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铁发展及其价值分析

2018-03-07刁白羽魏明忠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价值分析

刁白羽+魏明忠

摘要: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完善,中国高铁也迎来了建设发展的黃金时期。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高铁的需求性和依赖性也是相当巨大的,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高铁发展的前景必定也是可观的,而且其价值也将实现最大化。中国高铁发展引领着上下游多个产业的快速转型与升级,同时,高铁的发展带动钢铁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使中国逐渐走出“世界加工厂”的制造业格局,高铁成为我国跨境贸易、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与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相呼应,做到互联互通。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高铁的发展值得探讨,与西方国家的经验相比,中国高铁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关键词:中国高铁;发展及其价值;价值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高铁也获得了相对良好的发展契机,而其运输过程中也彰显出了较为巨大的价值。根据200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在2015到2025年10年的时间运营里程要实现翻一番,达到约3.8万公里。本文重点来探讨高铁发展以及高铁价值这两方面内容,通过总结高速列车的发展历程,总结高铁的发展路径,针对中国高铁的成长期总结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建议和对策,进而完善我国的铁路交通网络体系。

一、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发展

中国的高速铁路较西方的发达国家起步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己经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让许多国家为中国的高铁规模感到震惊。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得益于中国高铁的发展方式。在吸收引进发达国家的高铁技术基础上,中国对引进技术再融合创新,逐渐形成中国高铁技术。通过一系列在线运营的高铁动车组,可以看出中国高铁的技术发展历程。

(一)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2004年以前的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早期高铁技术的代表。这一期间的高铁技术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的动车组系列,主要代表型号为“大白鳖”型号、“蓝箭”型号、“中原之星”型号、“中华之星”型号、“先锋号”型号、“新曙光号”型号等。

(二)高铁运营的不断突破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生产出来的动车组系列。这一阶段的动车组可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吸收引进在创新的技术为主导生产的动车组系列,有1系、2系、3系、5系;二是被称为“新一代”的CRH380系列。通过下表可以看出中国第二阶段高铁技术的发展。

(三)高铁技术的新成就

这一阶段的动车系列主要是技术更加完善,相比于上一阶段的优势特点更加突出。主要有:高寒防风沙动车组CRH2H、智能化高速列车、永磁传动高速列车等,逐渐向更高端的技术前进。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伴随着高铁建设的扩大不断进步,也己经形成了自主研发体系。虽然在研发CRH系列时,主要采取引进技术,吸收融合在创新的模式,但也造就了中国铁路的集成优势,这也是中国高铁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中国高铁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高铁的技术发展较为迅速

从技术层面上看,中国高铁的发展实现了:从引进到消化吸收的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在高铁的生产研发上掌握了车体设计和空气动力学等相关技术。与此同时,高速道岔、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部分零件等已经实现了国内自主生产和自主投入使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动车组成功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从而实现了国产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批量化生产,同时还在固定设施、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的重大技术创新。

以“基础平面(CPI)控制网”的构建为例,有两点就非常重要,首先是CPI控制网各点位的观测时间一定要达到3到4个小时;其次就是对中设备采用精密对点器,对中精度需要保证在1 mm以内。

由此可见,中国高铁的技术运用变得愈加成熟和完善,而我国也早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甚至还在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造技术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

(二)中国高铁的安全运营效果明显

短短十几年间,中国的高速铁路网规模已跃至全球第一。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1.9万公里,超越其他国家的总和。而目前,中国高速铁路也早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在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乘车服务的同时,也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安全性。

比如:在高铁内安装有多组对车内状况和车外环境监控的传感器,这也意味着,一旦车内发生紧急情况,例如车内着火、车轴温度过高、异常震动等,车外地震、轨道异物等,传感器就会迫使列车进行自行制动,其反应速度远快过驾驶员的反应。由此也可见,相比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行模式,高铁的安全性还是更略胜一筹。

(三)中国高铁的运用里程范围扩大

我国高速铁路网始建于2004年,而第一条高铁线路就是京津城际铁路,之后的十几年时间内,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早已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到了2015年,高铁路网也基本建成,总规模达到4万公里以上。

而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的基本建成,比如:“四纵”高铁,就已开通运营了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哈高铁、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快速铁路等,而其范围逐渐扩大的原因则在于:沿线地区经济都较为发达,而且也是人口大省,通过高铁将其串联,更能为沿线城市带来经济发展的活力。

在“十三五”之前,我国交通设施建设还依旧是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高铁的运营里程也之有1.9万公里,但是在“十三五”期间,预计也我国高铁的营运里程将会达到3万公里,并覆盖了80%以上的大城市,总之,其快速发展的趋势还依旧比较迅猛。

三、中国高铁的价值分析

(一)高铁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endprint

高铁存在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除了促進国家经济的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外,高铁对于拉动沿线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强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0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5%以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实现了高铁互联互通。随着高铁网的日益发达完善,高铁串起一条条“新型城镇带”、“黄金旅游带”、“产业聚集带”、“经济繁荣带”,由此产生的高铁经济新业态,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二)加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现如今,在一些欧美等国家民众眼里,中国还具有一项重要的优势,那就是--最大的国内高铁网络。

其实,近几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比如: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就开通了京津城际铁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运行的高铁里程就超过1.1万公里,并占到了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除此之外,中国高铁发展建设还具有非常优秀的建设队伍,整体造价也比发达国家便宜;建设工期短等优点。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高铁企业频频在世界高铁市场中标或者达成意向,不仅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非洲的尼日利亚、南非,甚至连美国都考虑引入中国高铁。可见,中国高铁的发展,促使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三)中国高铁给沿线城市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高铁给沿线城市带来的高速交通优势,将使城市资源重新得到评估、定位和布局,进而促使周边城市在高铁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实现同步的发展。

比如:“京沪高铁”的开通,就对沿线的苏州科技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苏州经济发展中作为突出的就是制造业,而其中有接近40%是高新技术产业,因此也使得苏州成为了世界重要的IT产地之一,而这也就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性变得尤为迫切。

而随着京沪高铁的运行,苏州与京沪沿线各站点城市间的距离就变得越来越近,人们的出行也因此变得更加便捷,“一日往返交通圈”也更是成为可能,所以也使得“生活在上海,工作在苏州”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而这对于苏州而言,不但有效吸引了大量京沪宁三地高校人才的涌入,更是为城市今后经济建设的发展获得了更多重要的人才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晓莉.高铁产业链的整合[J].中国外资,2011(247).

[2]纪明葵.高铁开启思路时代[J].中国投资,2015(01).

[3]杨泽,杨宏宇,姚涵.境外高速铁路对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进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

[4]段满珍,董博,李铮,曹会云.中国高铁发展阻力与必然趋势[J].现代城市研究,2012(04).

[5]叶檀.中国海外高铁市场有多大[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2015(02).

[6]伍向阳.论高铁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业升级[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01).

[7]张立君.试试产能输出[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5(04).

[8]李政,任妍.中国高铁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与成功因素[J].社会科学期刊,2015(02).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分析
浅析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价值、存在问题和实现途径
“互联网+”背景下O2O电商模式的价值、问题与对策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
探讨化妆造型对舞台戏剧的价值及运用方法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