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德的德育”

2018-03-07唐一山徐龙

中国德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后进生道德

唐一山+徐龙

摘 要 探讨“道德的德育”问题,对于学校德育理论的发展和学校德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无疑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道德的德育”的内涵包括:在性质上它的目标和手段都应是道德的;在效果上它应成就“道德进步”的状况;在内容层面上它应坚持公民立场;在手段上则须持守成长、制度和合力立场。“道德的德育”之提出,将有助于学校德育改革注重“解释问题”较之于“解决问题”的优先性和达成“关怀学生苦痛”的共识。

关 键 词 道德;德育;道德进步

作者简介 唐一山,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徐龙,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德育问题可谓聚讼纷纭的焦点。就学校德育的可能性、功能、有效性等方面,学者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不过众声喧哗之中,对学校德育的功利化、低效性、政治化等问题的解释似乎无明显的长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德育实践的合理展开。

进言之,学校德育实践的探索,有赖于与其有关的理论问题得以透析和省思。而任何严谨的学校德育理论,都势必囊括“道德的德育”的理论及由此进行学校德育的思路与进路。二者之间当务之急则在于对理论的廓清和建构。唯此,学校德育实践的开展才会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否则,学校德育实践的拓进则很可能事倍功半甚或适得其反。

因此,深度地考察“道德的德育”,势必将裨益于学校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而也助益于学校德育实践的优化。以下,笔者将具体探寻“道德的德育”及其相关问题。

一、何以提出“道德的德育”?

常言道:我们越是呼唤什么,我们就越是缺少什么,“道德的德育”自不例外。当前学界大力倡导“道德的德育”,如杜时忠教授提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1],便是有鉴于实践境遇中不道德的德育大行其道。例如,在以往的德育中,教师们为了督促某些所谓的“后进生”遵守纪律、好好学习,便不惜施以训斥、苛责甚或体罚等不道德的手段,结果却往往是拜教师粗暴的管教方式所赐,后进生们非但不会认可教师“善意”的初衷,反而心生苦恼乃至怨恨,由此变本加厉地讨厌读书、桀骜不驯和挑战权威,而这势必会导致自身因为未学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最终从事没有技术含量或技术含量很低的体力劳动。

概言之,教师“不道德的德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后进生们的叛逆心理,从而也间接促成了他们底层再生产的不堪命运。由此来看,不道德的德育对后进生们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进而言之,不道德的德育还可能会对所谓的“优等生”造成一定的损害。也可以这样说,身处于不道德的德育环境中,没有人能够真正过得好。

在教师对优等生重视甚至偏爱而对后进生漠视甚至敌视的教育和德育环境中,受苦受难的不仅是后进生,优等生同样也难以独善其身,因为后进生往往或明或暗地嫉恨优等生,优等生就难免会感到不适,此其一。其二,人都会欲求一些美好而重要的东西,而要获取这些就要求我们栖身于特定的关系和境遇中,而这又前提性地要求外部的制度环境是公正和合理的。举例而言,我们都期冀和渴慕关怀、尊重,而这就要求我们身处于一种道德的关系中,比如说友爱。浸润于友爱的氛围中,我们方可感受到信任、平等、命运与共等价值的洗礼与恩惠。而我们欲收获含蕴这些价值的友爱关系,就必须先在地命令自身成为有能力去经营友爱的人。而以优等生为例,要想培育出这种能力,就前提性地要求他所在的班级环境是平等和良善的。换言之,在一个教师以成绩论英雄、爱“优”厌“差”的教育环境中,每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贬“差”尊“优”,同时视他人为竞争对手,因此之故,每个学生都挣扎于惶惑无措中(或是忌惮别人的赶超或是担心自己成绩的下滑),包括优等生在内的所有学生之间便很难建立真挚和深切的友爱共同体抑或命运共同体。

由上观之,置身于不道德的德育环境中,每个学生的生命都会不同程度地受挫。就此而言,“不道德的德育”确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有害于学生发展的严重问题。

二、何谓“道德的德育”?

为了解决“不道德的德育”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前提性地理清和辨明“道德的德育”的内涵。一是从性质而言,“道德的德育”指德育的目标和手段都应是道德的。如前所述,教师们出于让学生好好学习的良好目的,便不惜采取训斥、苛责甚或体罚等不道德的手段。而前已述及,这种目标道德手段不道德的德育行为是不可取的。类似的,目标不道德手段也不道德的行为(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如某些老师出于愤怒,对于部分所谓“差生”经常斥之以“笨蛋!”“脑袋进水了”……[2])和目标不道德手段道德的行为(这种较为少见)也都是有害的。不过就复杂的现实情况而言,我们有时很难就某种德育行为作出目标和手段道德与否的清晰判断。比如,某老师为了突显小组合作意识,以六人为单位,把班级中学习困难、纪律涣散的学生分散到各个小组,制订了“四帮二”帮扶计划。平日里小组四名成员帮助其它两名帮扶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经常检查计划实施情况。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还有班级各项活动都围绕着小组团队展开。[3]就此例而言,该老师推行“小组合作制”的做法初衷(“视优秀学生的学习天赋为共同资产,使学生们能够分担彼此的命运”[4])当然是好的,在现实中很可能会促成某些后进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成绩取得进步,期末给予这些帮扶对象所在的小组嘉奖显然在情理之中;但现实中也可能会有某小组中的帮扶对象“冥顽不化”,在小组其他成员的多次耐心劝导下依然我行我素。在此情况下,在期末给予这个小组较差的评价显然就会导致小组内受到“顽固分子”牵连的大部分成员感到不公正。所以,我们就很难对“小组合作制”的做法给出道德与否的定论。

