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和阅读有个约会

2018-03-07郭烜鸣马丽红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抒情散文夹竹桃小屋

郭烜鸣 马丽红

编者按:“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哈尔滨市平房区教育局于2015年11月正式引进的一项课题研究项目。在一年多的实验过程中,平房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教师深入钻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能够感受到学生语文能力日渐提升,认识到了这项实验开展的必要性。现今哈尔滨市平房区所有小学都已加入到这项实验中。本栏目的这组文章着重展示了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三类拓展课型,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一年有余。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多次开展了区域性教学研讨课活动,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都已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语文是“读”出来的、“学”出来的、“悟”出来的、“写”出来的,而绝不是“讲”出来的。在课堂中教师不再逐句逐段烦琐地分析,而重在教方法,课堂上引入大量的阅读材料,将读书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经过探究,我们逐步梳理出了单元整体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扩充,下面就几种拓展课型加以阐述。

一、低年级充满童趣的“悦读”——与绘本的约会

低年级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兴趣都是对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要让学生真正喜欢阅读,我们就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悦读”,而绘本则是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儿童趣味读本。它的画面视觉冲击效果,内容中蕴含的人一生成长所需的真、善、美与爱,给师生共同的学习带来了鲜活的生机。于是我们正式赴这场心灵的约会,开始试着在低年段进行绘本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1.大声地读给学生听。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教师的读是引领学生阅读书籍尤其是绘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用自己富有情感的语调,缓缓地将美丽的绘本故事读给学生听,那份流淌在人声中暖暖的情感,会如春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伴随他们快乐的成长。例如刘丽娜老师在跟二年级学生一起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绘本故事时,在讲到最后一个环节——大兔子躺在小兔子身边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时,刘老师极富情感的声音,再配以轻柔的音乐,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当时许多学生的眼圈紅了,有的还落了泪。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有的说:“妈妈的爱可真多呀。”有的说:“妈妈太爱小兔子了,比小兔子的爱多。我的妈妈也很爱我。”还有的说:“我想妈妈了,以后我也好好爱我的妈妈。”借助一本小小的绘本,我们就能在学生内心深处,埋下一个充满“爱”的种子。

2.大胆地引领学生猜测。

在给学生讲述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根据故事情节和画面内容让他们进行大胆的猜测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因为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测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还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为例,当教师讲到:小兔子又有一个好主意,它倒立着,把脚撑到树干上时,让学生猜猜,这一回大兔子会怎么做。这样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有了前面的故事情节(前面每一次大兔子都学着小兔子的做法来表达爱),所以很多学生都顺势说:“大兔子也倒立了。”当教师揭开谜底时,学生发现,作者和他们想的不一样。这样的做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提高了想象力。

3.放手让学生创造。

绘本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在每一个绘本故事里,都有许多值得模仿借鉴的东西。除了读中积累,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学生总能很容易地领悟到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里有这么一段话,小兔子说:“我爱你,从这条小路一直伸到河那边。”“我爱你,过了那条河,再翻过那座山。”……阅读之后学生也会这样表达对妈妈的爱:“我爱你从地球一直到月球那边。”“我爱你像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我爱你像海洋一样深厚。”

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以及表现美的能力等。因为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

在与绘本的约会中我们越发体会到,低年段的学生在阅读经典绘本的过程中,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只要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扎扎实实地进行阅读引领和指导,他们一定会爱上阅读。

二、高年级立足激趣的“导读”——与名著的约会

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试图通过课堂教学扩展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语文技能学习的效率。但是当今社会是一个纸媒体落寞的时代,各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充斥学生的生活。我们看到学生课下阅读的书籍质量不高,许多以趣味性为主的漫画类书籍成为了高年级学生业余时间阅读的主角。著名作家曹文轩指出:“经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有思想、有价值的典范。阅读经典对于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当中,阅读经典无疑是‘最经济的做法。”因此我们就想通过名著导读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了解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如何去选书,爱上真正能够影响他们一生的文学作品。

教师在上这类课时着重解决两大任务,一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是根本的任务,如韩放老师在进行高年级名著导读课《鲁宾逊漂流记》时,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聊书”的活动形式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让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中,对经典名著产生更大兴趣,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二是进行导读设计,包括猜测阅读,搭设情节梯(梳理主要情节内容),赏析片段等。以《鲁宾逊漂流记》为例,课前韩放老师多次通读原著的所有章节,翻阅大量的文学评论,寻找到适合学生视角的情节,对学生现阶段无法有深入认识的内容进行大胆的删减。经过精心的重组,还原原著中的经典片段,设计过渡语、插图、配乐,意在从多方位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走进原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激发学生二次阅读的渴望。在这节课后,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手里的漫画被《鲁滨逊漂流记》所替代,他们在课下还会互相交流,促膝谈“书”。这使我们有了更多的灵感和动力去做好这一课型的教学。经过初步探究,我们感到在进行名著导读课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选好书目,教师深读细读在先,课上尊重名著开展个性导读,课下进行有效的读书管理,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与成就的境界是我们的终极目标。endprint

不可否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语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名著导读课时把握了这样几项原则:让读过原著的学生有想拿起书再次阅读的渴望;让没有读过的学生有想要认真去读读原著的愿望;让没有机会读原著的学生对原著有一定的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与名著导读课的约会还不尽于此,它还可以有很多形式,如结合话题的读中推进课、品味言语的交流提升课、指导写作的名著重读课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希望通过这一类型的课,会使学生真的爱上读书,读好书,受益一生。

