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指导学生写作的利器
2018-03-07殷春兰
殷春兰
仿写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常常让学生仿写经典文本的片段,以此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然而,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出现碎片化、模式化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妥善处理仿写的教学策略,组织学生进行梯度训练、化整为零地进行常态训练,在即兴写作中感受写作的快乐,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梯度训练,循序渐进
教师在设计仿写练习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妥善安排各种专项训练。教师可以先训练学生简单的项目,然后由浅入深,训练难度较大的项目。在必要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节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删减训练项目,调节训练梯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鼎湖山听泉》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学生模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揣摩作者雕琢词句的技巧,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创作,分析作者如何选择写作的重点,如何安排文本的结构。如此众多的内容不可能在一堂课中教授完毕,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须要掌握的写作技能,然后根据学生学这篇课文时所在的年级选择相应的写作技巧,进行专项训练。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已经九年级,初步掌握了选择词句、运用修辞手法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语句,掌握了续写式仿写的技能。
在梯度训练中,本阶段应该学习整个篇章的模仿,掌握话题式的仿写。那么教师在教授《鼎湖山听泉》一文时就该围绕这方面设计训练项目。如可以让学生尝试模仿文本进行写景文的整篇撰写。有学生模仿文章的创意,写了《庐山看云》,写出了自己在庐山欣赏云雾缥缈的美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写景的主题。
学者羊镇清提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套用式、话题式等不同的训练内容,从多种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样的梯度训练中,学生可以从掌握句段起步,逐渐过渡到篇章的写作。
二、化整为零,形成常态
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仿写技巧会将各种项目集中起来进行教授,然而这种“轰炸式”的学习方式却往往让学生感到疲劳,学习效果反而不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训练项目分割成若干小项目,然后将其渗透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令学生的学习形成常态,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背影》一文比较有特点,文章用“背影”为文眼,贯穿全文,起到了彼此呼应的效果。此外,本文充满情感,体现了“我”和父亲之间深沉的情感。文章中很巧妙地运用了动词,展现了父亲的形象。教师可以将本文的仿写化整为零,分为若干不同的部分。在指导学生分析词句时,让学生尝试运用动词表现人物动作。如有学生尝试创作:“他的手在鞍马的背上轻轻一按,身体如同矫健的燕子一般,在鞍马上飞过,双脚稳稳落地,没有溅起一点尘埃。”在感受文章情感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在仿写中写出情怀。如有学生写了“雨天送伞”的片段,展现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这些训练项目零散化,教师可以在平常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授课的环节巧妙融合进训练项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阅读其他文章时也会尝试思考自己该如何仿写此文。
学者吕叔湘提出语文的使用是技能和习惯,只有在反复的训练中才能真正养成。在化整为零的写作训练中,学生能形成勤于仿写的常态,进而在反复模仿和实践中真正提高写作技能。
三、即兴操作,寓教于乐
在安排仿写训练时,可以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训练,将训练和学生的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结合起来。这种即兴操作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介绍了海市蜃楼、鸣沙等自然现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撰写此类科学说明性文字。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即兴讨论自己曾经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并尝试学习文本的方法将其写下来。这个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浓烈参与兴趣,如有学生记录了自己曾经观察到的“龙吸水”的自然现象,并根据自己查阅资料的结果说明了这种自然现象的成因。作者模仿课文的结构进行撰写,首先讲述古人认为“龙吸水”的现象是因为水中有蛟龙作怪,而后则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原来这并非蛟龙作怪,而是由于雷雨云引起的一种范围小但是力量却很大的强风漩涡。由于漩涡的存在,故此将水流吸引到了高空,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奇观。”在交流互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
学者羊镇清在研究初中作文仿写教学时提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出现应试化的问题,错误地将仿写当成试题让学生练习。这样的练习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训练的效果会受到影响。教师若能采用即兴操作的方法,将仿写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结合在一起,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仿写练习中。
四、推陈出新,求异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而具有创新活力的,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仿写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各种创新写作活动,让学生发挥求异思想,尝试从文体、主题、创作手法等各方面推陈出新,写出新意。
在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时,教师提出:“这篇文章采用的是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但是事实上在描写建筑物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文体。大家尝试以本文的主题进行创意仿写,运用不同的文体来展现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不少学生参考曾经学过的游记类文章,将课文改写成了散文的形式,描写了参观纪念碑的情况。
还有的学生突发奇想,采用诗歌的方式,写下了自己参观纪念碑时的心情变化,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深切怀念之情。如“岁月的尘埃,掩盖不住你的恢宏,你是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辉煌。站在你的脚下,我感到神圣和庄严,我要一再地抬头仰望,看着五星红旗在天空飘扬,感受着你的厚重,感受着这座伟大的丰碑……”在求异思维的促进下,学生的仿写能力也有所提高,并非單纯仿造,而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推陈出新,写出新意。
仿写训练中容易出现模式化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在面对相同模板的写作试题时可以轻松解决,但是一旦模板出现差别,学生则无法应付。在指导仿写时引导学生使用求异思维进行推陈出新则有助于让学生掌握仿写的精髓,避免出现模式化的现象。这样的仿写练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者朱熹提出模仿是“古人用功之法”,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从模仿开始,这是一个学生从模仿到再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从简单的词句模仿过渡到创新的个性化写作,进而总结出写作的诀窍,完成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建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学(215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