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理念
2018-03-07唐凡淑
唐凡淑
摘 要: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逐渐面临着教学改革,教师要用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要在情境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的学习能力。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化;生活化;教学理念;方法策略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往往采用单一、机械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的教学课堂,甚至还会对现代小学数学课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摒弃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逐渐为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新的教学元素。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着多种应用形式,已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了让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得到更好的应用,教师还要逐渐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其他的先进教学手段。
一、注重生活化趣味要素,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让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更深入学生的内心,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这些综合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取得进步和提升。小学生天性爱玩,很难在课堂中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当中注重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增加一些趣味性。
为了达到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性教学的目的,教师要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和现阶段教学活动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现象,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去体会生活化教学理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验证一下是三角形稳固,还是四边形稳固。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或者是让学生去观察自己生活当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让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通过对自己身边生活现象的观察,可以很好地得出答案。大人们在固定东西的时候会采用三个木板进行固定,然后把这三个木板排列成三角形的模样,这样固定效果更加显著。还有的学生会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好地得出自己的答案。学生会用木板制作成三角形和各种四边形,然后再检验这些图形的稳定性,进而得出三角形更为稳定的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去体验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进行感悟,可以让数学知识点更为形象,学生理解起来更为方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注重生活化启迪要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让教学情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工作中,一定要加入一些启迪要素,注重让学生接受一些教育的启蒙,使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在注重生活化启迪要素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接受一些教学的启蒙,随后学生在接受这种启蒙之后可以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探索的精神。
三、注重生活化动手要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很多教师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那么重要,因此往往忽视了学生动手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所有的知识都是相通的,数学知识也不例外。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就需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数学知识,对这些数学知识也可以有一个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生活化的动手要素,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当中逐渐渗透这种动手理念,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活动中受到熏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这种教学理念。比如当教师在讲到图形面积分割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图形分割和组合操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把一个梯形完全面积相等的三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一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拼在一块,看看可以得到什么有趣的图形,比如学生会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长方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菱形。这种探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图形方面的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在小学情景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已成为一种时代教学的趋势,教师要好好地把握这种教学形式,掌握这种情势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去顺应这种教学趋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促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參考文献:
[1]董杰.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讨[J].学周刊,2016(28):74.
[2]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44-145.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