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师生关系建构
2018-03-07范牡丹
范 牡 丹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1921—1997),巴西著名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
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是“一本关于平等和正义的书,是对处于社会不利处境的人们悲天悯人的关注,是平等和尊重地对待每一个人的生命呼唤与勇气奉献”,被称之为“被压迫者的教育圣经”“真正革命的教育学”。[1]1在这本著作中,弗莱雷以解放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要实施“对话式教学”,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话教学”如一把尖刀指向传统课堂,并且他从社会、政治、历史、人性的视角,对“对话教学”进行详细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对话教学”呼吁人文关怀,倡导师生民主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对话教学”理念指导下建构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互相作用、彼此认同、互相尊重,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师生关系对当前我国师生关系建构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一)对话
“对话”作为一种人类现象,有三种意义:(1)两个或更多的人用语言交谈。(2)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3)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人物间的谈话、询问、争议等,展现故事情节,使读者能够感受作者的思想,完成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独白语”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是人与人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互相交流。广义的对话,不仅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现实的、面对面的对话,而且是人与人的书籍、作品之间的精神对话。这种对话并不是以口头语言的交流为特征,而是通过人对其作品的批判与理解而展开。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这种对话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米哈伊尔·巴赫金认为:“生活就其本质说是对话……人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他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全部个性参与对话。”[2]387对话既是方式又是目的,它强调对话双方的参与和投入,没有使对话双方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变化的交谈不能称为对话。
弗莱雷认为“词”是对话的精髓,也是实现对话的工具。反思与行动是它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如果牺牲一方,另一方就受到损害。对话就是以世界为中介,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基于平等的主体共同交流建构和改造共生共存的世界。[1]37-38
(二)对话教学
保罗·弗莱雷认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41美国学者在总结西方“对话教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定义“教学中的对话”“对话是一种教学关系,它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所构成。”[3]1112-1113该定义阐明:对话是一种交互主体的、有机的、动态的教学关系,而非教学要素间的机械连接;它是所有参与者对共同面对的问题或课题的探究、质疑、解释、评论、重新思考等“话语投入”行为,而非把外部确定无疑的知识或规范内化;它是贯彻始终的、持续进行的言语互动,而非偶尔为之的问答行为;它把参与者个体的反思和所有参与者彼此间的互动融为一体,而非将二者割裂开来,使“反思”走向孤独、“互动”沦为盲从。张华教授基于此跨学科视野,结合传统与现状、理论与实践,定义“对话教学”如下: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反思与行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该实践旨在发展批判意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关心伦理和民主的社区。[4]
由上看出,对话教学不是指一种教学形式,也不是指一种教学模式。其指向一种新的教学主张、一种教学理念、一种对教学的价值追求,指向教学双方的参与和学习,理解和反思、交流和启发、体验和成长。这种教学虽然是通过双方对话来进行的,但是,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 “教学对话”,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问答和交换意见,它伴随着教与学双方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碰撞过程。对话教学具有方法和原则的双重性质,是一种融合教学价值观、知识观与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哲学。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教材三位一体的对话,是思想的碰撞与心灵的交融的过程。对话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们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信息,从而赋予认知对象以新的意义,知识便通过新旧经验间反复对话建构起来。
二、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师生关系特征
保罗·弗莱雷认为在传统教育下,是“教师的学生”,和“学生的教师”,师生关系是一种单向的、垂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教师以知识权威的姿态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认为学生一无所知;在“对话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关系。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积极交往、合作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在“对话”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共同开展理解和反思。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教师与学生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能变成学习者,而学生也可以变成指导者。[6]
(一)互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不只是两个主体,而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平行、相互平等的关系。 所谓平行,就是说,二者都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所谓平等,就是说,二者谁也不能“强行把意志意见强加于另一方”。在课堂教学交往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二者共同开展质疑、思考、理解、探究、评论等思维活动。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形成辨析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直观与想象等思维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时可能变成学习者,而学生也可以变成指导者。[6]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是一个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群体,师生之间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生生之间的人格地位也是平等的。
人与人的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具有完整人格的“教师”与“学生”,师生之间是“我—你”的相遇,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愉悦的相遇。教师与学生只有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才能敞开心扉,进行真正的交流和沟通。任何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都是不牢固的,于教育有害的。
