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018-03-07朱淑晨
朱淑晨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就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常常把两者孤立起来进行教授,光强调读或者只进行作文训练,导致学生作文写作时愁眉苦脸,语言生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的认识,通过语文学习,从而具有丰富的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中的作业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意在告诉我们,理解、感悟、学知、写作是学习课文的目的。因此,大量读写,读与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规律。如何把教材的文本当作范本,找准读写训练点,给学生找到写作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写作的难度呢?下面我就从“以读促写,仿写结合”的角度,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与写结合的途径及做法。
一、强化诵读,注重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中有大量的好词佳句,还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成语典故的运用让文章语言洗练、含蓄、深邃。教学课文时就要让学生做摘抄,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每篇课文学完后,就要指出文中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美的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摘抄下来,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写话、造句和作文写作中运用。这样可以丰富作文的内涵,增强作文的美感。《秋天的雨》《桂林山水》《爬山虎的脚》《日月潭》这些散文语言很优美,我们教师就应强化学生阅读,让其反复朗读,读后再背,然后摘抄下来,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说,有词可用,有句可仿,有段可学。
二、學会仿写,当堂训练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都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仿句仿段,学以致用。既之,自然纯熟。”小学生学习写作,就应该从模仿而始,而教材就是模仿的最好的文本。对此,作为学生的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课文中一个个精当的词语,一个个优美的句子,一段精练的话都是仿写的好材料,课堂上我们就要找到仿写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时机地进行仿写训练。《找春天》中拟人兼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爬天都峰》中恰当的动作词语,《秋天的雨》形象生动的比喻修辞手法,还有准备过冬的小动物忙碌的词句,《桂林山水》中写山写水的优美句段,《匆匆》一文开头排比的语句,《观潮》中写潮来时万马奔腾的气势等,是多么好的仿写材料啊!我们要抓住这些美文,设计仿写练习。教《秋天的雨》一文时,我就设计了好些词句段仿写练习。( )的葡萄,( )的田野,( )的枫叶,( )的银杏树,( )的菊花,而这些颜色除了用五彩缤纷形容外还可以用哪些词语表示?它把___色给了苹果,一个个苹果就像_______,___哇__哇,___来了秋天的___,柿子,甜梨,红枣,玉米,黄豆,都设计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动脑筋,多思考,加想象,就能把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天仿造出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勤于动手的能力,还为写作文打下基础。仿写不是机械地模仿,更不是文本的抄袭,而要教给学生方法技巧,做潜移默化的引导。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不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写作技巧,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学习写作的积极性,那么就应该深度挖掘教材,找到读写切入点,让学生学、仿、说、写,真正实现教学意义的读写结合。平时就要对学生加强训练,让学生勤动手,多练笔。学了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后就要让学生写读后感,优美散文读后写观察日记,开放式结尾的课文要续写,文辞优美的课文就要仿写,通过练笔的方式来逐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作之地,时时是创作之时,人人是创作之人。”生活无时无地不充满创造的机会,我们课文教学中无时无地不洋溢着创作的火种,那么我们做教师的就要及时点燃激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练。《小摄影师》那个小男孩回来了吗?这是续写的最好时机;《秋天的雨》写得这么美妙,把秋天写得多姿多彩,色香味俱全,这是点拨学生观察秋天、描绘秋天的最好机会;《万年牢》生意这么好,靠的就是诚信不虚假,学生们吃着难咽的糖葫芦时,一定会有所悟,能不拿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吗?生动的教材,活的蓝本,让学生从中多受益,拿起笔来,多加创作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活水就是学生的写作源泉,这个源泉来自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平时的大量积累和课堂上的训练以及课后的练笔,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引导,那么做教师的就要诱导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在课堂上对景、事、物遣词造句,要抓住教材的切入点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还要促使学生课后练笔,这样才能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把精彩的讲读分析转移到学生有效的写作上。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