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名著阅读审美教育之我见
2018-03-07金洁
金洁
核心素养的提出已有几年,学者们对其研究正不断深入。一般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一种素养。换句话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以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和提升为准则,不如此则课程不具备存在的意义,教师的教学就是在做无用功。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审美鉴赏和创造,如果说之前的语文课程可以缺少美的教育,现在的审美教育却是语文课程的“必须”。
一、培养健康的审美观
审美要求人们发现美、创造美,没有健康审美观的人很难发现美的东西,即使将世间最美之物呈现在其面前也不知其美在何处,只是熟视无睹而已。因此,中学审美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就是“自我同一感”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审美观将会影响他们一辈子,如果这一时期他们的审美情趣低下,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将会很难发现真正美的东西,生活的品质与品位将会大大下降。很多时候他们对于美的认识很肤浅,我们经常会看见这种现象:高中学生尤其是女学生视影视界的“小鲜肉”为自己的偶像,时常放置在课桌醒目位置,哪怕是在听课时也会时常看上一眼。那么学生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小鲜肉”呢?原来是因为他们长得高、长得帅,看着就喜欢。至于他们到底有什么真正的才华学生则很少问津。笔者非常理解这种现象,因为我也年轻过,也追过星,但如果认为美仅指外在的高大帅气的话,审美将会进入误区。表面的美、外在的美是短暂的,转瞬即逝,有时在表面美的背后掩藏着一颗丑陋的内心。只有内在美才是永恒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具有隽永的价值。
《老王》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一个进行健康审美观教育的机会。老王,在作者笔下是一个蹬破旧三轮车的,有一只眼睛看不大清,没有什么力气,佝偻着身子,直僵僵的身体……可以说老王的外在形象是“不美的”,有一些残缺,有时就连与他熟知的作者都感到“害怕”,不敢与其走得太近。但是我们再来看他所做的事:愿意为作者家半价送冰,送的冰又好又大,送钱钟书先生去医院而不愿收钱,在临终前给作者家送去了香油和鸡蛋,为了怕作者麻烦而收了钱,虽然收了也再无用处。这样看来,老王又是“美”的。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他的美体现在他的内在,他勤劳、朴实、善良。生活给了他太多的打击,贫困、残疾、遭人嫌弃等,但他虽然贫穷却并不贪图便宜,虽然困苦骨子里却奋发努力,虽然疾病缠身却依然温暖他人。我们能说这样的老王是不美的吗?是不可爱的吗?
教师通过深入的人物形象分析,通过直入心灵的敲击和震撼,希望学生对于美的认识会有一个提升,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美丽心灵的隽永和深刻,而不再盲目片面地追求外在美、形体美。
二、拓生命深度
生命的时长称为广度,生命的质量、价值称为深度。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为什么有的人能长久地为后人所铭记,甚至成为史学作品或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的人却只是过眼云烟,这是因为生命的深度不一样。一个人不论他是什么地位,处境如何,家境如何,既可能将生命活得出彩,也可能将生命活得平庸。出彩的人生可包含两方面,一是不断历练自己,自我提升,自我充实;一是以自己的经历、学识为他人带去欢乐,带去感动,带去生命的体验。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正是这样一位极具生命深度的人物,不仅是因为他悉心照顾自己身患残疾的儿子,更在于她带给后人的感动与思索随着这篇名作永存。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性,但同时又是一位伟大到不能再伟大的母亲。她不仅悉心照料儿子,还十分理解和迁就自己的儿子,哪怕这种理解和迁就要以自己深受委屈和担忧为代价。当儿子要去地坛时,母亲为其准备好一切;当儿子久久未归时,母亲四处寻觅。但与此同时,母亲从未要求和“我”一起去地坛,她深知“我”只想一个人静静;她从未将自己的苦痛与“我”诉说,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之苦。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位伟大、无私、坚韧、刚强的母亲才能成就一代文学巨匠史铁生,试想,如果母亲在作者残疾之后抛弃了他,或虽未抛弃却整天地怨天尤人,一个“失魂落魄”的作者、一个了无生趣的作者真的会有勇气活下去吗?又或者即使有勇气活下去,又能够创作出不朽的名作吗?所以我认为史铁生身残志坚是伟大的,他活出了出彩的人生;他的母亲默默忍受着心如刀割般的痛苦同样也是伟大的,她活出了生命的深度。
作者母亲生命的深度还体现在留给后人无限的思索上,对后人行为的规范上,虽然她当时并无此意。我们说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史铁生母亲的举动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现在的子女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娇生惯养之下,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任性,只要父母有一点做得不如他们的意就会对父母有诸多怨言,更有甚者以离家出走相要挟。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一定要深刻分析作者母亲的形象,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种母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母亲的不易、母爱的伟大,正如作者所言:“当我不在家的那些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宁,兼着痛苦、惊恐惧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当学生体会到这份沉甸甸的爱之后,教师再以文中的话告诫学生:“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在此,作者的语境对象是母亲,倾诉人是自己,教师在授课时要将范围扩大,扩大到父母与儿女,希望儿女能多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希望儿女对父母的行为与言语多一份思考、理解与包容,希望儿女能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无私的爱。
通过这样的心路历程,学生大致能够明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她的深度,能够照亮自己同样也能照亮他人的生命就是有深度的生命,其实这样的生命对于学生而言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做好自己即可,如史铁生的母亲做到了一个母亲所能做的一切,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做好学生应该做的一切,他一定能成为他人的榜样、家人的骄傲,是一个有着生命深度的人。
三、塑造完整的人性
审美教育概念的提出者席勒明确将塑造人性完整的人作为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性完整并非完美,世间没有完美的人。完整的人性意指人性的健全,通俗而言,它规定一个人具备人性的各个方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既能够知难而退,又能够迎难而上;既能够忍一时之气,又能够该出手时就出手;既能够宁死不屈,又能够能屈能伸;既能够言无不尽,又能够沉默是金……
师道尊严,中国自古以来学生对老师就极为尊重和敬重,发展到现在,很多时候学生唯老师之话是从,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说:孩子在家谁的话也不听,但是却很听老师的话。听老师的话不能说有错,但是将老师拔高,认为老师的话就是权威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性,因为这样的学生只有“听”的一面,没有“疑”的一面,未来走上社会也会人云亦云。《师说》这篇经典古文是进行完整人性教育的很好素材。文中首先提到了教师是一种职业,它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就使得教师平凡化;接着提及拜师的标准是闻道的先后,即使是年龄小、地位低,如果闻道在先也要拜之为师,这就打破了师徒贵贱之分,师徒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文章的最后,韩愈以孔子为例,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则更是指出了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的观点,老师也可以向学生求教,学生也可以质疑老师。我们说尊师重教,并不是说学生要对教师言听计从、盲目推崇,而是指一种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更是以此语来勉励教师不断奋进。
对于中学生而言,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与教师相处,因此,完整人性的塑造离不开对师生关系的处理。通过学习《师说》这篇古文既希望学生能够尊重老师,对教师职业有一种内心的崇敬,也希望学生在与教师意见不同时,能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而不再唯教师是从,就如亚里士多德那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塑造出完整的人性。
审美,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又往往体现为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即追求人生的内在价值,注重人生境界的提高。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责,审美虽然也包括对作者文笔的优美、构思的奇美、对仗的工整美的欣赏,但审美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内在生命美的体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对完整人性的塑造的历程。高中语文教科书有许多这方面的素材,教师一定要注重发现课文所折射的美,然后将这种美传达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真正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314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