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
——以甘肃镇原剪纸为例
2018-03-07张娜娜赵永旭
◎张娜娜 赵永旭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美术形态之一。中国妇女以最简单、最原始的一把剪刀一张纸,在两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传承发展,形成剪纸这种独具特色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工具材料的原始性和独特的表现力,以及创造者的群体性和生活实用的广泛性,决定了它的特殊价值。在交通闭塞,偏居西北的山区,农村妇女用一把剪刀,剪出极具表现力的美术作品。这把剪刀,就是她们通过巫俗祭祀、节日岁时、婚丧寿诞、装饰住房等民俗生活,进行艺术活动创造的工具。其中镇原剪纸主要有:民居剪纸窗花、炕围花、顶棚花、门神等;服饰中包括刺绣、帽花、鞋花、枕花和肚兜花等;婚丧寿诞中,寓意祝福的虎枕、娃娃枕等剪纸;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莲里生子”剪纸;丧俗丧葬中,寓意灵魂不死,生命永生的“生命树”剪纸;春节时贴于门窗的“春牛门神”剪纸等[1]。
一、镇原剪纸的发展调查
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期间,项目组选取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作为调查点,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文献检索等多种方法,对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的镇原剪纸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研究。选取镇原县作为研究中心的主要原因是:甘肃省庆阳市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便有了早期农耕。悠久的历史孕育着灿烂的民俗文化,“镇原剪纸”便是其中之一。庆阳市镇原县于2002年被联合国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镇原剪纸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大师齐秀梅老师出自镇原县临泾乡,其剪纸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看重,在世期间留下多幅作品,并无偿向国家博物馆捐献三百多幅,她的传承人均分布在镇原县一带。相关研究表明两汉时期先民的民俗和图样,竟然一直蕴藏在庆阳剪纸中并流传下来,这在全中国民间剪纸中是绝无仅有的。加之镇原县偏居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受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冲击较小,民风淳朴,原生风俗保留较为完整,集历史性、地域性、艺术性于一体,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有极强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发展历史
庆阳剪纸由来已久,在国内外早有影响。在此次调研过程当中从镇原县文化馆专业研究人员张老师的采访中了解道:“据流传下来的古遗址壁画,有剪纸的阴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用的漩涡纹、方格纹,属于半山文化,上面有‘抓髻娃娃'一个拉一个,这一种图案,在剪纸中已经大量出现,这属于马厂文化,距今四千多年到五千年之间。而镇原最有名的就是仰韶文化,国家社科院组织专门来挖掘,有原始图像记载的就是北石窟,那里有壁画,均为单色,和剪纸很相似,也没有眼睛,就只有一个大形状。北石窟开凿于北魏永平二年,距今快一千七百年了。”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用纸剪人影以代表活人的艺术就诞生了。到了隋唐时期,剪纸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用纸剪出了武将秦琼、尉迟敬德的形象,贴在门上作为门神,驱邪挡鬼。“甘肃甚至西北五省真正有文字记载剪纸艺术的可以追溯到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唐肃宗去宁夏的灵武称帝,唐玄宗前往四川的蜀地。杜甫投奔肃宗的途中,经过彭衙时写了一首诗,其中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彭衙行》)。剪纸在丧葬礼仪中的应用,也有明确的记载。剪一些娃娃,用长杆举得很高,在清明前后上坟,这是招魂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最早把剪纸用文字来记载的。
宋、元、明朝以后,各种史书都对剪纸艺术有大量记载,文学作品里也有描述。元朝,主要在丧葬、婚庆等中大量引用剪纸。后来能说得清楚的就是清朝,尤其突出的是清朝后期。纸张出现以后,剪纸就与陇东窑洞这个民居文化相互生存。
(二)内容取材
镇原剪纸取材广泛,题材丰富,形式种类不限。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惠富君老师介绍,剪纸艺人在创作过程中所剪的图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是拿起一把剪刀、一张纸,想到什么剪什么。主题相同的或是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剪裁方式,所套用的元素不同,最终的成品图案也不同。惠老师回忆,当初师承外婆祁老师学艺时,外婆并不识字,每次白天出去劳作之后,晚上回来就剪个不停,想到什么剪什么,看到什么剪什么。
(三)手法种类
庆阳剪纸表现手法灵活,剪纸技艺娴熟。颜色以红、绿为主,有单色、套色、染色等;剪法上有阳剪,阴剪,以及两者相结合的阴阳剪。在剪裁的过程中艺人们还创造了梅花纹、云勾文、月牙纹等剪法。剪法多变,种类繁多,用途不同使剪裁形式各异。大致可以分为婚丧剪纸、礼仪剪纸、生活剪纸、趣味剪纸和现代生产劳动剪纸。多数剪纸都保留有完整的图案,少数在剪裁的过程当中会积极创新,剪裁图案丰富不一。
传统的剪纸多以单色为主。在此次调研过程中从镇原县民俗辅导室主任成雪琴老师的走访中了解到:成老师正在积极创作大量的剪纸作品,一幅完整的由不同的颜色构成的主题鲜明的剪纸正在创作当中,色彩更为丰富,寓意更加鲜明。
(四)艺术特色
