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通道县兵书阁与文星桥的建筑修缮技术
2018-07-05王庆一
◎王庆一
(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
兵书阁与文星桥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戈冲苗族乡占字村,是当地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文星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兵书阁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并被辟作私塾一直沿用至1990年。兵书阁与文星桥集廊桥、阁楼、庙宇于一体,形态轻盈疏透,依倚于两山之间,融合自然风景,通过有限的建筑空间,营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虽然规模不宏大,声名也未远扬,但外观蔚为壮观。作为苗族的经典建筑,不仅选址符合中国传统风水观念,功能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而且其建筑形制工艺,体现了当地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共生。经过多次修葺,兵书阁与文星桥原貌依旧,风格独树一帜(见图1、图2)。
图1 兵书阁及文兴桥东立面
图2 兵书阁西立面
一、建筑特点
(一)建筑功能
兵书阁与文星桥原是讲授私塾课的场所。兵书阁为五开间长方形民宅式木结构建筑,主体上下二层,底层或供祖先,或为客堂,二层一直以来都作为私塾之用[1]。
兵书阁与文星桥建筑布局合理,追求的不全是建筑的功能实用,文星桥不横亘于溪河,而架立于平地之上,基本不存在沟通彼此交通设施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苗民赋予其捍门户、锁水口、聚人丁财源之气、逢凶化吉的功能。桥与阁楼浑然一体,十分壮观地扼守于两山之间。
(二)建筑形制
兵书阁占地面积为183.42m2,坐西朝东,南北面阔20.15m,东西进深8.8m。建筑面阔五间,六排柱架,采用阁与楼相结合的构造,主体为六角攒尖阁,两侧为当地典型的二层房屋,穿斗式木架结构,覆小青瓦,(见图3、图4)。
图3 兵书阁与文星桥平面图
图4 兵书阁东立面图
文星桥占地面积101.1m2,虽称桥,但无墩,无拱券,不跨溪河而居河岸立于平地,呈亭阁式木结构廊桥。桥长17.3m,宽4.2m,桥廊为四柱三间排架,桥东头建双肩庑殿顶开扇形门坊为入口;桥西端建单檐庑殿顶以八字门坊作出口,桥中部建重檐歇山顶阁楼,屋面覆以青瓦,桥廊临村一侧用规则的青石干砌成堡坎挡土墙[2]。
(三)建筑材料
兵书阁与文星桥所在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戈冲苗族乡占字村,自古以来就有着极为丰富的山林资源,建筑的修建和维护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
其中,建筑主体构架所使用的木材均为当地山林生长的杉木,笔直粗大,油性耐腐,便于加工,至今仍是当地重要的建筑主材。兵书阁与文星桥的基础台地,用河道和山岩的页岩类片石,柱础则为青石,既坚固耐用,也具美观。瓦件亦为当地生产的小青瓦,轻便易换。灰料虽用处不多,但属于当地用砂、熟土、石灰按一定比例拌和的三合土,黏性和防水性均佳。
(四)建筑方法
兵书阁与文星桥的基础大体相同,均为夯土芯,四周用片石竖向砌成堡坎,此砌筑方法会使得石片之间因自重和灰缝弥合而越来越挤压稳固成为一体,同时,竖向缝隙更易排水且不会导致墙体鼓闪,也具有很好的纹理质感和美观效果;此外,用石片和石块自然也能节省许多石料。
兵书阁原有用当地三合土制作而成的地面;文星桥用于人畜交通,做青石铺装地面,更耐磨损。兵书阁的明间为一座重檐六角攒尖葫芦顶阁楼,木架构造既有中国传统建筑节点施斗栱的做法,也融入了苗族木作“拉枋横接”的建造工艺;东西两侧次间为典型的苗族二层穿斗式木构建筑。建筑构件的加工与组装做法和其他以穿斗式建筑体系为主的地区一样,均是把南北方向的木架成排预先组装好,再通过横向拉枋固定,形成了主体构架。文星桥的木架结构与兵书阁如出一辙,不同之处是其北入口的牌楼门使用了如意斗栱,不仅与兵书阁遥相呼应,又展现了自身灵巧的一面。
二、保存现状
兵书阁与文星桥历经200余年留存至今,虽主体结构保存完整,但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对建筑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勘察与实测,可以归纳出如下不利于其保存的自然与人为因素。
(一)破坏原因
兵书阁与文星桥所处地理位置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相对湿度在78%—86%。这种雨多潮湿的气候不利于以木材为主的建筑的保存;尤其是像兵书阁与文星桥这样没有在木构件表面做油饰彩画,由于适宜的温湿度,滋生的霉菌和白蚁等生物,也增强了自然破坏力。因此,建筑构件会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糟朽问题,严重者会使柱子局部沉降导致屋架倾斜。
兵书阁与文星桥在被使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人为因素。诸如历次修缮中的不当会改变建筑的局部形制和工艺,因保管不善部分柱础遗失,以及维修不及时会导致部分门窗装修缺失等。
(二)残损情况
通过对文物建筑的现场勘测,兵书阁与文星桥普遍存在以下残损:
