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2018-03-07李叶玲
李叶玲
摘 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局势下,人们更加注重于物质和经济的追求,进而在人文道德方面出现缺失和不足的情况。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道德文化,其中感恩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分,是人文精神中一个闪亮的旗帜,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品德。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们要加强对语文教材内容中感恩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分析,培养学生形成感恩的人文精神,以及引导学生人格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感恩教育;渗透方法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对自己的孩子教育是宠爱或者溺爱,有的小学生奢侈浪费、大手大脚花钱。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实现感恩教育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教师们作为榜样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感恩的认知和掌握,进而不断对学生的人格精神进行修正,引导学生养成感恩的思想品德。
一、拓展感恩知识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实现感恩教育的渗透,在语文教材中挖掘和拓展感恩知识是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们要对语文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实现感恩知识的拓展,促進学生感恩精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们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图片、视频、声音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地震发生过程中的场面,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接着,教师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实现感恩教育的渗透。例如对“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课文句子中的“冲”字进行重点的分析,父亲的动作体现出急切的心情,心里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或者及时对孩子进行营救。通过对课文中父亲动作表现的分析,从父亲的角度来激起学生感恩的心理。另外,教师们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重点的句子进行阅读,让学生从思想上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形成感恩的人文精神。最后,教师们可以针对语文课文的内容,来进行感恩知识的拓展,实现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渗透。比如,拓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进行感恩知识的掌握,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开展感恩主题的课堂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实现感恩教育的完美渗透,教师们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形成新颖的课堂形式,以语文感恩内容教材为载体,来开展相应的语文课堂活动,促进感恩教育的渗透。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们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实现学生对感恩精神的感悟和体验,通过语文课文内容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到如今世界和平状况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为世界和平做出自身的贡献。然后,教师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提出一个辩论题,让不同观念的学生进行分组分析和讨论,进而形成一个以辩论形式的课堂活动。例如“主人公应不应该接受高校教授的邀请”作为辩论的主题。学生以不应该接受的观念,认为主人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以真才实学进入高校中,进而感恩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其他学生以应该接受的观点,认为主人公到达高校后能够学到更加深奥的知识,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学生观念的本质都是感恩世界,为世界和平做出相应的贡献,进而实现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渗透。
三、布置关于感恩的实践作业
学生感恩精神的培养和提高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不足的,所以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布置相应的感恩实践作业,以此来让学生亲身经历感恩精神。比如,教师们可以向学生布置感恩后父母心情或者对话的作文,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来报答对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恩。例如放学回家之后,学生给予父母一个拥抱,在吃完饭之后积极主动完成刷碗、扫地等日常家务,最后为自己的父母接一盆洗脚水。然后,通过与父母之间的对话完成相关作文的写作,体会感恩的精神。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生活小事,来不断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除此之外,教师们可以向学生布置观察父母的手、脸、皮肤等,然后记录下自身的感受。通过学生观察到父母粗糙的皮肤、充满裂纹的手掌,以及布满皱纹的脸部,来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心理,然后以写作的形式完成对感恩精神的记录,增加自身的感恩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感恩精神付出于实际行动,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们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形成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思想品德。教师们在感恩教育的渗透过程中,立足于语文教材进行感恩知识的拓展,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促进学生感恩精神的发展。另外以创新的角度开展相应的感恩教育活动,在语文知识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点点滴滴的渗透,培养出高品德、高修养的人才。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