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语文以本色,让学生有所得
2018-03-07何丹红
何丹红
摘 要:语文是难的,要用生命去探究。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真的很不易,也需我们用心去思考,用实践去探索!在听课过程中认真思考,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至少应做好以下三点:一是精简教学目标,切实达成;二是滤去花样形式,还以本色教学;三是提升素质,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间找到平衡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创新;学生主体;教师主体
此前,在新镇中学听郑×、何××两位老师上《散步》一课,他们的教学风格迥异,但在教学设计上无疑都花费了一番心思,代表了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路子,极具创新性。当然,再好的课也是会存在其不足之处的。评课中很多老师指出其课堂处理较为粗糙,不够精致,许多细节的处理不够到位,另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是有欠缺的……于是,我不得不反思:到底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真正好的语文课呢?或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如何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第一要考虑的,就是在这堂语文课上,学生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老师是怎样引导学生掌握并进行有效训练的,也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
我们大部分老师在备课时都会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详细地写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关于如何达成这些目标,却考虑得很少很少,甚至课后也从不去反思这堂课上设计的教学目标到底达成了多少,达成的效果如何。实践告诉我们,一堂45分钟的语文课,能达成一两个教学目标就很不错了。若是目标设计多了,势必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无法将设计的目标全部完成,二是粗糙地达成目标,但每个目标的达成都是蜻蜓点水而已。无论是哪种结果,总之都不能真正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两位老师在进行《散步》一文教学时,多少也都存在这方面的不足。
郑老师的课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朗读指导,二是关于“波澜起伏”的写作指导,三是主题探讨。三个目标无疑都是重要的,都是我们教学中应该重点挖掘和把握的内容,但是要在短短45分钟的时间内同时达成这三个目标,显然是不易的。虽然郑老师花了不少心思,但最终仍免不了粗糙处理了这三个目标的达成。在朗读指导中,只是简单告诉学生一些技法,让学生自己体会,却并未让学生做过多朗读训练并对其进行细致指导,一些语句,尤其是人物对话的朗读,学生完全没能读出人物性格和情感。在关于文章波澜设置这一块的写作技巧分析和指导中,大部分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的,就像唱独角戏一样,学生基本未曾参与其中。而在第三部分对文章主旨的探讨中,虽“对比阅读”的方式比较新颖,但由于时间较少,也未能做深入探讨,仅引导学生将文章多元化主旨找出而已。
至于何老师的课,也有三个教学目标:体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学习由表及里、深入研读文本的方法,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但就上课成效来看,三个目标的达成度是很有限的,特别是最后一个目标,由于时间关系,基本没有涉及,这是整堂课的一个败笔。
苏老师说,“时间紧、来不及”的原因在于目标设定得太多,超出了一堂课的负荷。我想,这确实是在理的。就工作以来的学习和教学经验来看,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可以设定很多教学目标,但每一堂课我们其实只需选择其中最适合学情、最适合文本的一两个最典型的教学目标来达成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目标,我们大可以放在其他课文的教学中去逐一达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围绕这一两个目标进行更细致的教学,相较于多而杂乱却粗糙的教学,学生能学到的更多,掌握得也就更好了。就拿郑老师的这堂课来讲,如果只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去达成,教学时就能游刃有余,许多细节的处理会更加精细,整个课堂也会更加笃定,学生的主体性自然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学到的东西也就更细化、更深刻了。
由此可见,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目标的选定尤为重要。而在选定目标时,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到尽可能更好地达成这些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如何进行教学创新
“创新”这个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只有创新才会发展,只有创新才会进步。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创新,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说到底,流传下来的经典文本就那么多,编入教材的课文更是少之又少,而每一篇经典的课文无疑都有前人实践过教学。于是,当我们拿到一篇课文时,尤其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为了引起注意、得到认可,总想将教学设计出新意来,殊不知,我们大部分人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课文教学最基本的一些东西,反而使教学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这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设计,其实所得并不多。
《散步》一文恰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文章被选入教材许多年了,上过这篇课文的教師数不胜数,随着科技发展,保存下来的教学设计也不计其数。两位老师要教学这一课,而不想让人产生一种困乏感确有困难。于是,他们都在设计上下足功夫,尽量让自己的教学与众不同。
郑老师选择在文本的形式上标新立异,他一反常人读懂内容、品味语言、体悟情感、把握主旨的教学习惯,直接进行朗读指导、写作技巧指导和探究主旨。但是,就达成的效果来看,似乎并不十分理想。就先说第一步,在毫无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学生都还不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他如何能读出情感,体会字词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呢?于是,你的指导也就仅是让学生知道了朗读技巧中的这八个字而已,对这篇课文的朗读乃至理解并无多大帮助。而说第二步写作技巧指导,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是可行的,孙绍振教授也曾说过,解读文本就是要解密,而解密就必须先解写。可是,正如宋老师说的,你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样写的。可是,学生若连课文都没有完整读过,试问他们如何能理解到底是怎样写?又怎么能回答“不那样写”的问题呢?无怪乎,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侃侃而谈,而学生只有茫然应答的份儿了。至于第三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若离开了最基本的对内容的理解、语言的品味就更无从下手了。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切不可为了与众不同而忽略了教学最基本的东西,否则,课堂形式再新,也只能是一场表演或闹剧,最终学生学到的会很少。
三、学生主体,还是教师主体
在“学生为主体”理念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偶然听到孙绍振教授“教师主体受压抑,学生主体成为霸权的时代该结束了”的呼声振聋发聩。孙教授说,学生是自发的主体,教师是自觉的主体,我们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但对某一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自发主体是不可能解决文本问题的,需要有更高深的自觉主体来作引导。这一点,我在听何老师《散步》一课时深有体会。
何老师在这一课堂上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我们无一不赞叹这种课堂形式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堂氛围极好,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得到很好的体现。但在反思中我们发现,在教学中教师主体性受到压抑,教学同样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在“活动一:朗读擂台赛”这一板块中,无论是找词比赛还是朗读比赛,学生热情都非常高涨,你争我抢地进行活动,而教师只是机械地评价“好”“很好”等,活动结束后,词语找出来无人问津,不知何意,朗读课文成了抢读和喊读比赛,毫无情感和技巧指导。学生就是学生,知识水平有限,任由他们凑在一块儿探讨、体会,而老师不加引导,最终就是徒留一个“自由、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名号,于他们自己,其实毫无收获。正如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如果教师置身事外,还是让他们自己合作探究,然后说一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请问,一堂课下来,学生到底能学到些什么,又掌握了什么呢?我想,这样的语文课上不上都无所谓吧!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实,何老师的课堂形式是极好的,只是教师若能在学生探讨中适时地做出适宜的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那么这样的课才算是一堂真正好的语文课。
如何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对教师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让我们不得不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语文是难的,要用生命去探究。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真的很不易,也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用实践去探索!
参考文献: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02.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