镇原剪纸是除陕西之外整个西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特色表现为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自成一体。据镇原县文化馆专业研究人员张老师介绍,其中最大的特点在于“意念造型”。拿起一张纸,随便剪,用指甲或者牙签大概构一下图,然后心里想到什么剪什么,从不起草,拿起剪刀就剪,大刀阔斧随心所欲,颇具北方人的性格,所以剪出来的东西比较粗犷、原始、大线条,也有一些典雅的剪纸作品。不管是粗狂还是典雅,文化的内涵都特别丰富,要求也特别高,因为要“一剪成型”。剪纸是在老一辈人男耕女织的原生态劳作中,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结合自身固有的人文观念,创作出的颇具研究价值的艺术作品。
一是古代阴阳哲学观的载体。镇原剪纸和中国大的哲学思想相统一,主张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一切东西以人为中心,包括意念这一种比较主观的东西。强调个人意识,有佛教的内容、道教的内容,还有儒教的内容,例如镇原剪纸里面的二十四孝,道教里的天人合一,天地人鬼神都在丧葬文化里有;还有最原始的三辰崇拜,太阳月亮星星,大多数国家在国旗上都有充分的体现。镇原的剪纸,从过去到现在,大量的三辰崇拜都有出现,这也属于哲学范畴。以镇原县剪纸大师齐秀梅的作品《抓髻娃娃》为例,一手捧鸡,一手捧鱼,多以鸡鱼为主要的装饰图案,据齐秀梅老师的传承人惠富君老师介绍,髻和鸡同音,象征富贵吉祥,鱼和莲花放置在一起寓意连年有余,总体来说象征富贵吉祥。后人研究发现,古人早就有以鸡鱼象征自然界的阴阳以及天地的哲学观念,这些在祁秀梅老师早期的剪纸作品中都有体现。
二是图腾崇拜的延续。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先生称剪纸艺人是“真正的艺术家”,并说:“庆阳剪纸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领域里,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课题,一幅传统的陇东民俗剪纸,不仅是一张剪纸,而且是凝聚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结晶。”他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国民间美术》中说道:“原始社会和民间美术创作者都是以群体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密码来表达中国的本原哲学观念,不了解他们的哲学符号观念,就无法解读中国的考古美术与民间美术。以鱼而论,民俗艺术创造者群体观念的双鱼其实不是自然属性的鱼,它是观念属性的阴阳学符号,彩陶盆中心两条鱼向相反方向旋转,是一种阴阳鱼环天地旋,生命永生不息的观念符号。”据镇原县民俗辅导室主任成雪琴老师介绍,剪纸大师祁秀梅老师的剪纸作品《生命树》,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生不息,同时作为装饰的拂尘,又带有一定的道教哲学思想。
三是远古文化的“纸化石”。庆阳是远古文化的巨大宝库,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远古文化。庆阳剪纸既揭示了远古文化的奥秘,又传承着远古文化的气息,是不可多得的远古文化的“活化石”。张老师介绍道:“有很多的故事,比如二十四孝的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很多故事,还有白蛇传等这些故事,剪纸里面都能找到。过去的老人先给娃娃讲故事,然后再剪纸,例如剪个毛野人,就说人猿共祖,人和毛野人就是一个祖先。”
四是别具匠心的审美视角。从美学角度来讲,彩陶上的图案、壁画上的图案和皮影上的图案等很多中国传统的美术内容在剪纸上都有体现。镇原剪纸并不过多地苛求细节的完善或者是细枝末节的到位与否,它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意象,即从大致的图案就能看出所代表的寓意,并不过多地追求细节的生硬到位。当中也不乏剪纸艺人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之作。例如猫吃老鼠,老鼠在猫的肚子里栩栩如生。
二、镇原剪纸的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和变化。传统的文化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要。加之全球化经济的冲击,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日渐强烈,对当下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是镇原剪纸发展面临困境的外在原因,而内部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日渐消亡的剪纸文化
陇东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素有“天下黄体第一塬”之称,是世界上窑洞最为密集的地方。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居住窑洞,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近年来由于城镇建设进程加快以及新农村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不满足于昏暗的窑洞生活,逐渐由窑洞迁至新的居住场所,年久失修的窑洞逐渐破落,镇原剪纸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物质载体。
(二)剪纸传承后继无人
剪纸的传承和发展需要赖以汲取创作灵感的土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人们更多的是汲汲于生活,难以安心于创作。手工剪纸自身也存在弊端,生产的速度过慢,难以与当下社会接轨。有调查表明,剪纸艺人往往难以维系自身的生活,更谈不上安心于剪纸创作。
(三)产业化发展道路艰难
