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进行家校联系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2018-03-07梁熠铭
梁熠铭
摘 要: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摇篮”,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教育以及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很多的学生家长都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由于自身教育手段不够科学,因此常常会使得子女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班主任在家校联系中的途径以及策略展开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家校联系;途径与策略
一、家校联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家校联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是对一个人进行教育的起点,所谓的家庭教育,通常是指家庭中的父母、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使得孩子能够在进入社会之前得到健康的发展,并为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打下基础。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后,配合学校的综合教育,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为对人进行教育培养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学生的主要载体,从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学校教育有着比较系统化的教育手段。因此,家校之间的联系应该得到加强,只有老师、家长、学校之间的沟通能够得到提高,才能夠更好地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平台。而在实际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也会呈现出个体的差异,一些学生学习较快、一些学生学习较慢、一些学生有着比较广泛的爱好、一些学生的爱好较为专一。作为学生的家长,常常能够更容易对学生的心理流露进行把握,而学生优势、不足,家长都可以将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个性教育。
(二)家校联系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规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对习惯的养成。”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学生将来也很难成才。学生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通过家校联系的方式,学生家长与教师就学生在家庭以及学校中的表现进行互相沟通,从而共同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利用家校联系的方法,能够使得班主任更好地对班级进行管理。一方面,班主任能够如实地了解到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家长也能够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而将此次作为基础,双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对策,能够使得子女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不断进行家校联系,才能够采取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方法。
二、班主任进行家校联系的途径
(一)加强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得家长能够重视家庭教育
对家庭教育功能的加强,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以及理解。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只要孩子送到学校之后,教育就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学生一旦在学校出了问题,那么就全部都是教师、学校没有将工作做到位。事实上,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正是家庭,而父母则是孩子最为重要的教师,父母在日常中的行为,会对学生的品行、思想造成最为直接的影响,而与教师相比,家长也能够更加深刻、具体地认知孩子的行为,可以说,家庭教育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引导家长进行实验
李镇西被誉为“当代陶行知”,他在给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信中,指导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写成长日记。所谓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反思,然后进行不断超越的过程,而写作就是一种最好的反思方式。通过文字,子女能够对自己的喜悦或者是苦恼表达出来,而家长也可以利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感悟。一些学生由于住宿的形式,长时间不在家长的身边,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也可以利用写信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例如,对孩子讲一些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感受,或者是诉说工作中的烦恼,使得孩子能够帮助父母分忧解难,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责任感以及处世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但是,现在很多的家长在这一方面都缺乏行动,教育往往被认为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因此,班主任可以引导家长,从这一方面入手,利用各种全新的尝试来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推进教师素质发展
作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重要纽带,班主任在家校联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家长越来越重视选择学校、选择教师的背景下,也对班主任的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该进行自我加压,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过程中,满足家长以及学校的期望。
(四)活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网络正在得到广泛的普及,因此,对网络化的家校联系系统进行构建已经成为了很好的选择。班主任可以在学生家庭拥有手机或者是电脑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对家校联系平台进行构建,利用网络的形式,班主任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从而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更好地配合以及促进,真正形成教育合力。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建立家长QQ群或者是微信群,使得家长、教师能够及时交流,对于突发情况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应对。
总而言之,家校沟通其实也是一种人际交往。想要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不仅要保持自身的善意以及诚意,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教师与家长应当将互相尊重作为交流的基础,将倾听作为黏合剂,将真实的情感作为向心力,使得教育能够得到良好的推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加阳光地对待学生、家长、工作,班主任的工作也才能够更多地得到家长的理解以及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浅谈班主任工作新方法[J].知音励志,2016(4).
[2]黄海霞.班主任如何架起一座与学生沟通的桥梁[J].新课程(中),2014(10).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