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2018-03-07宋增丰
宋增丰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日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具体到历史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历史思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日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即研究各阶段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并以此指导、引领本学科的教学。具体到历史学科,我们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通过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系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我们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认识和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一线的教学实际,谈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明确目标,渗透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方面。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并且针对每节课的教學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课标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核心素养。如:在教学《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时,针对丝绸之路这一环节,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事实,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引导学生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并且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沿岸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探究汉代开辟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联想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这样以活动形式设计的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学生学习的目标就很容易达成,同时培养了学生将具体的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观察分析的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由历史联想现实、关心国家命运的家国情怀。
二、精设教学活动,培养学科能力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设置角色、表演历史课本剧等活动,让学生以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获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教学环节时,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特区设立前后农村、城市发生重大变化的图片、史料、音视频等资料,并进行汇集整理。课堂中分组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让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实证,证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还鼓励小组内合作探究,质疑思辨,这样使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提升自我,并逐渐形成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感受。通过精设的活动,一方面,促进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史料,带着证据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历史思维
历史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角度,真正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并能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思考社会和人生,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给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这一环节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听!松花江上的歌声”,出示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滔天罪行图片,并配以《松花江上》的音乐,激发学生思考:东北人民为什么流离失所?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的原因有哪些?这样经过层层设疑、步步探究创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同时逐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从“知识的核心时代”到“核心素养时代”的转变,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提升专业素养的良好机遇。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升专业素养,致力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循序渐进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更好地引领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把握未来,使历史教育真正起到“读史明智”的作用,那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目的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丹.新课程中初中历史情境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许泷杰.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陈辉.高中专题史课时教学目标初探[J].文山学院学报,2012(5):116-121.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