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2018-03-07陈洁媛
陈洁媛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因此,我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生活,将内心最真实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在美术作品中。
一、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开展丰富多彩的观察活动。在此过程中,应从自然界形态的千变万化中去选择,捕捉美的形象或构成形象美的因素。教师应认真给孩子做好观察指导。我要求学生先注意观察再选择作画。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也启发了学生随时留意观察自己周围的美好事物。
2.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如要求学生画猫,教师应就猫的特征提出需要观察的主要内容,如猫的皮毛颜色、条纹、眼睛的形状、尾巴的长度以及猫生气、高兴、难受时的表情等。
3.进行“看”的训练。“观察”是“看”的升华。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运用美术眼光捕捉和分析物象的外形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对人物的观察需要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表现人物的方法,促进形成造型能力。学生在创作中,大大增强了主观感受,提高了表现能力。
二、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黑格尔说:“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力丰富的人更享有成功的机会。”作为美术教师,应注意时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获得感性材料,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1.一年级《我和昆虫》一课中,昆虫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小伙伴,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本课以主观想象创作为主,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和昆虫在一起时奇特的活动场景。学生表现的画面更加美妙、生动而富有趣味。
2.二年级《绘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的随意变化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3.《出壳了》引导学生了解卵生小动物破壳而出时的情景,感受生命的神奇与力量。课堂上利用视频播放等手段,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在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出壳和见到妈妈时的表情和动作后,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
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能力是一种智力的表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美术的教育过程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茂密的花》一课属于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朵,仿佛进入了一个花的世界。在分析与交流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精神。学生的作品中随处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
2.在《漂亮的瓶子》一课中,让学生感知、理解瓶子的对称美及装饰形式,引导学生在画纸上先剪一剪制作出对称的瓶子后,再装饰出漂亮的瓶子。使学生对花瓶的对称美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创作,自然学生最后呈现的作品具有造型美、色彩美。学生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去找寻那份独特的艺术美。
四、进行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有情有景、图文并茂的整合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類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如果离开这种情感,美术教学就是苍白的。所以美术教学中要结合语文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以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美术教学与语文学科的综合,是在有限的画面中诱发学生的丰富想象,使文字、色彩、形象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是更新教学内容、延伸美术课堂的一种好方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用文本架起美术作品和学生理解的桥梁,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审美需要,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段的美术教学中,要坚持让学生接近美,感受美,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美,才能体现美术的学科魅力和独特性。美术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美学艺术世界中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享受灵感瞬间的妙趣横生,在艺术创作中快乐成长、自由飞翔!
作者单位西安经开第一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