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的应用探讨
2018-03-07高乙能
高乙能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素质教育愈来愈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多数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重要年龄阶段加强对学生身体健康教育的引导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必须要综合开发教学模式,争取以最佳的教学手段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就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趣味性田径教学作出探讨,以期能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趣味性;田径教学
现代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打破传统的文化课教学为主的标准,从而愈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身体健康教育。初中田径体育教学作为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课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锻炼情况,更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进行完善。为此,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趣味性元素,进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一、趣味田径教学在课前准备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众所周知,在进行任何体能训练之前都需要“热身”,在体育课正式开始前亦需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实训状态,更能避免因突然的剧烈运动而导致关节与韧带损伤。然而,在众多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乏味的课前准备并不在意,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
课前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的开端,必须要做好充分、完整的准备工作。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田径教学法对课前准备活动进行梳理,从而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往往会采取慢跑的方式进行,为了能够使其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蛇形跑”“螺旋跑”和“侧身慢跑”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数数抱团”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快速融入锻炼中。在众多的课前准备活动中,教师还可采用“吹哨追认”“取球比赛”和“人手一球”等活动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更保证了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二、趣味田径教学在具体技能训练教学中的应用
趣味教学法不仅能够在课前准备活动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还能让学生在常规的技能训练中更高质量地进行学习。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有效地转变传统训练模式的单一性与枯燥性。例如,在传统初中体育的“跳远”教学环节,教师往往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讲解,再通过实际动作演示,最后由学生自行进行训练。此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难以在教师的实时掌控中进行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丧失训练的积极性,更易因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趣味田径教学法进行技能训练教学。教师在实际理论演示的过程中不仅要亲身做好示范动作,更要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随机抽选几个学生进行现场演示,并将学生的动作进行一一分析,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最后,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跳远训练中得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多人跳远接力赛”的游戏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娱乐活动,如此,整堂课的训练量与训练要领均会融入基本的技术游戏中去,既实现了体育课堂教育的目标任务,又起到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同发展的效果。
三、趣味田径教学在素质教学以及课堂结束部分的具体应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基本的技能教育相比,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素质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动作单一、单调乏味的特点,如此重要的教学环节若不能及时得到重视将严重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在体育训练中的难度系数较小,值得强调的是,其训练的难度虽较小却有着较大的活动负荷量,若不能采取趣味性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有抵触心理。为此,在素质教育中的腿部训练环节,教师便可打破传统的单一“蛙跳”教学方式,将蛙跳变为“蛙跳接力赛”的游戏模式,让学生通过两队比赛的形式进行训练,如此趣味性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更能激发其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此外,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课堂的结束环节,通过集合报数的方式便草草结束了课堂。这种结束方式容易让学生迅速从紧张与高强度的训练中懈怠下来,从而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教师在课堂的结尾部分仍可适当安排一定的趣味性伸展运动,尽可能让学生消除课堂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感,让学生的身体恢复到相对平稳的状态,进而为其提供良好的文化课学习状态。
总而言之,趣味田径教学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一种创新方式,其不仅是素质教育本身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结果,更是现代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趣味田径教学的广泛推广能够让学生在相互协作训练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不仅使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打破传动教育中的自我约束感,更能让其快乐地参与到课堂教育中,这对初中体育教学本身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3,2(20):112-113.
[2]沈杰.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16,11(3):52-5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