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翻转课堂之建设
2018-03-07郑海荣
郑海荣
摘 要:翻转课堂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领域最潮的教学模式,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精彩。首先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接着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为例,分析了翻转课堂建设的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中高段;人教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生动彰显了现代科技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将会显著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建设相关问题展开简要分析。
一、翻转课堂的含义以及重要意义
翻转课堂翻译自英文“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
room”,也可翻译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被大大节省,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例如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强的电子书,或者在网上与别的同学讨论,甚至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
二、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建设策略
(一)发布学习视频,明确学习内容
翻转课堂模式之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学习视频来展开的。教师需要提前录制一段5~8分钟的微视频供学生学习,视频至少提前一天发送至学生手中。
《桂林山水》这节课教学之前,我提前两天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了微视频,微视频主要内容如下:(1)课文当中生字生词的认识;(2)课文朗读音频;(3)桂林山水图文资料介绍;(4)总分总写作方法的介绍。我还在群聊里面留了几个问题: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课文可分几段?依据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观看微视频之后进行思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了方向。
(二)组织课堂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形成初步认识。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解决了一些认知问题,又会产生很多新的认知问题。对于那些课前自主学习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收集整理,以便在正式课堂教学环节统一进行答疑。
《桂林山水》正式课堂教学阶段,通过对群聊里所留的那几个问题的检查,我了解到学生已经克服了生字生词的认识问题,但是不少人对于文章结构的划分以及课文中几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还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我首先将这两个大问题拎出来作为本节课重点讨论内容,接着我又将学生分为6人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发挥集体的力量,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一边用铅笔画出课文里面的重点语句,一边展开了激烈讨论。我请小组长谈一谈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余小组成员可以对答案进行点评或补充。这个环节让课堂气氛又达到了一个顶点,小组长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參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
(三)开展教学评价,改善教学过程
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是最直接、最宝贵的,对于教师调整教学设计、科学规划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翻转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开展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对于参与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看法与建议,以便在下一次教学活动中改进和完善。这是翻转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桂林山水》这节课是我第一次在四年级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我非常重视学生参与本次教学活动的感受与体验。在本节课的最后五分钟,我请学生谈一谈参与本次课堂活动的收获与感想,有人说道:“这种跟看视频结合的语文学习真是太有意思了,我觉得预习再也不是一件难事了,真希望下次还可以这样学课文。”还有人说道:“我觉得自己这次表现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课堂讨论环节,没有老师的提示与帮助,我都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好。”学生既对本次教学活动提出了褒奖,又指出了其中的不足。这也引起了我本人的深入反思:学生语文学习经验尚且不足,在四年级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仍旧需要适时指导,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引起关注。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由于文章篇幅局限,本文只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粗浅分析。课题当中仍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例如不少教师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那么小学低年级段是否适用于这种教学模式呢?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展开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珣.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15(13):123-124.
[2]郭华.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5(4):87-88.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