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策略
2018-03-07乔韩秦璟
乔韩秦璟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增长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这门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课时设置过少,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好这门课程,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充分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用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将综合实践课程效果发挥得更好。主要阐述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策略的探析。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在学习综合实践的时候不能够只为小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将实践的过程加入综合素质这门课程中。小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到生活中去才会明白知识的真正意义。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很少的,这样的情况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应该让小学生走出教室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实践过程中,小学生还能够享受到乐趣,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学习综合素质这门课程的时候,让学生释放爱玩的天性,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程。
在教学“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春游,春游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伟大的力量,刚刚冒出绿芽的小草,潺潺的溪水,叽叽喳喳的喜鹊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在春游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朗诵关于春天的诗歌,例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神奇的时候还能够与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教师还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在农忙的时候可以带着学生去帮助农民伯伯收小麦,让学生参观田野的风光,并且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农村的风土人情和景色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别样的美好,学生帮助农民伯伯收小麦能够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还能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二、引领小学生观察生活
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会观察生活也是小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一部分,也是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中必修的一部分内容。学会观察生活能够让小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还能夠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未来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挫折,想一想生活中的美好就会更好地面对未来。小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环境就是学校,校园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的小学生在校园的时候总是想着玩耍,忽略了校园文化以及校园中有意义的事物,教师要做的就是带领小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活。综合实践中的很多内容与生活有关,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一种途径就是观察生活,而校园生活是最值得的。就小学生观察的,教师要带领并引导小学生观察校园生活。
在学习“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景色,例如,挺拔生长的杨树,教师可以将杨树比喻成战士,杨树像战士一样守护着我们的校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竞相开放的花朵,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映衬出一幅别致的景象。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校园中的事物,将自己觉得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在课上的时候分享给所有同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观察校园生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画板报,板报代表着校园的形象,学生在画板报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校园生活的美好,并且将这些美好记录下来。小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会积累很多的生活经验,还能够在观察校园生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引入生活化教学
传统的讲课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小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学习,要想提高小学生的生活化意识,就要将教学方式变得生活化。学习与生活在实际中是息息相关的,将生活化带入课堂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还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理论的知识总是让学生觉得十分遥远,而生活就在眼前,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回归生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在学习“提高生活能力”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手工课程,例如,剪纸,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学习,用剪刀将纸张剪成一些有趣的样子,例如,剪成小狗的样子或者剪成苹果的样子,还可以剪成一个小小的人。注意在使用剪刀的时候要用儿童剪刀,要注意安全,剪成后的作品可以展示给其他学生,学生展示的过程就是与其他人分享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分享美好事物的心理。这样的任务能够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将课程教育与生活连接在一起,可以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发现人生的美妙。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让小学生得到健康的身心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努力进行优质的教学设计,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史小芳.搭建展示平台 彰业成果魅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例谈[J].新课程(小学),2010(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