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2018-03-07邱燕
邱燕
摘 要: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学习过程中他们普遍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十分无趣,教师只有将此门课程生活化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分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指出了具体的生活化措施。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材料,这种封闭式教学模式只注重德育的未来,忽视了德育的现状,切断了德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针对这种教学弊端,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必要性
1.内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主要指的是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将抽象的理论讲解建立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下,使学生利用多种学习方法掌握思想品德知识,将生活化问题转化为学习内容,生活化学习问题,且将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难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課程生活化属于动态育人过程,师生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感知生活,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育人效果。[1]
2.必要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真正意义是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才可以真正帮助其解决生活难题,引导其正确生活,积极面对人生,成为生活真正的主人,这样思想品德课程才真正发挥了自身意义。从本质上来看,思想品德学科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建立的,初中学生尚未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规律发展要求,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丰富其情感体验,引导其深入探究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1.新课程生活化导入
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由第一节课便可以积极引入生活化内容,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接,方便教师导入新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积极接受教师讲解的思想品德知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且通过积极引入,学生此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也明白应怎样良好对待,从而更好地应用思想品德学习知识。
2.积极引入生活案例
良好的生活化开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便应开始寻找相关的生活案例,通过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笑迎起点”时,教师先要求学生说出对课程的理解,并自由发表看法。之后教师讲解关于其他学生不同的了解,使学生了解自己与周边的同学,在新学期讲解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写出自己对新学期的认识,写下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理念,使其积极投入学习过程。除了引入周边例子外,教师还应在课上多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比如,在学习国家发展相关课程时,教师应找一些国家发展的相关视频,在课上为学生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提升教学效率。[2]
3.多样化实践教学
在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积极引入生活知识外,还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将思想品德知识与生活更好地连接,推动其学习更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周边进行爬山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自身努力爬到山顶,且从山顶向下望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爬山的困难历程比作学习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告知学生只要努力学习便可以像现在这样站在山顶获得胜利。必要时也可以要求学生站在山顶大声呐喊,让其高声说出自己的理想。教师也可以高声呐喊,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面貌投入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除此之外,在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过程中,教师在引导生活实际案例以及带领学生参加生活实践过程中,要积极穿插教材中所学的知识。部分教师过度重视生活化教学,上课时没有保证课堂纪律,学生虽然在积极讨论,但也无法获得预期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明确课堂生活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应积极思考怎样将实践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且时刻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在授课过程中准确找到举实例的时机与切入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率。[3]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进行生活化引导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且思想品德课程与生活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难题,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主动学习,对其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浙金.浅谈保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5).
[2]陈乐新.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4(4).
[3]唐晶.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方法若干[J].新课程(中学),2014(3).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