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2018-03-07丁爱民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融合小学语文

丁爱民

摘 要: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轻松,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试着论述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融合

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总是让学生感到十分乏味,缺少了小学时代应有的活跃性,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也是十分缺少,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大,这使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目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小学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好阶段,是民族振兴之本,国家繁荣富强之希望。小学生对于西方文化耳熟能详,却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并且,现今的小学生对于我国传统优秀习俗和品质继承也是十分缺少的,不论在校园学习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学生对于传统优秀品质的传承荡然无存,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制能力差,缺乏毅力,不懂礼数等都是普遍存在的,这与以往的尊老爱幼、艰苦朴实等传统优秀品质的继承甚是遥远。因此,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于学生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建立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二、多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一)结合学生生活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下工夫。只有教学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渐渐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其中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这种方式是目前较有效的。当然,传统文化无时不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所体现,因此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结合生活情境,而不仅仅局限于课上的知识教育。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有更深刻的体会。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际生活中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传承传统的尊老爱幼等品质。

(二)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当然,在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应当选择恰当,在教学内容中,无时不刻渗透着传统文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文化的传承需要教师去引导,因此,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都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较少。因此,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拿有关屈原的故事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较典型的例子,应当注重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很有历史性的,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感受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能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语文诵读中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我国留下了许许多多文化积淀,这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因此,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诵读文化经典,并且在诵读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经典的诵读,低年级可以诵读《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而高年级则可以诵读《论语》《道德经》等,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不但提升了个人文化素质,也加强了个人记忆,并且潜移默化地按照我国经典文化中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了更多人生哲理,提升了个人素质。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白目前教学过程中所缺少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且结合生活内容渗透和语文诵读等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当然,俗话说:“方法是死的,教学是活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方法来使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但是,只有教师将方法用活之后,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落英.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软件教学,2015.

[2]何秀霞.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教学探索,2016.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融合小学语文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