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性贸易中的风险与控制

2018-03-07张蔚

商场现代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

张蔚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融资难是摆在我国的中小企业面前中的一道难题。在国外经济不稳的情形下,我国坚持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作为我国金融秩序的导向,造成中小型企业在直接融资中面临着诸多限制,在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和直接融资遭受多重限制的条件下,我国的融资性贸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2015年我国出台专门的法律就“民间借贷”以司法的形式进行的解释并确定了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这一法律的出台使得企业将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融资自主性和融资渠道。融资性贸易尽管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如何做好企业内部的风险管控,做好融资性贸易的风险控制,从而将企业的风险降至最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融资性贸易;风险;控制

融资性贸易是现代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中小型企业受资金、规模、技术等的限制导致其在直接融资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限制,这一情形促使融资性贸易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融资性贸易在为企业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如何做好融资性贸易的风险管控,降低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风险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重视的问题。

一、融资性贸易

融资性贸易主要指的是在参与贸易的各方主体在涉及商品及服务的价值交换过程中,合理的利用货权、应收账款等的财产权益,并将期货、金融及担保工具应用其中使得企业信用得到短期增强从而实现获得短期融资的权益,用以使得参与贸易的各方主体的现金流都得到相应的加强。应收账款质押授信、保理、托盘贸易以及循环贸易等是在融资性贸易中较常采用的形式。融资性贸易中的应收账款质押主要是以企业间真实的贸易业务作为质押标的从而使得企业能够获得短期的资金融资。采用应收账款作为融资性贸易的质押标的其所存在的风险较小,企业采用这一形式获得融资对于企业来说所存在的风险较小且管理成本较低。保理在进出口国际贸易中采用较为广泛,同时保理在国内贸易中也有着一定的应用。保理主要指的是进出口贸易的双方以所签订的贸易合同作为质押标的从保理商处以一定的贸易合同金额百分比从保理商处获得一定的融资资金。待到进出口贸易完结后保理商收到(发票票据、税票等)全套的保理资料后再结清贸易所剩差额。采用保理这一融资方式主要是以保理商作为第三方的融资媒介,由保理商对进出口贸易双方的交易资信进行相应的调查和担保,因此在进出口贸易汇总存在坏账的风险相对较低,尽管采用此种融资方式需要向保理商提供一定比例的保理费用但是也使得进出口贸易公司省去了融资资金的管理费用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风险。进出口企业在此种融资方式的选用上需要结合所需要融资的金额及保理费用进行综合的考虑。托盘贸易也是融资性贸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此方式采用的是进出口贸易的甲、乙双方并未发生直接的资金交易,而是由托盘方丙方将资金支付给卖方乙方,并由乙方赊销给甲方待到甲方收到相关的货物后再由甲方向丙方支付相关的费用。采用这一方式甲方在贸易的过程中在完成了货物购买的同时也融通了资金,尽管甲方需要向丙方支付一定的(资金占用费用)但是甲乙双方在交易的过程中各项风险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和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如贸易循环正常将使得甲、乙、丙三方都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预期,但是如若贸易的甲、乙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出现问题导致违约都将会对托盘的丙方造成极大的损害。而通过对托盘贸易交易模式进行一定的变形则将是国家在融资性贸易中所禁止的:比如说,参与交易的交易双方甲方和乙方都属于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在采用托盘交易这一融资性贸易形式时,收到预付款的交易方乙方将所收到的预付款进行了挪用将其投入到期货市场中进行风险投资,而在完成交易时乙公司再将资金划拨给甲公司用以支付交易过程中的货款。托盘交易属于一种企业间的间接融资,在融资性贸易中如若乙方挪用资金并将资金投入期货市场中且资金无法按时收回并采用同笔业务模式继续重复上述交易,如若第一次的资金缺口较大后续融资的资金将无法弥补资金缺口,且资金的缺口将越来越大并对融资性贸易的交易各方遭到较为严重的损失。

二、融资性贸易所存在的风险分析

1.外部层面所存在的风险

融资性贸易所面临的风险是多层面的,在融资性贸易所面临的外部风险中政策性风险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入结构改革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工作中的重点,降库存、去产能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将根据经济结构及产业发展的特点来对经济政策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通过不断投放政策工具:如通过政府购买来对供需进行调节、调整货币供给量、利率调节等都将会对融资性贸易区域及范围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进而会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产生较大的影响。建设法制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新时期涉及融资性贸易的法律法规将不断完善将更好的对融资性贸易中的各方进行权益保护,尤其是在融资性贸易过程中利用虚假贸易进行企业间融资的企业以及虚构交易业务而无实质性交易内容的企业进行查处,其在融资性贸易中的风险将由企业自行承担。融资性贸易中所产生的合同纠纷是循环贸易中较为常见的纠纷,发生问题将会涉及到多家贸易企业,业务和法律关系复杂,循环贸易所形成的复杂的贸易闭合回路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循环贸易业务中断并产生复杂的合同纠纷,增大了融资性贸易的風险。信用风险将涉及到融资性贸易中以实质交易货权为标的的大宗商品融资,通过引入第三方担保增信或是直接将商品质押给银行从金融结构中获得资金,一旦到期无法归还资金将会产生信用风险。

2.融资性贸易内部层面所存的风险

融资性贸易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一旦外部环境变化使得企业的发展规划与之相冲突时将会导致融资性贸易的资源浪费致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同时企业采用融资性贸易在为企业带来融资功用时也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endprint

三、做好融资性贸易的风险控制

融资性贸易是市场对于资金需求下的产物,对于这一新事物需要在分析融资性贸易风险的基础上做好风险的控制,将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为可控的范围内,避免其对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影响应。做好融资性贸易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目标做好规划。企业在应用融资性贸易工具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及自身的定位,合理的预估融资性贸易的风险并进行风险动态管理和监控,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2)做好融资性贸易合体交易各方及合同的控制。在融资性贸易开始前需要对交易各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确定各方的资信情况、资金情况以及资金流动情况,加强对于融资性贸易交易各方的风险、信用管理。做好客户信用的查询,优先与信用评级高的企业进行合作,防范信用违约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合同的管理,融资性贸易所涉及的参与方越多,则法律文件和合同方也越复杂,做好合同管理、降低合同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在融资性贸易大宗商品的风险交易中,为了降低交易风险需要注意查实合作方的信用记录,加强对于担保人的跟踪落实避免企业落入债务纠纷。(4)合理的对融资性贸易中的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资金是融资性贸易中的重点,在资金管理中应当避免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中,以确保在交易完成时能够及时的进行资金的支付,避免因投资损失或是到期资金无法取出而造成支付违约。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套期保值等的操作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因外汇波动而对企业交易资金所造成的影响,应当注意的是应当避免将资金投入到高杠杆的风险金融交易,比如说黄金期货、铜期货等。

四、结语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尤其是对于贸易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在融资性贸易其发展的根据是以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其虽然能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融资性贸易中存在著巨大的风险,贸易企业在融资性贸易过程中应当做好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用以规避融资性贸易中所存在的风险,在为企业解决资金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魏来,鱼沉.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及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5 ,36(22):63-65.

[2]康宝宁,宫广东.浅谈国有企业应如何防范融资性贸易风险.北方经贸,2014(12):12-14.

[3]程坦.融资性贸易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财会学习,2016(6):204-205.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