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2018-03-07刘杰斌
刘杰斌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学科,学好小学数学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学好数学,不仅要上课认真听讲,还一定要学会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增强了老师上课与学生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对小学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小学数学面临着发展和创新,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老师讲课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学习。
一、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課堂学习的效率
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前对老师讲的课进行预习,是小学数学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对有些逻辑性不强,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课前预习更是弥补这些外在缺陷的一个普遍且有效的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准备的状态,这样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通过课前的预习就可以知道哪些自己还不懂,上课需要重点听,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漫无目的地听课。是否课前预习将对整体学习效果有一个实时的反馈。课前预习不仅明显会减少老师不必要的讲课时间,因为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就能弄懂简单的知识,不用再在课堂上花大把的时间讲,避免了老师讲课头重脚轻,能够节省下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充分探讨或者老师讲授学生难以弄懂的数学题或者概念。比如: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遇到自己现在看不懂的题,就勾画标记出来,等到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解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集中精力重点听。如果老师没有讲解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下课后去询问老师。老师也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这样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作为一名老师要懂得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自己先扫清学习的障碍,自主对新旧知识的不同点进行区分和延伸。
二、课前预习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预习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先学会自己去学习将要学习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在学校里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还有很多知识是学生以后要学习的。对于小学数学,学会自己预习,这是一个自己解决疑问的过程,学生学会预习,自己想办法解决出现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上课时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学生在预习后的上课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习。从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在以后初中、高中、大学的数学学习中都是一剂良方。
小学数学的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的时候学生会努力搜集自己的知识和以往经验来分析问题,这个过程正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提高。比如:数学老师要学生自习一节课,有的学生没有经过课前预习,便不知道怎么进行自习,无助地度过一节课,浪费了一节课的时间。而以前会课前预习的学生就会自己拿书出来看,一节课的时间总会收获到一些知识,相比那些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学生就学到了更多。
三、课前预习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班都有一些知识吸收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对老师讲的东西如果要想吸收,比其他同学所需要的时间要长,因为对前面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又有新的知识需要去接受,对他们来说难度比较大,慢慢地就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脚步,成绩也落后,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打击,慢慢地他们对学习就没有了自信。如果老师要求课前预习,这些知识吸收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掌握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使他们有一种自豪感,这种感觉会让他们想迫切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上课时也会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和提问,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等他们尝到了数学课前预习的甜头,成绩慢慢地就会有所提高,自然就不会觉得数学很难学了,并且可能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有的同学还会在预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成绩会因此提高。
四、课前预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比较慢,老师课堂上讲解的东西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化,再加上对之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度不够,紧接着又要学习新的知识,新旧知识衔接不够好,觉得数学学习的难度很大,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后,这些学生有时间复习之前的知识,对之后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基础,学习起来就没有以前那么困难。长期以来,他们能够激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高质量的课前预习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数学成绩。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正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如果长期坚持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一定会受益匪浅。我们应该把预习看做课堂准备,学生有了课前预习后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感悟都会不一样,理解会更加充分、深刻。
参考文献:
段同分.浅议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