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2018-03-07郑国婧倪慧霞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细节

郑国婧 倪慧霞

摘 要: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积极影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细节;课堂用语;课堂形象;行为举止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都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准备,学生情况的研究,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但往往忽略了对自己课堂教学细节和教学行为的重视,忽略了自身良好教学行为习惯的养成,忽略了教师良好形象的塑造。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积极影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切不可因小失大,因一些细节而破坏自己的教师形象,同时也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课堂教学细节。

一、教师课堂语言讲求文明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述,要用文明语言培育学生快乐的心灵。

1.不说脏话

教师情绪特别激动时,容易冲动,破口骂脏话。有时候,尽管不是滿嘴污言秽语,只是那么一两句,恐怕也会让学生大为惊讶,原来老师也说脏话啊!

2.废话少谈

教师废话太多不仅浪费时间,也让学生厌烦。课堂教学用语,要简明扼要,清楚明白,忌讳重复啰唆,颠三倒四。

3.口头禅不能有

有一部分老师讲课喜欢带口头禅,讲不上三句话,就带上“嗯、啊、这个、那个、所以、是吧、是不是、总之”等之类的口语。这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热点,影响教学效果。

4.怨言不发,胡言乱语不说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老师也会有烦心事,或是学校或是个人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有些教师往往把课堂当作自己怨愤的发泄场所,将自己的不满情绪借讲课之机倾泻。如此一来,会让学生不知所措,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者学生借机起哄,产生不良后果。

5.讽言冷语不说

学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学生有了错误,要正面教育。但有些教师,对他们冷言冷语,嘲讽有加,尤其对所谓的“学困生”更是这样。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容易使其破罐破摔,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6.方言土话妙用

适度添加方言土话,能活跃课堂气氛。但经常说土话,影响学生普通话的学习和表达,还会学到许多不规范用语,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形象讲求得体

中学生爱模仿、易感染、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去模仿、去感受、去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必须注意塑造自己的课堂形象,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楷模。

1.注意仪表打扮

教师的仪表应该是自然、端庄、大方。衣着要整洁、朴素、大众化;头发要勤于梳洗、长短适中、发型得体;化妆要简单美观、自然大方。

2.注意精神面貌

教师一上讲台,就要精神饱满,情绪高昂,信心十足,充满激情,表现出一种富有生机和魅力的精神面貌,以调动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3.注意教学态度

教师上课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绝不能冷若冰霜,严肃过度,或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使学生无所适从。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也要努力控制和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4.注意身体语言

目光要亲切,充满关爱,自然柔和;表情要真实,面带微笑,充满自信,但不失严肃;手势要恰当适时,准确无误,和谐大方。

三、教师行为举止讲求规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注意规范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做到规范、大方、得体、自然。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学生。

1.别坐着讲课

坐着讲课不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教师讲课没有激情,给学生一种懒洋洋、昏昏欲睡的感觉,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变得懒散和打瞌睡。

2.别上课抽烟

课堂上,烟瘾来了,随手抽出一支便吞云吐雾,自己舒服了,但影响了学生的健康,而且打断了正常的教学过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授课的效率。

3.别酒后上课

教师酒后上课,首先是酒气熏天,严重影响教师的形象;其次因酒精影响,教学思路不清,语言含混,教学效果较差。在酒精刺激下,教师很难控制自己的理智和情绪,极易冲动和发怒,甚至做出违法的行为。

4.上课别接听手机、发短信

现在课堂上接听手机、发短消息甚至玩游戏的情况比较严重。课堂上响起的手机铃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打断教师教学思路和过程,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也是这样,容易犯错。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能解决问题,常常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体罚。这样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和反抗心理,甚至出现学生攻击性的行为。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过错,换个角度想问题,去说服教育学生。

6.下课千万别拖堂

下课铃响后,学生的心早已飞到课堂外,教师这时强调的要点、重点,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只能是老师费尽心思,落下学生许多抱怨。

7.板书要规范,书写要认真

有些老师怕麻烦、赶速度,随手画图,字迹潦草,书写混乱,潜移默化让学生形成了粗心大意、书写潦草的不良习惯。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其他一些不良细节。如:上课频繁地推镜框、上下拉袖子;课前清嗓子、假咳嗽;讲课敲打讲台、黑板、玩粉笔或双手按在讲桌上;穿拖鞋上课、爱抠头发、掏耳朵、抠鼻子、抓痒痒等;讲课唾沫四溅不避学生;批评学生用手指学生头部;照本宣科等等。

关键时刻,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不良习惯是阻碍教学效果的隐患之一。因此,纠正教师的不规范行为十分重要。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教学细节
细节成就精彩
聚智慧于细节,展精彩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