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新教材 开启学生阅读之门

2018-03-07张国燕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教材习题课外阅读

张国燕

2016年秋季,“部编本”语文教材正式投入使用,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语文课最基本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就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而言,虽然以识字认字为主,还谈不上读书方法,但是也要开始重视阅读习惯兴趣的培养。”小学一年级新教材在鼓励孩子阅读方面不遗余力。比如,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低年段学生识字量不多,书面阅读能力差,对阅读缺乏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呢?我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进行了探究。

一、利用课本习题练读

温儒敏教授明确说:新教材注意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教材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哪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了解这一点,教学中就会胸有成竹,知道每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大致达到什么要求,通过哪些线索去逐步实现,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抓准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在哪里,等等。

新教材“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独特编排,课后习题往往体现对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注意研读能快速抓准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我们来看一年级上册的几道课后习题:习题一,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意在训练学生朗读,读准字音,积累语言。习题二,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意在训练朗读,重点是读好停顿。习题三,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意在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逗号和句号。习题四,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意在认识自然段。习题五,朗读课文,说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文中提取明显的信息。这些习题点明了知识点和训练点,相比以往的教学,我们不再茫然,感觉有纲可循,在“随文学习”中可以有意识地、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当然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知识点、能力点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一教就会的,要不断重复、强化练习。比如读好停顿的训练、数自然段的训练要贯穿整个单元,甚至整册书,提取信息的能力是阅读教学一直要关注、培养的。

二、利用课本插图猜读

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识字量有限,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低年段孩子来说,巧妙利用插图无疑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新教材采用大开本排版、插图精美,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特别是“连环画课文”很符合小孩子“爱读图”的特点,鼓励孩子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不认识的字鼓励孩子猜读,借助图画猜读,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如《小蜗牛》一课中没有注音的生字和词语,“蜗牛”“草莓”“蘑菇”都是可以从图画中推测出来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并通过互相交流获得学习方法。一年级下册课文《咕咚》,“鹿、象”两个字,学生观察第107页的插图,对照课文,从动物奔跑的顺序就可以识记这两个字。“拦”字,借助第107页的第2幅插图,可以看出野牛是站在其他动物的对面,挡住其他动物的去路,再利用形声字规律,可以推测出是“拦”字。《小壁虎借尾巴》的课后练习,让学生猜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后,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这就是阅读方法的交流。

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老师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尽管有困难,但是他们读得津津有味。老师在学生自读之后,进行抽读检查、正音、答疑解惑,并鼓励他们将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不断练习,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三、利用课本主题延伸读

温儒敏坦言,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他建议老师们采取1加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语文课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不局限于课文,把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和大人一起读”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这个栏目的用意是幼小衔接,激发读书的兴趣。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营造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教学时和学生一起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本内容之后,我进行了拓展读,借儿歌读儿歌,借故事读故事。比如,学生读《小兔子乖乖》时,读得很起劲,我就找了一些关于小兔子的儿歌《小白兔》。关于兔子的绘本故事就更多了,《猜猜我有多爱你》《我不知道我是谁》《兔子先生的麻烦》《没有耳朵的兔子》等等,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下课就借我的绘本重读。热情高涨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找来了更多关于兔子的儿歌或故事来读,一时间班里掀起了“读与兔子有关的绘本故事”热。再如学生很喜欢读《孙悟空打妖怪》,就让他们说说读过哪些孙悟空的故事,带着他们一起读《西游记》的故事,鼓励他们自己读,和家长一起读。

家长是强大的后备力量。课堂之余,我会结合单元主题布置家庭阅读作业,让孩子回家和大人一起去读。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形式示范、交流一起读的方式方法:一起读、比赛读、分角色读、分句分段读、表演读等,带动家长参与。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关心和爱护。结合这一主题,我推荐绘本《我想帮助你》《我的兔子朋友》,让孩子课外读,发动家长找更多相关的故事和孩子一起读。家长们在班级群上分享了和孩子共读的音频和图片,带动了更多的家长和孩子。班级里有一些特别会讲故事的家长,把他们请进学校来给孩子们读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形式,调动了孩子和家长的阅读积极性。

2.和伙伴一起读

在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級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很难一个人静静地阅读,根据他们年龄特点,我尝试让他们和同桌一起读,和好朋友一起读,发现他们更喜欢这种方式,几个人一起,你一句,我一句,互相带动,又似乎在比赛,兴味盎然。我就抽出时间,鼓励他们一起读,发现阅读的兴趣和速度大大提升了,他们一起读《米小圈上学记》《笨狼的故事》等等,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书中的内容,还互相换书读,已经可以读整本书了。

3.鼓励独立阅读

鼓励学生独立、大量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方式是我们努力追求的。要让孩子们爱读书,还要保证阅读的时间和书目。我设置了每周2节不少于30分钟的阅读课,每天午睡后15分钟读书时间,每周一是图书交流日。低年级没有书面作业,我就布置他们读书,写“阅读记录单”,像银行存折一样,记录自己每天背诵的儿歌、亲子共读篇目、独立阅读篇目,每周交流、评比,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徐丹.培养阅读习惯 享受浓浓墨香: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J].小学语文教学研究,2011(10).

[2]张燕.让儿童一进小学就爱上读书: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11).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新教材习题课外阅读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抓住习题深探索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