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研究
2018-03-0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1 心理委员制度的由来
随着一些社会事件的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也愈发突出。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高校依据文件精神,纷纷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心理咨询中心力量和人手有限,很难满足复杂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心理咨询需求,也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更广的范围内宣传和深入到学生中间。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在国内特别是高校开展时间不长,不少同学对心理咨询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只有心理疾病才需要做心理咨询,如果被同学看到自己去做心理咨询会被嘲笑,存在强烈的羞耻感,宁愿跟朋友倾诉或者压抑自己也不愿迈进心理咨询室大门,因此,学校心理咨询虽然专业,但是无法面面俱到。基于此,高校探索采用增设班级心理委员的模式来弥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班级设置心理委员,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起心理健康的自助、互助体系,有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作用。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施行,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不足与咨询服务需求增长的矛盾,有效扩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量,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被动、个体的方式,转变成了积极、大众的方式。不仅如此,心理委员制度的施行有利于在学生与专业心理老师中间架起一座桥,增加沟通的可能性,减少了危机事件的发生。然而当前,虽然大多数高校的班级已经设立了心理委员,但是因种种原因,其预期的效果还没有达到,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在工作实践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2 心理委员制度施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角色意识不强,职责模糊
角色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并自觉扮演的心理行为。角色意识是否坚定是影响工作开展好坏的关键。一般来讲,心理委员的主要职责有:在班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心理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参加各项心理健康培训,掌握心理辅导的知识和危机干预常识;了解班级同学心理健康动态,及时发现、关注、关怀和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将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推荐到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接受心理咨询,及时上报危机情况等。在现实工作中,部分心理委员虽然身处此岗位,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觉得无事可做,对角色认同度不高,部分心理委员坦言,虽然培训中有讲到心理委员职责,但自己从未履行过。由于缺乏检查督导,许多班级心理委员没有自觉开展工作,甚至以各种方式逃避心理培训,质疑“我为什么要参加培训”。部分心理委员自述无事可做或者经常做一些与心理不相关的班级事务,觉得很迷茫。
2.2 心理知识缺乏,助人能力不足
心理委员虽然作为班委的成员之一,但从事的工作却涉及更多专业性知识,自身除了要拥有班委具有的普遍的素质,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比如常见精神疾病的表现与识别,助人谈话技巧,倾听技巧等。虽然学校会组织相关的培训,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毕竟缺少系统性的专业训练,加之学生学习比较繁忙,部分心理委员在工作中存在力不从心的感受,在一项关于心理委员工作情况的调查中,有70%的学生表示“想做,但不知该怎么帮助别人”,主观上愿意去履行自己的义务, 但因客观上缺少及时具体的指导,彷徨失措。
2.3 学生对心理委员存在误区,不愿意接受其帮助
心理委员被预设为“准心理咨询师”,凭借学生身份,可以深入了解同学的心理困扰,及时开展疏导,或者转介给专业咨询师,从而减少学生心理困扰演变为心理危机的可能性。然而,现实却是学生对求助心理委员心存疑虑,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害怕被贴标签,不想与心理问题有任何关联;心理委员是同龄人,担心心理委员不够专业,不能帮助到自己;保密问题,觉得心理委员会跟班主任打小报告,隐私会被泄露出去等等。
2.4 心理委员的选拔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心理委员是近几年新增的班委成员,选拔制度不够健全,有些甚至很随意,只要自身愿意则可以,心理委员本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未纳入选拔条件中,有部分心理委员本身都需要心理帮助,这极大地影响了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与学生的安危相关,如果调整不好心态,则会感觉压力重大。然而,相较于班长、团支书,心理委员认同度较低,地位不高,工作更多是隐形的,工作得到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也不多,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积极性缺乏。
3 如何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
3.1 学校方面
3.1.1把好选拔关,建立一支规范化队伍
心理委员一般由应具有服务意识、善于与人沟通、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干部担任。心理委员的选拔既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还要突显心理健康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在具体选拔操作中,可先由班主任动员,随后学生自愿报名或同学民主推荐,然后由班级投票选举,选出若干名候选人,由心理健康专职老师或心理辅导员对其进行心理考察,可以用 SCL-90、16PF、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或者自编量表进行心理测试,同时进行心理访谈,了解备选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以及倾听能力等,筛选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格方面在乐群性、稳定性等因素上较好的同学作为心理委员。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规范选拔程序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选到更加合适的人员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心理委员的投入感和“沉没成本”,从而减少中途脱落和消极怠工的可能性。同时,通过推荐、选举、考察等一系列规范程序而被确认为心理委员对心理委员职位及他们本身就是一种肯定,便于日后工作的开展。
3.1.2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强化心理委员地位
心理委员的很多工作都是隐形的,容易被人忽视,工作内容可能造成同学的误解,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在考核心理委员的时候,除了同学的意见外,也要参考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健康中心的意见。加强对心理委员工作的检查,对于认真填写心理委员工作日志和心理月报表、积极参与或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在每年的心理健康文化节中给予表彰,并直接授予为学年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肯定他们的成绩,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1.3加强对心理委员工作的具体指导
不少心理委员主观上希望做好本职工作,但迷茫于怎样开展好自己的工作,缺乏知识和经验,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全校心理委员工作会议,安排专门的老师定期组织院系心理委员交流联系会,可采用团体辅导、问卷调查、访谈、讨论、工作坊等方式,了解心理委员的需求,加强指导,特别是对具体问题的指导,当心理委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出现负性情绪时, 要及时进行督导。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心理委员迷茫感减少,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同时有利于为心理委员提供心理支持,增加其团体归属感,让其更加有力量。
3.1.4完善培训内容设置,创新培训方式
心理委员的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职责认知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专业知识方面,可涉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人际沟通、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的表现等。工作技能方面,采用讲解、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心理委员团体辅导、谈话、倾听等方面的技巧。职责认知方面,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来增强心理委员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了解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所要承担的角色,提高其对岗位的认同感和责任心。在职业道德培训方面,要讲清心理咨询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要向心理委员讲清楚保密性原则。精选培训内容,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培训中穿插案例教学、团体辅导、问卷调查、电影赏析、角色扮演、拓展训练、参观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实战能力,也可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训应尽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让学员对培训内容能够接受和理解,对承担的工作有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培训应调动学员获得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评估是培训的重要环节,在培训结束后,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采用问卷调查、个人总结或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方式,检验心理委员的个人成长,为下一次培训提供资料基础。
3.1.5创设心理委员良好的工作环境
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加学生对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等的接受度,减少因对心理问题的认知误区而引起的对心理委员的偏见,形成全校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氛围,为心理委员工作开展排除障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心理委员方面
3.2.1努力学习技能,促进个人成长
只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真的能为同学提供帮助,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心理委员才能够在同学中树立威信,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心理委员应该按要求参加各类培训,善于总结和反思,加强自我学习,增强工作实战能力。
3.2.2提高工作主动性,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心理委员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没有良好同学关系作为基础,心理委员的工作很容易被同学误认为是打小报告,开展活动也不容易得到支持和配合,易产生挫败感。因此,心理委员应重视与同学的交往,细心观察同学的生活,主动帮助需要关心的同学,真诚地与同学交往,建立信任关系,让同学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善意的。
3.2.3积极与老师沟通,纾解负面情绪
因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心理委员的工作经常会困境重重,也容易引起同学的误解,从而产生自我怀疑、委屈等负面情绪。心理委员应关注自我的心理健康状况,经常与老师进行沟通,寻找督导,合理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