一是台基地面。兵书阁的堡坎曾经垮塌,从西立面可以清晰地看出,下部堡坎堆砌细致,石材缝隙较小,而后砌的上部明显松散。由于历次维修不够系统彻底,基础沉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依据现场勘测情况,局部仍有地面沉降现象。地面残损,缺失严重,兵书阁原有三合土地面,现仅残存局部,基层的黄土已裸露且凹凸不平;文星桥原石板地面也大面积缺失。
二是木屋架。兵书阁建筑木构架歪闪,在历次修缮拨正时,木构架整体标高没有被尽可能调平,局部基础反而后被抬高。木构件普遍存在糟朽问题,如部分木柱、穿枋、瓜柱、楼板、檩、椽板等构件的局部糟朽比较严重,已不能继续使用。另外,兵书阁与文星桥的蚁害较为严重,各部位均发现不同程度的虫蛀现象,部分构件受害比较严重,已不能继续使用。
三是屋顶瓦面。兵书阁与文星桥屋面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残损。如屋面大面积瓦件酥松、碎裂,屋面局部漏雨,滴子缺失,脊部碎裂,抹灰脱落。
四是装修。兵书阁与文星桥的装修均缺失;所有木装修均遭受虫蛀,局部破损。
五是油饰。兵书阁四层吊顶板表面油漆褪色严重,影响美观。
三、修缮技术
(一)修缮原则
为保护和传承兵书阁与文星桥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以及对文物“最小干预”的原则,针对以上文物建筑现状,制订了全面的维修方案。
鉴于兵书阁与文星桥的残损情况,依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确定的保护工程类型,本次修缮工程的性质为现状修整和防护加固,即整修基础,揭露屋面,拨正屋架,重做地面,重做屋面,修补残损构件,纠正历次不当维修,保持古建筑的完整和健康状态,尽可能地使兵书阁与文星桥最大限度地延续其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修缮工作
兵书阁与文星桥的基础应为内部夯土外部包砌堡坎。因此,通过局部拆砌堡坎,并向夯土台芯内增加松木棒做拉筋的方法对基础进行夯实和加固整修;柱础下面砌毛石基础磉墩,使建筑构架乃至整体建筑不再因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出现歪闪和沉陷问题[3]。当然,基础的大范围加固维修应结合木构架的矫正进行,缺失柱础应参照留存的青石柱础补配。
兵书阁与文星桥现有文物建筑分别建于清代乾隆和嘉庆年间,通过调研该时期通道侗族自治县留存建筑的一般定制得知,兵书阁地面应为三合土地面,文星桥地面应为青石板地面。因此,兵书阁与文星桥现有各文物建筑地面修缮原则见表1。
表1 兵书阁与文星桥地面做法统计表
揭除瓦盖,拆卸板椽、檩条,打牮拨正歪闪的屋架,修整脱榫的木构件。打牮拨正具体操作方法是屋面拆除后,挑开椽板。桁枋等其他构件都不落架,用杉槁(也可以用其他现有圆木、方木或大板),扎绑绳、标棍等,绑好迎门戗(顺穿身方向,和穿身乘180°角的支撑斜柱)和捋门戗(在墙身中部和穿身呈90°角的支撑斜柱),打好撞板(如果房屋歪闪严重,绑戗工作应在拆挑屋面之前做好,以免发生危险)。
木构架首先应活动松开,然后再进行归放安置,先从梁架检查,把梁架的各构件调整完之后,将屋面上的桁枋、椽板整理复原后,再将前檐柱及其他有关柱子都吊直扶正,找出侧角,把所有的戗杆依次绑好。为了保证施工操作安全,所以在砌瓦和墙身工程未完之前不要撤去戗杆。发戗时(推拉戗杆的过程称发戗),所有操作人员用劲要统一,指挥发戗的人要稳健、果断,掌握发戗程度要准确[4]。所有操作戗杆的人也应精力集中,听从指挥。屋顶上的操作人员也要注意安全,要把屋顶上的工具和各种物品放好,移动时,要选择落脚点,不要把拆活松动的木构件蹬翻,上下要配合协调,以免发生事故。高大建筑物,木构架断面大,用人力不能归安时,可以使用起重工具,如绞磨或起重吊车等。
对尚可继续使用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构件进行修补,如墩接糟朽的柱根,用同材质木墩垫顶。用同材质的干木条嵌补干裂的木柱,对严重者打铁箍刷防锈漆后加固。对于尚可继续使用且存在轻微残损的木构件保持现状,并做养护处理。
更换糟朽严重、虫蛀严重的木构件时,所有原有木构件和新做木构件均要进行防虫、防腐处理,对木构件刷三遍桐油。
为了比较彻底地解决屋面时常漏雨的问题,要在板椽上加防水卷材,钉防滑木条固定瓦面。此举显然是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过程中采取的改良措施,但要尽可能不影响视觉效果。
屋面瓦尽可能保留原有瓦件,但可以集中摆放在屋顶的视线隐蔽部位;更换酥松、碎裂、破损的瓦件,补做缺失的滴子。屋脊部分在拆卸屋面时,因没有灰塑等非常有价值而必须保留保护的部件,则按原形制重做屋脊,然后按原形制补配兵书阁北次间前檐和文星桥缺失的板壁,参照兵书阁一层楼梯形制补配缺失的木楼梯,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后,最后重做兵书阁四层吊顶油饰。
四、结语
兵书阁与文星桥坐落于占字村的山豁水口,四周皆为竹木茂盛的青山秀岭,东依金陵界山脉,西倚凤形界头山脉,面朝梯田、村寨,背挡风雨冲口,桥与阁相依互存,连为一体,伟岸生威,成为苗民心目中镇守村寨、捍门锁口之物,既壮观了远山僻地中的苗寨,也慰藉着苗胞天人相谐、自然淳朴的心灵世界。
现基于对兵书阁与文星桥本体维修保护的技术层面进行阐述,本次的修缮必定可以消除其安全隐患;但文物保护又是门多学科、多领域相结合的门类,除了保护了作为文物本体的建筑之外,还必须保护上述的山水村落等文物环境。因此兵书阁与文星桥的保护问题,还有待于通过编制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结合对其利用、管理、研究等方面统筹解决,以求延续历史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