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应对办法

2018-03-07李艳玲

财会学习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新性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李艳玲

摘要: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对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绩效影响显著。本文在综合国内相关研究基础上,剖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现存问题,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举措:工作的开展的方式一定要走信息化、网络化道路;人员培训与专家咨询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增加前期投入等。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创新性

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需采取更具有创新性的举措解决当前遇到的预算管理问题,“互联网+”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了新路子、新方法,融合网络的资产管理工作既满足了行政事业单位需求,同时推进国内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的发展。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对当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现状进行总结,剖析问题,针对具体的管理问题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可操作性的创新性举措。

一、内在联系分析

预算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绩效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文化培养两个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绩效:工作绩效是行政事业单位生存的根本保障,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最终目的。在组织进行生产中,员工积极性决定了工作的质量与产量,进而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绩效与事业单位形象[1]。良好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要从多方面对组织员工进行培养与管理入手,可以保证部门员工职业素养与组织归属感[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文化培养:新时期下行政事业单位更加注重文化等软实力的培养,行政事业单位文化包括价值观念、制度、组织绩效等,即组织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市态度与准则都可以被称为是事业单位文化[3]。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是组织文化的灵魂,也是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文化的培养,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只有拥有自身的组织文化才能保障产品更加有内涵,这样竞争力才会更强。

二、问题分析

预算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的指向标,该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助于组织内部的稳定,同时提高组织社会形象与口碑。随着国内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必须有所提高,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要求。当前国内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举措探究上,并没有对具体预算管理工作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现存问题进行剖析,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举措。

(一)预算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与十几年前行政事业单位相比,现行组织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国民生产生活贡献逐年攀升,这与生产技术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但相比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当前关于组织内部预算管理工作无论从方法上还是成果上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与改善,显然这与时代发展方向相违背。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缺乏良好的组织文化

新常态下,组织之间的竞争除了依靠技术、人才、资金之外,更加需要软文化的支持,尤其是对于政府等公共部门更是如此。目前国内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缺少这种良好的组织文化,甚至出现内部争斗现象严重,组织内部凝聚力不强,显然这不利于政府等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偏离最初目的的组织最终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三)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关注度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支柱,在前期过多的关注组织所创造社会效益与决策效益,而忽视了预算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出现后续发展偏离组织目标与方向,反而得不偿失。尤其是在经济新新常态背景下更加需要国内政府等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科学化、有序化。

(四)管理配套不完善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活动,需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大量的资料积累不仅需要完整的人员构建,还需要硬件配套的支持,例如组织内部局域网系统、软件系统等。目前多数政府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配套系统老化、短缺,简单的管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这违背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初衷。完善的预算管理与核算工作硬件配套显然会大大提高部门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成本。

(五)预算管理部门结构不合理

大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人员构成上的结构不合理,当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专门的管理培训,甚至是从“前线”临时调动人员开展某些工作,充满了不重视、应付、走形式的风气,这与党的十九大所倡导的务实工作作风是相悖的。

三、应对举措

依据上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问题剖析,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创新方法展开以下探究。

(一)预算管理工作也要走现代化途径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的方式一定要走信息化、网络化道路,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行政事业单位增加效率的要求。这里的信息化道路是指,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相互关联的网络化组织,以互联网为基础,搭建各部门互联互通的线上渠道。预算管理工作與互联网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组织内部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与外界搭建交流的平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走前沿、不落后、有效率。

(二)人员培训与专家咨询相结合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任何工作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去完成,作为核心组成部分的预算管理工作更需要专业人才来支撑,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委托或合作的方式对预算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部门员工素养与业务灵敏度。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定期邀请组织内外有关专家对组织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部人员培训上岗,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以内部培训的方式对部门员工进行培训上岗,例如通过平级调动、提拔等形式,该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组织内部员工积极性与组织认同感;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直接聘请专门的管理人才,该种方式不仅节省组织培训成本,而且有助于组织打破原有思维,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总之,任何一种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预算管理工作部门员工的专业化素养。

(三)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工作不能参差不齐

作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服务与规划者,政府等行政事业单位在主抓生产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辅助工作的开展,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仅仅依靠经济建设是远远不够的,根基不稳组织内部会出现导向性问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只有保证各部门工作齐头并进才能保证有好的未来。

(四)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

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是指行政部门内部要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各部门相互协作的组织精神、科学有效地工作方法。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对于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任何行政事业单位只有拥有良好的组织文化才能走在同行业的前列。

(五)增加前期投入

增加前期投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前期构建力度要增加,尤其是在硬件配套方面。前期花费一定成本的投入,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以后的发展带来效率,进而降低边际成本,这有助于组织的后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现代化要求组织融合“互联网+”打造属于组织自身的预算管理技术特色,通过硬件配套设施增加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与外延性。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与组织经济收益紧密相连,但国内现行机制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依旧存在许多漏洞,对政府等行政事业单位服务规划能力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依据预算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绩效的内在联系,探究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现存通病,并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预算管理的工作改进框架。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叶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4,198(15):70-72.

[2]李晓菊.浅议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运行[J].现代经济信息,2011(8):151-151.

[3]刘雪春.企业内部控制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意义[J].港澳经济,2015(2):73-73.

(作者单位: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纪工委)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性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