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分析
2018-03-07张邦勇
张邦勇
摘 要: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提高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对于全面达成义务教育目标具有现实意义。结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相关案例,从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以及引入电子教学手段这三个角度切入,分析了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目的在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阅读教学
阅读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一方面,升入中年级段,语文课文的篇幅和复杂程度提高了不少,另一方面,小学生识字能力有限,“教”与“学”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想要提高四年级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应当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语文学习需要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下面,本文就谈一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这个问题。
一、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語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组织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年级上册《小木偶的故事》课文教学结束之后,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临下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本剧表演任务,要求他们自由结合成小组,排练一出《小木偶的故事》课本剧,在下一次的语文课上进行表演。这是四年级学生第一次参与课本剧表演活动,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是从学生的神情我可以看出来,他们是非常愿意参与这次活动的。课下,我也及时跟学生取得了联系,适时为学生提供需要的帮助与指导。尽管最终的表演活动还有一些不足,但是为了贡献最完美的演出,每个人都将课文翻来覆去研究了好几遍,阅读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促进了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二、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是增强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一个关键突破口,只有全面激发学生学习主人翁意识,才能获取学生对参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支持,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年级下册《尊严》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如下问题:(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简短的语言概括。(2)《新华字典》里面是如何解释“尊严”这个词语的?通过阅读本篇课文,你对这个词语的意义有没有产生一些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4)重点阅读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猜测这个年轻人当时是怎么想的?(5)这个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5个问题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展开,难度不一,有助于全体学生参与探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又重新阅读了好几遍课文,他们在下面跟同学小声讨论,尝试提出个性化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培养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有效引入电子教学手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教学信息化已经不是第一天出现在广大语文教师的视野里,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必须紧跟新课改趋势,有效引入电子教学手段,全面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火烧云》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我提前一天在班级QQ群里推送了微视频,要求学生观看微视频预习如下内容:本课6个生字、11个词语的字音和意义;“ABB”形式词语的积累;课文朗读音频。微视频解决了这篇课文教学的初级问题,上课之后我就不必将过多时间用于生字生词的带读以及课文范读上,为重点讲解课文内容节省了大量时间。教学导入阶段,我又在课件上出示了一组火烧云的图片,请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火烧云之美。这让学生对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有了初步感知,有人感叹道:“原来这就是火烧云啊!我之前也见到一次呢,特别好看,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这下我可知道了。”在此基础之上,我正式开展这篇课文的教学活动,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短时间之内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应当及时根据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变化调整教学设计,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磊,刘芳.探求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2):89-90.
[2]王乐燕.浅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04-105.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