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提问之我见
2018-03-07冉中成
冉中成
摘 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提问教师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提醒和督促学生学习等等,为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提供方向。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应以真实的生活为背景,让学生的学习回归生活实际,并注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运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提问;生活实际;评价
课堂提问是老师启发学生思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提醒和督促学生学习等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然而往往我在上课时提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问题时,很多学生都会沉默。经过分析,我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教师所提问题的目的性过强,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不高;(2)学生的思维方式单一,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较差,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无从下手,这是我们教学中最不愿看到的现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深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而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复杂性,加之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建立,因此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提问。进行课堂提问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数学问题应当具有真实的生活背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我们进行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所做的数学习题大多是经过人为加工的纯数学问题,有些数学题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因此,学生在做题时具有较强的机械性,通常不会去思考数学知识中所反映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正确的引导,在提出数学问题时尽量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实际
单调的课堂讲解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数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因此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不高。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教师除了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根据所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小调查、小实践、小实验、小研究等应用性较强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将数学问题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去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些灵活的知识探究形式,也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自由、宽松的探究式学习氛围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全员参与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将课堂还给学生,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此,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在组间展开良性竞争,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学习模式下,由于少了教师高高在上进行教学的严肃性,学生的思维会逐渐变得活跃起来。当然,要想使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做好正确的引导,在保证学生探究方向正确的同时,多对学生加以启发,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培养。
四、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要想打破学生的沉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就需要教师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多对他们使用鼓励性和肯定的评价,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即使最終答案错误,对于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的每一个合理的想法也应当加以肯定,并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保护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所以,我们每个老师应该反省,不要沉默,也不要让学生沉默,更不要课堂沉默!
参考文献:
[1]张虹.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之我见[J].知识文库,2016(24):297-298.
[2]袁文斌.以生为本,合理提问: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J].内蒙古教育,2015(8):69.
[3]吴永锋.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1(36):151.
[4]黄进峰.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55.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