三、高年級有指向性的“精读”——与文体的约会

本学期我们将语文主题学习精读悟法课进行了细化,将分类阅读教学融合进来,更加关注了文体特征。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鲜明地表现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技巧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等方面。我们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文体意识,要能够根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在这里以刘丽老师的两节课例来谈谈抒情散文这一类课文的教法。

1.抓住文眼,找到阅读的起点。

因抒情散文在材料选择上的自由和行文上的自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难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时,教师如果能抓住文眼,找到文本所描绘的“景”或“物”,理清线索,将帮助学生找到抒情散文的起点。所谓文眼,就是能激发学生情感的词句,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文眼是一篇散文构思的焦点,有时是课题,有时是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或一句话,能牵一发而动全文。

如刘丽老师在执教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夹竹桃》一课时,抓住文中的“迎风弄姿”这个词统领全篇,让学生找到夹竹桃的“姿”在文中何处体现,从而让学生悟出夹竹桃花色的奇妙有趣,花香的浓烈,花影的参差迷离,让学生欣赏到“夹竹桃”的外在之美——形美!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找出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出夹竹桃如上的特点的,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抒情散文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又如在第六单元《小屋》一课中,教师以“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为文眼,抓住这个饱含作者情感的句子,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读文、感悟,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2.品味语言,着力于阅读的提升点。

抒情散文的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美。它的语言灵活而富于变化,有的朴素淡雅,有的简洁明快,有的优美隽永,有的含蓄凝重。师生唯有通过深入品析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体悟其中的意境,才能感悟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进而真正走进散文之中。

教学《夹竹桃》,在学习夹竹桃可贵韧性的特点时,刘丽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诗意语言的同时,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逐步引导学生把整个第五自然段改写成了一首小诗,在读诗、品诗、写诗中,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这时适时配上缓缓的音乐,精美的画面,课上教师和学生享受着语文,享受着语言文字带来的身心愉悦,学生在享受语言美的过程中浸润了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诗意语言!又如《小屋》一课中:“小屋啊,小屋,梦里我变成小鸟要飞了,你却系在我的翅膀上,好沉好沉。”“啊,小屋,我竟舍不得你了,你知道为什么吗?”作者用第二人称“你”称呼小屋,拉近了作者和小屋的距离,增进了作者和小屋之间的感情。再如“哦,小屋,我深深怀恋的小屋,你知道吗?外面的世界大极了,我真想变成一只蜗牛,把你背到背上,去逛逛大海。”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真挚感情,愿与小屋永相伴。这些句子独立成段,穿插在叙事的段落中间,不断升华对小屋的情感。教学时教师领着学生精心品味这些经过作者锤炼的语言,引导学生揣摩,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从语言上体会情感,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3.勤于想象,体味散文的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以客观生活的描绘熔铸在作品中所引起读者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要想使学生有效地体会抒情散文的意境,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另一方面,教师应抓住文中典型的景、物的特点,掌握作者抒情的凭证,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抒情性散文的能力。

如在教《夹竹桃》一课时,刘丽老师采取了第二种方式,通过对第五自然段的品读,让学生体会到夹竹桃身上可贵的韧性这一特点,掌握作者抒情的凭证,然后再通过文字和视频资料来让学生走近大家——季羡林,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巧妙的过渡,悲情的音乐,教师借机发问,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然地将夹竹桃的韧性和季老的人生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启发学生懂得“借物之力,抒己之情”真正的含义,提高学生鉴赏抒情性散文的能力。紧接着教师和学生再次动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夹竹桃所蕴含的那份“神美”。而在《小屋》一课中,教师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通过品读“弯溜溜”“平展展”“悠忽忽”“软绵绵”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想象着小屋外面世界的美丽与诱人。当读到“我一个劲儿拼命地跑、拼命地飞、拼命地喊、拼命地笑”这句话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经历,有没有这样的画面,有没有过这么忘情的时候!联想自己的生活,从而体会作者在小屋外面的世界里,他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那份心情,也为下文在小屋中读书,体会书给作者带来的快乐做铺垫。

4.个性体验,拓展迁移。

加强学生对抒情散文的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可使学生间接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生活阅历”。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我们只有带着学生学会品味抒情散文,走进抒情散文的审美世界,才能领略到抒情散文的旖旎风光。

教学《夹竹桃》一课时,刘丽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体验,拓展迁移,学习了《高原红柳》一文,把在《夹竹桃》一文中体会到的抒情散文的三大特征,在《高原红柳》一文中进行体验运用,让学生感悟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在借红柳抒发一种怎样的情怀。课的最后,教师又回归到单元主题——植物之美,希望学生在今后写植物时,能用诗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把所写植物的外在“形美”表达出来,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做到“借物之力,抒己之情”。把课堂由“读”引到“写”。在教《小屋》一课时,教师在课上拓展阅读了《童年梦境》一文,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是借助什么来抒发思想感情的,将精读课所学内容学以致用。在接下来的自主阅读课上,教师又领着学生阅读了由崔峦主编的《单元平行阅读》小册第二单元“七彩的童年”10篇文章,加强学生读抒情散文的阅读量,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也使学生间接地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对童年生活的难忘之情,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生活阅历”。

与文体的约会中,我们现阶段进行了几个板块,如低年段进行童话类阅读、中年段致力于诗歌类阅读等,目的是逐步帮助学生习得文体阅读的思维和方法,为学生今后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主题学习研究的道路上,我们始终在前行,希望我们与阅读的这场约会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美好的体验与前行的动力!

编辑/赵卓然endprint

猜你喜欢

抒情散文夹竹桃小屋
北怀集(其一)
春天的小屋
夹竹桃下的人
山中小屋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神奇的小屋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
抓依附之巧教好抒情散文
浅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抒情散文类文章的语文味
中外抒情散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