但是,如果假以时日,藉由“小组合作制”的实施,班上有越来越多的后进生成绩得到了改善,班级平等和相互尊重与关怀的氛围日益浓厚,我们就可以认定“小组合作制”的措施是道德的,这就牵扯出“道德的德育”的第二层内涵,即从效果而言,“道德的德育”应成就“道德进步”的状况。具体来讲,当某种德育活动引致“苦”“乐”参半的效果时,我们当然不好对该项活动给出道德与否的清晰判断。但是,我们可以从更长的时段来打量此活动,如果受它影响的大多数人“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的历程,其终结点比出发点‘更好”,我们就可以认定此活动是道德的。也就是说,在长时段内达致“道德关怀的范围在扩大,受到道德考量的对象越来越多”[5]的德育(活动)就是道德的。endprint

三是从内容而言,“道德的德育”在目标层面应坚持公民立场。长期以来,关于学校德育的培养目标,存在着两种似乎截然有别的观点。一种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另一种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有鉴于平等主义的价值诉求、自我理解的个人化,以及生活理想与人生信念的多元化,是中国现代性发展中三种格外突出和难以逆转的趋势[6],那么培养更为契合平等主义、个人主义和多元主义的“合格公民”的目标也就显得更为合理。学校德育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需要实施“狭义和广义的公民教育”。前者“旨在向学生传授关于政府体制、制度运作和公民角色的知识。这一教育主要是在课堂进行”。后者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民主是一种在运作中才能显示力量和合理性的政治文明”。由此,在学校中让学生掌握有关公民的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也必须“鼓励学生进行学生自治、接触社会、关心和参与社会事务”。[7]

四是从手段层面,“道德的德育”还应持守成长立场、制度立场和合力立场。首先,“道德的德育”应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就现实情况而言,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功利化、知识化、外在化倾向突出,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缺乏与学生成长需要的内在关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德育的低效。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新学校德育的手段,用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玩耍嬉闹的时候乐此不疲于把自己的小伙伴往异性的厕所里推,对此班主任往往手足无措,而且会认定这些孩子们“不道德”。然而从成长需要的角度看,“将伙伴推向异性厕所”的行为很可能是学生以“扭曲”的方式在展露自己的成长需要,表达对异性的兴趣,只是当事者并不自觉而已。针对此,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批评和警告,那么效果势必会事倍功半甚或适得其反。比较妥当的应对策略即是,班主任带领学生把厕所打扫干净,然后寻机带领男生参观女厕,抑或让女生参观男厕。这样,把同性伙伴推至异性厕所的现象势必会大大减少。[8]

其次,“道德的德育”应注重制度育德。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建构优良的学校制度。审视现行学校制度,我们可以发现它是蛮横的、不平等的、病态的。因此,有必要依据优良学校制度的品质来改造学校制度,把制度变成一个富含教育意义的过程。比如,制定制度期间要充分反映和尊重学生的意愿与利益,不能仅仅把制度制定变成学校管理者的“独角戏”;执行制度时,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已有组织的基础上,成立自治水平更高的学生组织,以期学生真正成为执行制度的主体;修正制度期间,则要杜绝管理主义和发展主义作风,大力贯彻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宗旨。

最后,“道德的德育”应着力于学校内部德育要素的融合与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高效德育场的建构。第一,我国以往学校德育存在着“教书”与“育人”相分离、德育工作部门化,以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各自为政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德育实践的深入开展。鉴于此,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和部分试验学校开展了长期的合作,探索出一些较为有效、可资为鉴的学校内部德育要素融合与整体提升的手段方式,如广东中山水云轩小学的“德性教育”試验(以“德性管理”为突破口的德育要素融合)、武汉市新洲邾城街中心小学的“求真教育”试验(以“求真课堂”为突破口的德育要素融合)等。第二,我国以往德育还存在着“5+2=0”(学生在学校被施以的五天正面教育,随即又被周末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所抵消)的问题。由此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高效德育场,形成全方位、全天候的教育合力,任重而道远。基于此,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在武汉地区进行了高效德育场建构的实践探索。取得的主要经验是:政府需要出面从上位协调和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进而推动家校社合作工作的开展;允许和鼓励相应的社会组织、团体(类似于美国的家长教师协会)成立并发展,进而逐步实现家校社合作的自主运行和自我管理;要发挥好班主任的重要作用,如武汉光谷在家校共建中总结出了班主任家访和家长会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在今后推动以班主任为中介的家校合作工作中大力借鉴和推广;家庭要发挥积极性作用,如在武汉光谷由家长委员会组织的家长沙龙、家长讲坛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家校合作的内容,有力地保障了儿童的幸福发展。

三、“道德的德育”之提出对德育改革

有何影响?

