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教学中关注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做法分析
2018-03-07龚晓玲
龚晓玲
摘 要:Scratch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可视化图块式编程工具,具备较强的图文并茂、易操作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Scratch软件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不断推动课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Scratch;计算思维;信息技术
计算思维作为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Scratch软件作为现阶段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最佳工具,也是创新教育形式与内容的主要工具。下文针对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Scratch教学中关注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做法进行解析。
一、小学生计算思维内涵
计算思维是一种能够把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表述成为通过计算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形式化思维过程。这一概念的提出时间较短,但是其一直隐藏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中。从实际实施效果来看,计算机既能够将儿童的认知思维具体化,还能够帮助儿童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Scratch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许多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从实际学习效果来看,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从兴趣培养的角度入手,应用Scratch教学软件,其不需要像传统编程软件那样逐行地“敲”代码,而是通过拖曳已经定义好的程序模块,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实现程序的快速编写。此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Scratch中的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学生进行分析,经过解析、探索、设计、实践、反思多个环节从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程序,还能够使学生利用题目所给出的条件进行准确的判断,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十分关键。
三、Scratch教学中关注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做法
1.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化零为整
从调查结果中得知,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存在一定欠缺,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有关程序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部分学生表示信息技术学习难度太高,甚至已经产生弃学的情绪。而Scratch软件的操作难度较低,具备图文并茂的特征,教师只需要为其选取贴切的案例并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依据教师给出的学习目标进行实践,在教师创设的多元化情境中,学生将真实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依据任务去体验不同的角色,借助亲身实践真实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创设学习情境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故事情节,从而不断丰富故事内容。
如:教师在教学《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这一课时,此课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五年级第16课《街舞男孩》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动画导入的手法,使用学生喜欢的角色孙悟空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动画人物过渡到Scratch软件的教学。如:上移键——服装变色;下移键——腾云驾雾;左移键——举棒劈打;右移键——翻跟头。通过构建与知识相关的故事情境,配合教师的引导语言,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后,教师需要适时引入小组合作实施活动,一同感受程序操作。在学生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服装能够变化,并尝试变装,有效掌握知识。借助Scratch软件引入新知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梳理知识间的关联,操作中不断强化应用能力,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具有诸多帮助
2.制作趣味游戏,引导学生走进Scratch
众所周知,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游戏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此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在利用Scratch软件编程设计期间,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掌握利用变量计数的方法。从实践应用效果来看,Scratch软件能够将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弱化知识学习难度。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充分发挥出Scratch教学作用,需要事先教会学生游戏规则与方法,引导学生挖掘游戏活动的异同点,从而在体验过程中准确掌握变量计数的方法。
如:教师在教学《好吃的水果》这一课时,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利用变量计数,并在适当的时候调用合适的条件语句进行判断。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引入新课内容“上节课我们已经添加了水果角色,你准备了多少水果给老鼠吃呢?需不需要现在就把水果角色复制好?”教师需要事先示范吃掉水果的操作程序,并鼓励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在学生体验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设计游戏规则,使学生能够借助条件语句、侦测命令尝试用语言编写,从而逐渐理清水果显示与隐藏效果,当开始时水果显示,碰到时水果消失,无形中培养学生有关关系式的逻辑思维。在学生掌握知识后教师需要变化某部分操作,并询问学生的想法。学生A:“有。吃一个水果加1分……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变量计数,如果等于总个数就吃完了。”学生B:“为变量设定了初始值,碰到老鼠就-1。减到0意味着吃完了。”通过适当增加难度,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利用变量计数判断老鼠吃水果完成与否,对扩展学生计算思维具有诸多帮助。
3.鼓励学生自主研发,巩固学习效果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Scratch教学的终极目标旨在学生掌握程序开发能力,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程序设计,自主研发多种趣味性的项目,巩固学生学习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前期设计、创建、体验、总结、反思等环节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發明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需要从教学任务、体验活动、作品展示等多个角度入手,使学生充分体验参与的乐趣。如:教师在开展《大圣归来——出题神器》这一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体验。如“孙大圣想着要使他的猴子猴孙们变得聪明一点,免得花果山又被妖怪给占了。想要先出些十以内的口算题给他们做做。但是由于花果山猴子有点多,孙大圣觉得非常麻烦,此刻他迫切想要一个出题神器,你们能不能帮帮他?”在学生正式设计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分析设计相关要素。以绘制角色的方式添加“+”和“=”;添加“大圣”角色新建两个“加数”变量(值设置为1~10之间的随机数)绘制“加号”和“等号”等。在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站在解决问题的视角分析并设计程序,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开发程序,提升Scratch软件操作能力的同时,巩固学习基础,实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利用Scratch创新信息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传统编程软件更具备时效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Scratch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并在操作中发现学习问题,最终设计令人满意的作品,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建芳.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软件导刊,2016,13(7):174-176.
[2]俞卫华,郑林涛.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科技风,2017(10):36.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