道”,而应用自然不能离乎“德”,亦不能离乎“知、仁、勇”。我们无时不在进步,如不好学,则无新知补充,必然导致落伍。如果见旁人进步,相形见绌,仍不以为耻,一旦有觉悟时,不及赶上,则无从补救。倘若空言而不力行,或见义而不勇为,于己于人皆属损失。因此从好学、力行、知耻开始,则能近乎知、仁、勇三达德,而知仁勇实为修身之纲要。《中庸》有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修身为成己之末,为成物之本,修身为内圣外王之基础,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知勇则为修身之纲要。

好学:我们要好学以赶上时代新知,知识之日渐增广,随时进益,并要能合乎时宜。好学近乎知,因此君子不能不好学。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为学须日积月累,不可松懈,须时恐不及,温故知新,用力至勤,必要时甚至废寝忘食,此谓好学。子贡曰:“学不厌,智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因此好学为终身之事,成为嗜好,因此能不厌不烦,从“知之”以至“好之”,进而至“乐之”。

力行:力行以助人进步,亦帮助环境进步。曾子曰:“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我们做人如果一味只求自己进步,而不顾社会他人,则整体社会环境不进步,即便我们增进,社会不增进也无用。因此君子既能进益,亦宜使他人、環境乃至社会国家能同时进益,以求达于仁道之极境,除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外,还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成己为的是成物,修身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新民,己德既立,亦宜帮助他人进步。

知耻:知耻即有羞恶之心,能勇于改过,而日进圣贤君子之道,远离小人鄙倍之域,故知耻近乎勇。人类与禽兽之区别,在人类知耻能改进,而禽兽则无。人类一切之文明推进皆由知耻而得,因此“耻”为人类进化的一种推动力量。因为知耻而力图改进,有所奋勉,进而有所作为。若丧失羞恶之心,则陷入堕落、麻木、萎靡、苟且、卑污、不伦,与禽兽无异。因此圣人立教,必使人知耻,然后才有道德文化可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事刑律,极其成效,不过使人免于罪恶而已,唯有教育才能使人常存羞恶之心,自觉自悟而日趋为善。耻在负的方面能让人知其非,在正的方面能求其是,必须在负的方面能知其劣,又在正的方面求其优,若不能发奋图强,自立自强,仍无济于事。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又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好学、力行、知耻为修身之纲领,亦为人生进步之基础,三者无先后顺序,实为并进。好学而不力行,则未在实践中知自己不足;于实践中知耻而力图改进,进而更加好学,最终在知识和德行上均能增进,乃为君子修身之根本。

猜你喜欢

禽兽力行好学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身体力行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二)
衣冠“禽兽”
坚持实事求是 力行“三严三实”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Ethanol Spray-Air Combust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Advances in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Two-phase Combustion (I)LES of Spray Combustion*
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