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爱上课外阅读的几点做法
2018-03-07沈静
沈静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高度普及的今天,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大势所趋。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推进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对于学生培养较高的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开展终身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系统阐述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若干做法,以便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兴趣培养;阅读教学;阅读环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外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塑造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来可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孩子们养成语感,熟记语法;二来可以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有助于带动听、说、写等其他语文技能的发展。
一、千方百计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的适度营造便于激发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这个角度看,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使其在阅读实践中,心灵得以感染和熏陶。教室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亦是影响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为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妨在教室里设置“读书角”,安放图书柜,把学校配发的课外读物和学生自主筹集的各类图书放置于图书柜内,使大家上课的教室真正成为图书的海洋。这样一来每当学生走入教室,即可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可申请在墙壁和教学楼走廊里张贴悬挂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告诫学生莫忘读书、成就人生,从小学开始,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们的一个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其次,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教师可开辟学习园地,记录学生们的读书心得,开设“阅读指南”等重要板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次,信息技术时代的深刻变革,给课外阅读插上了翅膀,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带来的诸多便利,挖掘信息技术的先天优势,使之为课外阅读服好务。例如,教师可在阅读课上,运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帮助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具体地说,要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以幻灯片的形式给学生们展示各类健康有益、丰富生动的课外阅读素材,使学生们通过调动视觉、听觉等器官,深切地感悟读书带给人的心灵碰撞和精神震撼。
二、积极推荐有益的课外阅读图书
小学生所掌握的语文词汇量和基础知识十分有限,受限于生活阅历等方面,自身的阅读水平大打折扣。若教师不对学生所阅读的图书加以科学引导,极易使孩子们丧失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是得不偿失的。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语文知识水平,优先选择符合小学生语文发展能力的优秀读物。当然,小学阶段有6个学年,每个学年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各有差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刚刚学习汉语拼音,识字量较少,教师可先引导孩子们阅读注音类的书籍或者拼音报等,并以课内阅读和识字教育为主,以课外阅读作为次要的知识补充和积累;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已熟练掌握了汉语拼音,且识字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带有汉语拼音注解的儿童图书,并配有便于理解的插图,但篇幅内容不宜过长,要以容易理解作为选择推荐读物的基本遵循;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已掌握了数千个常用汉字,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了持续性的提高,已基本能够脱离拼音注解阅读文段,教师可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询问了解的基础上,为其介绍相关书籍。譬如一些学生热衷探索大自然的奥妙,教师不妨给这些学生推荐科普类的图书,像《十万个为什么》等,更能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要推动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有力衔接。譬如学习老舍先生的《趵突泉》时,学生们被课文中樸实生动、感情自然流露的语言所吸引,教师就要趁热打铁,给学生们推荐老舍先生所写的其他优秀文章,当然前提要保证适合小学生阅读且通俗易懂,让学生们学习文学大家的语言表达风格,久而久之,大家便能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为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夯实根基。
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习惯的培养对于课外阅读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小学生由于处在成长阶段,好奇心极强,又调皮、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为薄弱,注意力控制时间较短,读书目的亦不明确,阅读时难免出现注意力分散等问题。教师要在指导课外阅读时,经常提醒学生们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阅读,并推荐一些读书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小故事让学生读,使其以名人的读书故事为自身专心阅读的标杆和榜样,进而静下心来完成阅读任务。
众所周知,阅读是小学生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在小学阶段,阅读的获取途径分为课内和课外,前者主要指教科书上的所有讲读、选读课文;后者则是课堂以外的有益阅读资料。教师要在课堂实践中探索课外阅读的好做法,总结优势,弥补短板,多措并举提升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任百荷.让小学生爱上课外阅读[J].考试周刊,2016.
[2]周子涵.多元指导,让小学生爱上课外阅读[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