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核心任务是承载具有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但是由于民间特性,经过历史不断冲刷的民俗文化“符号”本身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民族文化“产业化”改革中存在结构性失调和政府政策的规定性支配,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不仅面临国际文化的空前渗透,而且在本土市场利益刺激和政府形象塑造的作用下快速“碎片化”[2]。根据调研小组对镇原县文化馆的走访调查,对现存的剪纸艺人的统计发现,剪纸艺人分居各处,且多是年龄较大的老人或是妇女,他们凭借农闲时节进行创作,各成一派,缺乏统一性的指导和管理,作品多是生活剪纸,成品为自己所用,艺术性较为匮乏。
(四)群众保护意识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地理位置较为边缘的西北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多数民众以务农为生,年轻力壮者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妇女以及老人居多,缺乏劳动力。他们除了操持家中事务以外还要负责春种秋收,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剪纸事业。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人们只需通过简单的点击手机,即可从视觉、听觉、触觉上获得信息。这种改变,让参与新媒体传播的个人和群体,有效地将各种技术应用和媒介环境有机交融在一起,从而构成人民日常生活的传播整体。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其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武器”。
(一)品牌传播的优选策略
首先,以经验呈现为核心的传播。通常这样的传播活动会更加地突出展示成果,更善于借助传播平台以及论坛进行宣传。在强调文字表述作用的同时更善于借助图表和图示,更像是对活动的报道。例如由友成基金会和唯品会公益基金共同发起的“唤醒千年之美”大学生非遗传承奖学金资助项目,于2018年4月在海内外131所学校1260名大学生中选取由110人组成的22支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多个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选初期,选手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友成创业咖啡”了解相关信息,还可以了解到最终入选的团队的实践情况,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就会对唯品会和友成咖啡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对企业自身的品牌起到了很好的塑造作用。
其次,以人物活动为核心的传播。在镇原剪纸的传承与发展过程当中,主要是围绕大师祁秀梅老师展开,搜寻祁老师的相关遗作,进而对她的传承人进行走访了解,目前主要有祁老师的孙女,镇原剪纸省级传承人惠富君老师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剪纸交流大会,在剪纸传习所进行剪纸作品的指导。所以说剪纸传承人以及相关爱好者的传承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融合传播手段
首先,借力多层次媒介载体。利用多媒体进行品牌的塑造,个人或者单位可以在小众的微信或者其他的公众平台上进行传播,同时也可以联系例如当地电视台或者定期举办的相关节日集会活动进行宣传,巧妙的借力也有助于品牌的塑造。
其次,做好延伸传播。在“唤醒千年之美”大学生非遗传承奖学金资助活动当中,实践结束之余,他们会及时地组织颁奖典礼,展现相关作品并邀请社会各界热心于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士参加,组织主题对话等,对成果的肯定与总结有助于未来更好地着手于非遗保护项目的开展。
四、结语
在传统媒体面临转型阵痛,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勃兴的当下,具备全局观的品牌塑造与传播者应当有选择,不歧视,寻找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品牌传播媒介和载体,在更多平台为品牌谋得传播话语权。“一个时代只能提出它自己能加以解决的问题。”我们既要抢救、保护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又要推动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这两方面既统一,又矛盾,存在着复杂的冲突;既不能孤立地抢救保护,又不能盲目赞同产业化的所有做法。著名民俗学家、兰州大学柯杨教授曾多次强调:“在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市场化中,应该坚持审美和使用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予以创造性的开拓,民俗文化向现代商品化、产业化的转变并不是民俗文化的唯一保护模式。”[3]目前镇原剪纸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较为切实可行的是将剪纸元素与服装设计相结合,以传统的旗袍搭配古老的剪纸元素,整体设计充满古朴典雅的东方之美。还有对剪纸传承人责任感的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以一种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因此活的传承人是重要的传播主体。[4]在此次走访中,省级非遗传承人惠老师这样说道:“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开办传习所,抓紧时间培养剪纸传承人,这是我一直以来应该做而且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此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对剪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对剪纸的宣传和保护,积极组织剪纸大赛或是交流活动,以各种方式鼓励剪纸艺人积极创新等。镇原剪纸只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仍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