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数学教学
2018-03-07高小亮
高小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个性化的要求逐渐提高。小学数学教育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针对学生的差异,在数学教学当中找到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契合点,实施差异化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个体差异;小学数学;个性化教育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在数学教学当中也不会遇到两个一样的学生,学生由于家庭、周边环境以及自我认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在学习数学时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所以统一教育仅仅是为了给教学工作提供便利,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学当中应当首先认识到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在课堂当中多给学生表达不同看法的机会,而后逐渐尝试顺应个体差异开展数学个性化教育。
一、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采用“一把抓”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不在乎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的经过,只看学生的计算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早就已经落伍,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到,数学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并不死板,很多题都能有多种能够“曲径通幽”的思考和解题方式,所以数学教学不应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合理把握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自如地进行切换。教师应避免在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当中灌输过多自己的主观想法,那样会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學习能力,从而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解题方法并答出了正确答案,但却不具备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苏教版三年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教材当中给出的一道题如下:小明和爸爸带三百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运动服有130元一套的和148元一套的,运动鞋有85元一双的和108元一双的,帽子有16元和24元的,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这种类型的问题比较贴近实际,所以学生的回答也五花八门,教师不妨在这种时候先听听每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站在什么角度进行思考的,集思广益,而不应单纯地强调如何使花掉的钱最少,其实在实际教学当中,会有学生说什么都不买剩下的钱最多,教师应让学生看清问题要求是“买一件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不买东西剩下的钱多自然是成立的。教师即便是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和实际的解题思路不符,也不应“一票否决”,而是应当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尝试错误,并在试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把握真理。
二、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小学生的见解,即便是请学生来回答问题,也经常在心中已经设定好正确答案,学生的回答只不过是为了给教学做铺垫。这种类型的数学课堂看似气氛活跃,实则是学生在积极配合教师,以老师的思路去想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师的反复否定当中逐渐消失,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个性和独创能力。所以,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多设置一些讨论情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主动思考和学习。以苏教版教材当中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关注学生在利用小棒摆图形时更偏重于摆哪种类型的图形,是否受到了教材的影响,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于图形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以及自己还不太懂的地方。慢慢形成一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关系,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引导。
三、顺应个体差异落实个性化数学教学
当教师参考以上内容进行教学之后,应当对自己的每个学生的阶段性数学学习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对哪些内容掌握的比较好而哪些内容还不够牢靠。教师可以尝试布置个性化的数学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布置和辅导。让学生勇于面对自己的短板,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努力查漏补缺。在教学实践中,应适当减少一些统一性与刚性的要求,增加一些自主性与弹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学学习方式,掌握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学习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从而更主动地进行学习。
数学属于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开发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更顺心地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而且自己也喜欢的数学学习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把握矛盾与统一之间的辩证关系,着力提高数学教学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何淑芳.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策略探讨[J].黑河教育,2016(2):45-46.
[2]冉华明.浅议加强小学个性化数学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8):59.
[3]赵凤.浅析加强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2):14.
[4]欧阳晨.基于个性化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4(36):189-191.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