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任务的设计
2018-03-07王结实
王结实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正在我国各年级阶段有序展开。新课程改革也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展开全面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应该首先从娃娃抓起,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十分显著。但是目前小学阶段展开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教师的重视和思考。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设计这一问题展开详细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阶段;全面素质教育;任务设计
一、信息技术课任务设计目标需明确
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设计首先应该明确其目标,制定一个合理的总目标以及细化小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任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收获新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目标的实现。在设计信息技术课任务时,针对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可以制定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学习层次目标,而针对操作则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操作、掌握、熟练操作三个学习层次目标。信息技术课所需展开教学的内容较多,层次化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内容的有序、有效展开,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实现真正意义的信息技术课教学。
二、设计可操作性强的信息技术课任务
信息技術课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操作课是重中之重,单纯依靠理论知识传授的“纸上谈兵”教学方法实用性、适用性较差,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上机课时应该占据总课时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在一方面强调表示出信息技术课中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信息技术课任务设计必须注意强调其可操作实践性。正所谓,百看不如一练,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展开必须是基于可操作性活动任务有序展开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课任务时必须考虑任务的可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任务才能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
三、基于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设计信息技术课任务
信息技术课任务的设计是为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展开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展开的。因此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差异性等等,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除此之外,设计教学任务还应该注意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知识内容有所强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且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注意强调其“质量”而非“数量”。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课实践操作性较强,相比较其他学科知识而言,教师应该更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乐于完成教学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所学。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处理信息,才是真正意义的信息技术教学。
四、强调内容整合性设计信息技术课任务
信息技术课的有序展开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有效借助信息技术来展开其他课知识内容学习的能力,并在此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也对这一问题做出明确要求。因此,在设计信息技术课任务时应该注意强调其内容的整合性。信息技术课整合就是指在展开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制定各种形式的主题任务,将其他学科知识内容有意识地融入在其中。具体来说,既可以指带有某学科性质的任务,也可以是设定一定的任务情景,将其他学科知识内容有意识地融入其中。二者均可以对信息技术课及其他学科知识内容的有序展开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强调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统一性
针对任务性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应该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分别展开个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并注意强调二者的学习统一性。在此要求下,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分别设计适合学生个人自主展开以及小组合作展开学习的教学任务。如此一来,既保障教学任务的有序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对于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活动而言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的设计应该加强注意目标明确性、可操作性、学生学习主体性、内容整合性、学习统一性等几方面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小学信息技术课有效展开才能为学生后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序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本论文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设计这一问题展开的分析可以对信息技术课有序、有效展开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保障实现真正意义的信息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丁慧,潘伟民.信息素养:21世纪高师生必备的生存素养[J].未来与发展,2016(12).
[2]王洵,谢伟.英美港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养)总结性评价调研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4).
[3]于颖,谢仕兴,胡金艳,等.“理论”与“技术”并重: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报告[J].中小学电教,2016(12).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