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童心,满足童趣

2018-03-07杨慧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杨慧

摘 要:一直以来,课外活动都仅是被单纯地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殊不知,课堂活动能让学生获取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继而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水平的提升。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通过设计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继而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活动;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要求现代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需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外,尚需对课外活动的开展给予高度重视,如此方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继而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继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建立课外活动与数学本身之间的联系,如此方不至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仅是单纯地玩乐,而无益于自身能力的增长。相应的,在建立了活动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后,教师亦不能过于强调活动的知识性,否则将会导致活动变得索然无味,自然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唯有努力实现课外活动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学生在体验数学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进而有利于将这种学习热情转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而确保高效的学习效果。

如,在开展基于数学的课外活动中,教师便可组织学生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为题,以此建立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寻与数学相关的素材,进而通过提取其中的数学问题来帮助学生进步与发展。此外,为进一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对生活中数学素材的探索,并要求学生自由选择汇报形式来汇报最终的活动成果。此后,学生经过探索并将自身所得成果已多样化的汇报形式呈现给教师,有的是用书面表达的方式,而有的则利用情景剧进行表演。可见,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无疑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且能充分展示自身的平台,而这样的平台将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展开,继而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确保高效的教学效率。

二、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思维大多处于形象认知阶段,然而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大多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因而要想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小学数学知识,除了需注重课堂中的教学外,课后的训练亦不容忽视。传统的课后练习,教师往往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来完成,这种形式单一的练习方式久而久之必将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在面对教师所留的课后练习题时,往往都是消极应对,因而无法真正起到提升与巩固的效果。对此,教师便可结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以及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以户外活动的形式来设置相应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如针对轴对称图形的课后练习,教師便可组织学生以轴对称图形为题进行图形设计,从而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

三、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思维大多是以其动作为起始,若斩断了思维与动作之间的关联,其思维便无法得以有效发展。”因此,针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教师也应注重学生手脑的解放,并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户外活动所能提供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因而有利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并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继而有利于学生思维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发展。如,针对小学数学知识中各种图形知识的教学,教师便可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图形模型的制作,一方面可深化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认知,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继而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如,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自主动手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制作,如此一来,不仅能极大程度地增添课外活动的趣味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实现学主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此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其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亦需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或情感的全面发展。当然,无论是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教师都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并联系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如此方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激发,进而确保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以此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最终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江林.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3(24):190.

[2]朱国军.基于“学校本位”的小学生课外活动课程设计与意义:以N小学“四点钟课堂”实验为例[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4(11):127-129.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