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带动学生名著阅读的情怀
2018-03-07张琴
张琴
近年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育在理论上特别关注文学名著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师把学生引入到文学经典作品的殿堂中去,指导学生自主鉴赏,会让学生从宏观视角的作品整体分析、具体故事情节的研究、作者人物形象刻画的长处探讨等做法中获益,进而走向审美能力培养的全新境界。
一、宏观角度下的整体认知
对于教师来讲,首先应当带领学生从宏观视角出发,在整体上了解文学名著作品,使之产生进一步深入阅读和感知的可能性。在正式阅读之前,教师要意识到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角色调整的要求,积极避免文学讲述者的传统观念,特别是要防止出现知识灌输,而是要使自己成为一名阅读引路人,向学生传授文学名著宏观理解的策略,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致。然后,学生便能够实现课后自我阅读与感知。
教师应简要介绍名著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并尽可能使说明的语言更加生动,用以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忽略的是对名著作者的一些介绍。像在接触到古典文学作品巅峰之作的《红楼梦》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使学生了解到作者曹雪芹的一些基本情况,其所经历的历史变革,其曲折的身世,还有他的家世,其同敦诚、敦敏等人的关系等。了解了这些以后,学生将更容易从情感上接受作品所包蕴的无限悲凉意味,而防止在表面文字的繁华中迷失方向。
二、情节角度下的充分了解
当高中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具体文学名著产生了整体上的认知以后,教师便可以给予学生情节上的适时、适度引导。所有文学名著之中,小说所占的比重极大,也最为学生所注意,教师应当利用这个优势,让学生从情节角度增加对名著的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篇幅都非常长,作者往往还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这就加大了阅读的难度,学生读起来难免会有纷繁冗杂的感觉,无法清晰了解其情节走向。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缩写名著重要情节的主题任务,或者将缩写任务放在名著中一个重要人物身上,要求学生叙述出他的经历,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节阅读引导效果。
如《水浒传》,其庞大的叙事结构,对于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复杂描写,学生要做到整体感知是很难的。但这部作品的每个回目基本都是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教师完全可以指导学生厘清这些故事情节,以某个具体的点来逐渐深入。如智取生辰纲,或者林冲被逼上梁山等,从而把与之有关联的人物与情节拔丝牵藕般带出来,拓展至名著的其余部分。
另外,教师也可以采取问题引导的策略,使学生在问题的帮助下,实现对有关情节的深入分析,继而把握故事整体。像在学习到《三国演义》的时候,教师便可提出问题:蜀汉(魏国、吴国)的诞生过程是怎样的?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有哪些原因?可以说,任何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均能够带出整串情节,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引导阅读方法。
三、人物细节层面的情怀赋予
对于優秀的作者来说,细节是他们从来不会放弃的地方,而对于阅读者来说,更是值得反复玩味之处。很多文学名著皆以人物形象的众多和鲜明而著称于世。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人物形象加以研究时,会让学生在细节的帮助下了解人物性格,增强名著阅读的情怀。
比如《三国演义》,时间跨度接近百年,重要人物便超过一百人,可是我们看到“神机妙算”这几个字,首先想到的是诸葛亮,看到“乱世奸雄”这几个字,首先想到的是曹操,看到“风流儒雅、气量狭小”的评价,则一定会想到周瑜。这恰恰是作者描写的成功之处,也是人物刻画在细节方面的匠心独运。教师在给学生提供阅读指导时,需要让学生产生明确的从人物细节描写方面发现闪光点的意识,从而产生反复揣摩的动力。只有这样,才会避免轻易放过作者良苦用心之处的问题,也才能把名著中除了情节以外的成功原因充分发掘出来。
教师亦应使学生了解到:名著之中的所有故事,皆和人物性格的细节描写有关。像《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种种细节,《红楼梦》中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种种细节,都很说明问题。因为课堂时间很短,教师所做的指导不能在细节处面面俱到,因此,教师要采取典型示例的办法,让学生以教师提供的典型示例为样板,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逐步自主深入到阅读的状态中去。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外延是极为宽广的,如果只局限于几册教材,则知识、能力、情感几项教学目标将永远无法实现。为此,教师应当借助情感引导的完善策略,让名著导读教学走向更自由、更顺畅的境界,尤其是针对当前文学名著在阅读引导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基于宏观视角的作品整体分析、具体故事情节的研究、作者人物形象刻画的长处探讨等做法,让学生对名著产生更理性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2254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