一方面,“道德的德育”的提出,有助于人们对学校德育相关前提性问题的辨析和判断,从而促进学校德育改革的合理展开。“道德的德育”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前提性问题,以上笔者对该问题的探讨虽难言深刻,但也足以显示此问题囊括了丰富的理论议题和辽阔的回旋空间。由是论之,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去钻研“道德的德育”的必要性、内涵、类型、效果、内容等相关议题。否则,学校德育改革与实践难免就会陷入浅薄乃至错谬的渊蔽。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许多学校德育改革的实况正是如此。我们有必要强调德育改革领域“解释问题”之于“解决问题”的优先性(“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把问题解释清楚”[9])。请注意,这里的优先绝非指“解释问题”高于“解决问题”,相反,优先性毋宁说是起码性和基础性。也就是说,我们在推行德育改革解决有关德育问题时,我们要首先考虑有关的理据、方略等是否合理、是否完善。如此,德育改革方能踏实行进。

另一方面,“道德的德育”之提出,还有助于德育改革领域营建“关怀学生苦痛”的共识。如前所论,在不道德的德育和教育环境下,每个学生的生命都不同程度地经受着苦恼和哀痛。有鉴于此,学校德育改革就应该正视处于苦痛境遇的学生,并试图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心地关注和尽力地减少大多数普通学生身上不必要的苦痛。

首先,明辨“受苦”就是不好的。我们对于教育理念的辨析应从生活出发,即对所有的教育或德育观念的解读和分析,均应从我们真真切切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受出发。而在我们的直觉经验中,活得痛苦就是不好的,牺牲快乐、个性甚或健康的学生发展是没有意义的;减少苦痛、活得幸福就是好的,身心健康、过得快乐的学生发展是值得提倡的。这些“直觉式”的道德信条,切实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质量,由此在考察德育活动或观点是否适切之时,这些信条应是引以为重的判断标准。endprint

其次,我们应辨明“追责”的可能和必要。如果我们详细推究,可以明确学生身上相当部分的受苦状况是他们无辜受难的结果。换言之,由于特殊的外部环境和人为因素等,他们过得困苦不堪。有鉴于此,为了让学生过得幸福安适,就理应追究相关方面的责任,进而改革之。

最后,增加对同情的理解。设想学生在受苦,“其实同时也就是在设想他是血肉之躯,受制于血肉的一切需求,也受制于血肉所带来的软弱、自私、恐惧、活下去的欲望以及因此必须从事的各种求活的策略。他的眼界有限、能力有限,德性更有限,因此他的策略也难免短视拙劣、捉襟见肘”[10]。料及学生如此局促的窘境,我们对于学生的道德要求便理应更加慎重和适切。对于学生的苦痛,我们应该基于人性乃是脆弱的体认,给予他们同情的理解;而非因苦痛反映着受苦者的脆弱不堪,我们就可以认为当事者不够坚强和豁达,进而表达出对当事者的不屑,从而丧失了人之为人应有的基本道德情感,而这也悖逆于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旨趣—使人得以安身和安心。在此意義上,是否认可和践履“关怀学生苦痛”的理念可以成为区辨“道德的德育”和以道德为名的“伪德育”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1]杜时忠.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J].教育科学研究,2014(8):5-7.

[2]高德胜.道德教育的20个细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3]杜时忠.中国德育论丛:第二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213.

[4]徐龙,杜时忠.教育学情境中罗尔斯思想的“误用”及其辨正[J].现代大学教育,2016(6):23-29.

[5]钱永祥,梁文道.动物伦理与道德进步[EB/OL].[2017-12-02].http://www.aisixiang.com/data/58641.html.

[6]刘擎.中国语境下的自由主义:潜力与困境[J].开放时代,2013(4):106-123.

[7]徐贲.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5.

[8]李伟,张雯雯.道德教育应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J].教育科学研究,2014(8):21-26.

[9]任军峰.“全赢—全输博弈”与中国政治的变迁与改革—傅士卓专访[J].二十一世纪,2012(1):27-28.

[10]钱永祥.为什么道德要关注“受苦”?关于“道德进步”的一项补充[EB/OL].[2017-12-02].http://www.doc88.com/p-9022667475149.html.

责任编辑︱李 敏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zgdy_xueshu@163.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后进生道德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跟踪导练(五)(2)
浅谈转变“后进生”
道德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道德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