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阅读,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2018-03-07李晓艳
李晓艳
阅读教学是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对文本的同构解读。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阅读教学就应该还给课堂教学以师生相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乐融融中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使课堂达成宁静致远的境界。
一、深入品读课文,深入文本内容
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围绕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入对话,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营造师生相融和谐的氛围,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课堂的氛围中,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内在世界,让学生的意识与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入对话,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
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静静地阅读。在静读中,学生的认知可以得到调整,思绪得到了有效的放飞。比如在教学课文的第4到第6自然段时,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言行让你深受感动?请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感知与理解。整整8分钟的时间,学生一直都沉浸在静谧的氛围中,时而细读品味,时而动笔批注,时而冥思苦想,看似沉静的课堂背后涌动的却是每个学生对文本内容内在的感知与思考。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智慧,在这样的静谧之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在静谧之中升腾。所以,在后续的交流分享中,学生紧扣文本描写的细节分别感受到詹天佑身先士卒、无惧危险以及与工人们同甘共苦的感人品质。
在这一案例中,之所以会出现交流时学生各抒己见的场面,主要就在于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完全在静谧的氛围中进行阅读与思考,学生的身心在这样的气氛中得到较好的发展,为收获精彩展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静心思辨体验,洞察作者用意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说过:“真正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最喜欢做的并不是积极地举手发言,而是要高效地思考。”的确,没有成熟深入的思考,学生就只能信口开河胡乱表达,长此以往,对于学生良好的思考和表达习惯的养成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就应该创设良好的师生相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思考与辨析,从而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
如在教学《夹竹桃》时,教师紧扣第5自然段中描写花香的“袭”字,引导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很多学生能够在感性认知的过程中,感受到“袭”字所形成的独特之处,但要让他们真正感受这一汉字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此时,教师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辨析对象,即将“袭”字改成“飘”字,学生在静谧的氛围中进行深入辨析、对比,学生真正沉下心来进行深入感知。通过小声品读的方式对两个汉字所承载的表达意蕴進行了分析,学生真正意识到“飘”字虽然也描写了香味,但随风而至,说明花香的浓烈程度不够;而运用“袭”字,就可以将花香直刺耳鼻的情景融入人体内,形象地展现了花香的具体特点,起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着重将教学的关注点放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中,给予了学生安静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静心表达实践,绽放练笔精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世界中,引领学生在静谧的氛围中进行感知,并进行模仿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应该在引领学生逐字逐句理解后,对诗歌所描绘出来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等核心要素有一个通透的认知与了解,随后要求学生将古诗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在学生练笔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就着力引领学生深入诗歌意境中,并为学生播放了相关的画面和匹配的背景音乐。在这种安静氛围的支撑之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静下心来,深入感知作者在诗歌中所赋予的情感,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体验,并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让学生的写作思维融入对诗歌作品的真实理解中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静心感知、静心思考、静心表达,一段段与诗歌内容相得益彰的文字在学生的笔下肆意流淌,从而丰富了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促进了学生感知与表达效果的双重丰收。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表达氛围的营造提供了积极的作用。在背景画面的认知中,在适当氛围的营造下,学生的心理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为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任何思考与感知的过程,都必须要给予学生静谧的氛围,让学生在静静欣赏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深入思辨、深入表达,从而促进学生内在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维.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探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10).
[2]颜小慧.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7(2).
[3]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