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实践积累 提升国学素养
2018-03-07徐辉
徐辉
摘 要:国学教育已然不新鲜,鉴于学生特点及教育教学特点,以“童心、童趣、童乐学国学”,寓教于情、情趣教学、童心引学、以趣带学,在潜移默化体悟中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踏实推进国学素养教育,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坚持在日常学习中诵读国学;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利用教学资源,实践积累提升国学素养。
关键词:国学素养;语文;小学教育
国学教育已然不新鲜,几乎每个学校都给予了相当重视,国学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落实,而怎样落实能够具有可操作性,可持久性,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小学阶段进行国学教育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背诵经典名句,学习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国学修养。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教育教学特点,最好的方式是以“童心、童趣、童乐学国学”,寓教于情、情趣教学、童心引学、以趣带学,在潜移默化体悟中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一、坚持在日常学习中诵读国学
我们学校从2011年开始至2017年,在全校进行了“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做到了“时时诵经典、生生悟经典、人人行经典”的良好校园氛围。从一年级《三字经》《孝经》,二年级《弟子规》《千家诗》《百家姓》,三年级《孟子》《龙文鞭影》,四年级《论语》《庄子》,五年级《大学》《中庸》《礼记学记》,六年级《道德经》《孙子兵法》《增广贤文》等国学的吟诵。国学经典教学活动的推行,已经成为我们的常规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融真善美于一身,人人从小有深厚的国学素养,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精心挑选了国学经典读本,并每学期订购一本经典诵读读本。几年来,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早、中、晚各读十分钟,称之为晨读、午诵、暮吟。每个班级学生的经典诵读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早读十分钟,课间十分钟,放学回家路上等成为诵读的固定时间,教师的引导诵读,每天晨读必须指引和诠释部分诗文。几年国学的学习,让潜心诵读的学生与众不同,孩子的国学素养高,理解能力强,古文背诵快,人人成为“国学小达人”,这与平时的实践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每一堂课都是国学进课堂的机会,必须开阔视野,改变思路,除了语文课之外,品社、生活等一些科目,甚至数学,其实都是可以渗透国学的,这就需要教师有这个意识,并不断依据教材,拓展文本的内涵。2011年我校施行了“双线推进打造持续发展力”的整體教育教学改革,所谓“双线”即“学段衔接”“学科融合”。“持续发展力”是相对于基础能力(主要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包括识字、阅读、口头表达、写作等)提出的,指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能力,使国学的渗透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国学中的人文性和语文、品社等科目联系非常紧密。单独开一门课,或者每学期背一本四书五经,不如将那一门课零散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化整为零。目的在于缩小学生与国学的距离,将国学与具体教材联系起来,与某个特色主题班会联系起来,都会比单独背诵更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孩子对于国学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这需要教师的付出与努力,从备课开始,就应该改变狭隘观念,开阔视野。
三、利用教学资源,实践积累提升国学素养
对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时间以及空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譬如特色主题班会、手抄报、黑板报、诵读比赛、国学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国学的魅力,这是国学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学习生活的体现,也是教育的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文与书法、国画具有密切联系,教师需要注意适当传授给学生初步鉴赏传统书法、国画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教学方法和方式更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将国学与其他各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渗透的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中;开展国学教育讲座、专项诵读经典活动、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赛等各种活动,全方位、多元化、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国学素养的提升。每学期学校都进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比赛,经典诵读活动成为知礼明行的引领,全校分班集体诵读,人人参与,生生诵读,不少班级还把家庭的“亲子阅读”与学校诵读结合在一起,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一些家长也自觉加入学习国学经典的行列中。每学期的考评和评价及时,通过多种形式对各班的诵读情况进行考查和验收,成绩计入书香班级的评比及书香教师的评比,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师生的诵读热情和积极性。
以上是我们对于国学教学素养提升研究的几点思考,诵读经典的过程,是学生成长的过程,经典文化的浸润过程,让学生懂得敬畏和感恩,心灵的诗篇汇聚成悦耳的心灵乐曲,读古文做少年君子,读书之乐,乐无穷。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南怀瑾全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2.
[2]张平仁.提升小学教师国学素养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7).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