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潜心会文”

2018-03-07张安龙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叶老潜心词句

张安龙

“潜心会文”是叶圣陶先生(以下简称“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一文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叶老在这里鲜明地提出“潜心会文”的阅读教学主张,并指出了“潜心会文”的路径和方法。

一、“潜心会文”的内涵

所谓“潜心会文”,就是读思结合,品词析句。作者写文章是有情感线索的,可以称之为“情路”,文章布局谋篇也是有脉络的,可以称之为“文路”。读书的时候,遵循这样的“路”就能“入其胸境”,与作者感同身受。读书时还要“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就是要推敲作者用词、炼句、构段的精妙。叶老指导读者:“潜心会文”既要宏观关注作者的“情路”和文本的“思路”,又要微观揣摩文本的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潜心会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也是学生。教师潜心会文,目的是研读文本,发掘文本应有的教学价值,并进行科学的教学流程设计。学生‘潜心会文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潜心会文。”

二、“潜心会文”的有效策略

“潜心会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益的金钥匙,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呢?

1.循“情路”,识“文路”。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与叶老说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一言一语总关情”。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小学生对作者的“胸境”,文本的“情路”有较强的感受力,而对作者布局谋篇的“文路”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一篇文章的“情路”和“文路”常常是水乳膠融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常常以“情路”为突破口,用“循‘情路识‘文路”的策略引导学生“潜心会文”。

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这些片段的边缘并不十分清晰,第5自然段写了骆驼的咀嚼,也写了驼铃;第10自然段写了驼毛,也写了拉骆驼人的羊皮袄和驼铃。作者行文流畅,思绪到哪儿,文字就流淌到哪儿,但是学生却不容易把握文章的脉络。该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直抒胸意:“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同时,也流露出对童年一去不复返的淡淡忧伤。循着“思念”这一情感线,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概括作者童年生活的4个场景——“学咀嚼”“谈驼铃”“想剪驼毛”“问去处”。这样,学生发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回忆童年生活,再抒发思念之情,渐渐进入“识斯真”“始与亲”的境界。

2.悟词句之神韵。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是微观层面“潜心会文”的策略,强调文本细读的重要性。词句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悟词句的神韵当然是“潜心会文”的基本策略。当前,学生学习词句存在种种弊端:有的机械背诵词典释义,有的脱离语境理解词句的表面意思,有的变换方式把词句意思重复一遍,本质上没有理解……这样学习词句不但没有悟得词句的精妙,而且很难形成学习词句的能力。叶老指出:“仅仅翻了字典,知道这一词这一句什么意思,还不能算彻底了解,必须更进一步,知道这一词这一句在某个场合才可以用,那才是尤其到家的方法。”显然,叶老反对机械记诵字典中词句的解释,提畅在语境中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比如《燕子》一文:“……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其中“小圆晕”是学生需要了解意思,悟出神韵的一个词。联系语境,学生很容易知道“小圆晕”指湖面向外扩散的小圆圈,这是学生的原有认知,也是语言生长的关键点。教师顺势引导: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呢?先请学生查字典,了解“晕”的意思,“晕”指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再联系这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用“小圆晕”。学生联系文中“在微风中,在阳光下”,想象到燕子的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形成的美丽光圈。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一个词,既习得了词语学习的方法,又丰富了概念,还感受到燕子飞行速度快、飞行姿态优美的特点。可谓一石三鸟。

关键词句一般是指那些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起重要作用的词句。有的体现文章主旨,对全文起总结和概括作用,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有的能概括段落主要意思,如《花钟》里的“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这两句话分别在两个自然段的开头,体现了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有的能深化文章主旨, 如《掌声》中“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课文在讲了掌声的故事后,又以书信的方式,继续讲掌声的特定的含义。

有些关键句甚至可以成为一节语文课的教学重点,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 , 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句话概括了钓鱼这件事带给作者的启示,是一个富含人生哲理的句子。学生要想理解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和作者一起经历从“钓鱼”到“放鱼”的心路历程。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到得鱼之喜和放鱼之悲,在替儿子劝说爸爸留下大鲈鱼的言语实践中,体验到“诱惑力”和“严格的教育”,从而理解了“道德实践之难”。读了詹姆斯长大后拒绝“诱惑”的事例,理解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理解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读懂一篇文章,需要通过语言文字和作者一起经历一件事,才能真正“悟其神”。

3.辨明表现方法。

叶老指出:“表现方法是主旨明显不明显或站不站得住的关键,不辨明表现方法,对于主旨就只有模糊影响。”小学语文教材常见的表现方法有对比、衬托、反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点面结合、总分结合、铺垫、反复、呼应等。“潜心会文”的关键不是知道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这种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endprint

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开篇交待了叶欣牺牲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但她的音容犹在。这是倒叙的手法。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中的时间顺序,明确这一段是事情的结果,应该归到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把事情的结果前置作为文章的开头,一方面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另一方面能表达人们对叶欣的怀念、敬仰,更能突出“白衣戰士”英勇无畏、舍已为人的崇高形象。有了对倒叙手法的学习感悟,学生在练习叙事类习作时可以尝试运用,实践倒叙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有些表现手法需要用心揣摩,思考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才能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三顾茅庐》第三自然段,先写了隆中景色秀丽宜人,再写刘备恭恭敬敬地等候,同诸葛亮见面。这段景物描写显然是衬托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思考“卧龙”“松林”“溪流”“竹林”衬托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卧龙”称号,学生知道诸葛亮是一位雄才大略的隐士。通过“松林”“溪流”“竹林”,学生了解到诸葛亮是一位品德高尚之人。这时,教师补充资料,出示《青松》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引导学生认识松树象征“品性高洁”之人,再出示《三国演义》中草堂门上的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把景物特点与人物品性贯通起来,从而读懂景物衬托的深层含义。

三、“潜心会文”的常见问题

1. 浅尝辄止。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潜心会文”强调“心到”,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走向文本的深处。心不到,看到的就只是文字,看不到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收获大多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了解关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问题,阅读停留在提取信息的粗浅层次。要使学生真正“潜心会文”,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言”和“意”两方面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舍得花时间停留、驻足,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习得学习方法,努力实现得意、得言又得法的目标。

2. 面面俱到。

叶老指出:“国文教学悬着明确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学生写文章的技能。教学方法须特别注重。如果沿袭从前书塾里的老法子,只逐句讲解,就很难达到目标。”当前,部分教师因缺少“潜心会文”的能力,盲目照搬教学参考书,对文本进行烦琐、细致的分析,打破了作者的“思路”和“情路”,淹没了文本语言特质,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把文本作为“例子”,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举一反三,向着学生自己能“潜心会文”的目标努力。

“潜心会文”是叶老提出的阅读思想,对教师而言是重要语文教育思想,对学生而言是受用终生的语文素养。它将为学生开启一次次美妙的阅读之旅。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太湖新城小学)

编辑/赵卓然endprint

猜你喜欢

叶老潜心词句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突出特色学雷锋“五老”潜心育后人
潜心筑平台 全力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