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分析
2018-03-07黄小花
黄小花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一时期开始认识世界,也开始养成习惯,形成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观点认知。小学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监护人,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德育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从把握学生心理、情境创设、家校共建等多个方面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工作是当前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以及心理学能力,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针对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进行探索,从以下角度展开讨论,以期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做出启示。
一、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德育工作
在当前小学教学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小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等有针对性投入教育工作,切忌盲目地开展工作。只有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很好地完成德育工作。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对世界的认知、对事物的理解,多数还停留在感性阶段,而不是进行理性思考,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应该以浅白直观为主,而避免大量的理论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眼中的世界,了解学生对一些事物的观点及看法等,虽然这与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大不同,但是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学生的逻辑去分析问题,找到与学生交流的突破口,这是推进德育工作发展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将自己的理解、信任、关怀等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相信教师是理解学生的,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这样才能最终促进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德育工作的展开,更多时候是一场“攻心战”,而不是尴尬的说教任务。
二、用寓言的形式引导学生
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寻找教学的突破口,以学生便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育。例如,引导学生懂得分享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大森林里有两只小松鼠,一只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食物,一只不喜欢分享。结果在一年冬天大雪封山,两只小松鼠埋食物的地方也被封住了,无法得到食物。这时其他小动物主动将自己的食物分给那只平时爱分享的小松鼠,而那只不喜欢分享的小松鼠则饿死了。这个故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懂得分享才能被他人喜爱与尊重。很多时候,小学阶段学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需要得到照顾,教师讲的这些有趣的小故事,能让学生懂得一些道理,既进行了德育,又不伤害学生的面子,在寓言中将一些道理告诉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经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搜寻或者编写一些小故事,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获得新启发,逐渐养成好习惯。教师在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展开德育工作的时候,要实现教学的发展,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归根到底,德育工作也是与人交流的一项工作。
三、教师在教学中言传身教
在小学展开德育工作,最好的方式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教育工作不仅是要用语言进行说教,更好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例如,教师走进教室发现地面上有纸团,主动弯腰捡起放进垃圾桶;看到太阳出来了,主动将花儿挪过去晒晒太阳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逐渐展现出来的魅力所在。其实在儿童时期,学生获取的信息更多来自于对成年人的模仿。教师在班级中是学生的“大家长”,很多时候学生信任教师、害怕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言传身教的意义远远大于对学生的说教工作。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主动为学生的成长做准备。
四、与家长交流共同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存在于当前学校的教育中,也需要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得以体现,学校与家长共同构建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网络。在小学教学工作中,班主任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关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教师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探讨如何推进学生教学的发展,对于一些孩子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情况,教师要与家长形成互动,从家校两个角度共同推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德育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做出判断,并且与学生形成互动,完成德育任务。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标准的答案去衡量德育工作效果,卻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是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需要有意识地促进教学发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与家长形成互动,实现德育的家校共建,共同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定胜.小学班主任德育与管理工作浅谈[J].中国教育科学,2013,18(7):57-58.
[2]宋丽杰.浅谈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艺术管理[J].读写算,2013,28(6):28-2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