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策略探寻

2018-03-07沈霞君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沈霞君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让教师和学生都很头疼。究其原因,还是孩子们的头脑中没有积累素材,所以无从下笔。因此,教师要积极营造融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立足实际教学,对现今高段习作教学中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重新构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多方整合教学内容,提高高段学生习作的水平。

关键词:高段习作;常见问题分析;策略探寻

作文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即使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兴致激昂,但学生依旧不会从身边选取合适的素材来写作;依旧不能围绕某个重点具体细致地进行描写;依旧在语言表达上喜欢用概括性语言,不会用描述性的语言;依旧写完之后不知如何修改。学生的兴趣是激发了,可写作能力还是欠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浅显地谈谈在高段习作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策略探寻。

一、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童真童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第三学段的孩子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正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而许多孩子的作文,都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缺少真实的情感。如我们学生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二十年后回故乡》习作的结尾中写道:“今天我终于又踏上了分别二十年的土地,这真是意义非凡的一天!”这样的结尾比较空洞,没有写出孩子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我想,产生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孩子们对写作对象缺乏真正的认识及思考。

2.内容不够丰富,缺少必要整合

现阶段,许多孩子在习作时没有事先进行材料积累,写出来的都是套话空话,或者只是简单的记叙,缺乏具体的描述。有些孩子虽然准备了一些写作素材,却不知道如何整合,将有限的素材一一罗列,产生杂乱堆叠的现象,写出来的作文也缺少语文味。比如本班学生在写周记时没有素材可写,又写了《美丽的秋天》,其实三年级时已经写过这样的素材。然而,到了五年级,这位学生还是这样写,将秋天的校园、果园、田野一一罗列,让读者简单浏览就知道他写了什么,文章缺乏新意,只是将平时积累的语言简单堆积起来。

3.缺乏良好写作习惯,不善自我修改

语言是支撑一篇习作的基本框架,是衡量一篇习作优劣的基本标准。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中,发现很多孩子缺乏文采,错别字现象严重,标点符号使用也不规范,词语搭配不当,语句不通顺,缺少主语等。如果连基本功都不扎实的话,再优美的语言也难写出好文章。很多孩子在习作之后都没有习惯对所写文章进行再次阅读和修改,其实,在习作中出现的一些小错误完全可以发现并进行自我修改。

二、高段习作教学中常见问题的策略探寻

1.命题生活化,写出真情实感

长期以来,命题作文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统治着整个语文习作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习作内容的选择,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表达。教师的命题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更会让孩子们无话可写。所以教师命题要改变“空、大、虚”的模式,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传统的命题《一件小事》《美好的往事》等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在选择习作内容时就像大海捞针,学生也不知道围绕什么主题来写。但是像《我迷上了 》《 真有趣》《×××,我想对你说》等这样的半命题方式,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很自然地触动孩子的生活记忆,这样孩子的习作也会鲜活起来。

2.拓展课外阅读,注重语言积累

“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写作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不学《诗》,无以言”,缺乏语言营养的学生,他的语言必然也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不知不觉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而积累语言材料是促进语言发展的基础。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频繁地感性地接触语言规律,虽然多是浅显的感性体验,但无形中培养了语感。所以我接本班时(四年级)就在班里开展了“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即每两个星期全班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并且做好记录。这样,即使一些不爱看书的孩子也至少看了八本课外书。阅读内容多是孩子感兴趣的,或者跟语文教材主题相关的书目,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读书的课文,有一篇是林海音的《窃读记》,我就推荐孩子们看《城南旧事》。

3.培养自改习惯,提高习作水平

“课标”中明确指出第三学段的孩子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然而,孩子们开始并不懂得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要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是个艰巨的过程。其实,五、六年级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养成自我监督的意识,学会自我修改习作。但这种修改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的适时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具备自我修改的意识。此外,还要明确自我修改的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自我修改水平。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还可以提倡同桌互相修改、前后桌互相修改等多种形式的修改,老师及时表扬,在班里形成一种修改作文的趋势。

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笔者从高段习作教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探寻了命题生活化、拓展课外阅读、培养自改习惯等策略,相信只要孩子們学会从生活中提取习作素材,表达真情实感;阅读大量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语言;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就一定能写出富有灵气的文章。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