(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平等的人性基础上,民主是师生关系处理的基本原则。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性的课堂,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并且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人,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这样他们才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存于“学习共同体”中,民主的价值追求必然形成和谐的双方关系。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因和谐而身心愉悦,使得质疑与评论是以共享智慧为出发点,使得理解和反思有了轻松而快乐的体验,思维的通路敞开,为探究和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教师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人格天平上。美国教育家爱默生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和蔼、友善、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不讽刺、辱骂、体罚学生,更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是能够施影响于他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具体体现于对学生的爱。”[7]200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只有以爱心对学生,就能做到一视同仁,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还主张对学生不要急于下结论,千万不能说学生没有希望了,任何时候都不要责备学生头脑迟钝;讲学生的缺点应当慎重,不要在家长和集体场合面前直言不讳地批评和指责学生,要讲究艺术。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不可以掉以轻心。
(四)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理解即要求师生间达成认同,追求平等的对话。学生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在对话教学理念之下,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人,看见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心去呵护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理解认同,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对知识加以理解、探究。同时,还要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加强师生情感上的沟通。不良的师生关系,往往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对于彼此的理解造成的,如果师生双方相互理解,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五)协商合作的师生关系
以往的教育理念,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师生之间依然是引导与被引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对话教学理念指导下,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改为“教学生学”,将课堂变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采取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来从事教学活动。[8]在教育活动与教学过程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倡导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学生质疑书本知识的价值、探究实践知识的路径、反思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学生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合作探究中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六)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
《礼记·学记》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与学就像一对拐杖,任何一方的残缺都会阻碍主体的前行,只有双方共同平衡发展才能取得和谐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中国古代“教学相长”的智慧,就是把教学看作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师生合作与共建的知识探究活动,是以教促学、以学促教,师生共同发展。
三、我国当前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状
(一)依附型的师生关系
《学记》提出,“师严然后道尊”,因为“师”是“道”的传播者,只有尊师,才能传道。荀子在《修身篇》中写道:“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韩愈的《师说》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千百年来“师道尊严”的观念在教育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统治的不断强化下,“师道尊严”也不断被神圣化,师生关系表现出强烈的等级性。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封建伦理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亦父亦子”的关系,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灵性,师生关系的天平严重倾斜。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当教师将正确的或者唯一的答案给予学生,学生不加思考与批判地接受,这种状况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而在这种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必然是造成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阻隔师生之间深入的交往,对教学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冷漠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情感淡漠,教师对于教学缺乏热情,教学管理松弛,对学生不冷不热,师生之间的实际交往时间也少得可怜,双方互不了解、互不信任、互不亲近、彼此漠不关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保管人”,教师是知识的“储户”。教师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1]24教师就像一台复印机,将课本上的知识复制到黑板上,学生将重点复制在笔记本上,师生之间完全是机械地交流;上课提问,在空洞的言辞之下,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教学陷入僵局。教师跟学生在课外生活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师生之间互不吸引。师生之间冷漠的关系阻碍了人性化教育的实践,更不符合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功利型的师生关系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大环境下,知识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成为获取金钱的有效途径。每一个在社会关系中生活的人都必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或义务。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对社会、对他人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也要在教育过程中承担起教师职业角色所要承担的职业道德义务。在现今社会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教育的功利化,导致教师的道德滑坡,师德沦丧。教师缺乏责任心与教师良心,把教书作为生存和获取荣誉的工具。因为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晋升,大都跟学生的成绩、班级的升学率相关,所以教师关注的似乎只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升学率的高低。不少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分数、升学率,更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能否评优晋级,能否得到更多的奖金。这样做的实质,就是教师把学生当作生存发展的工具,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利益关系;教师以经济利益为传授知识的标准,对于学生进行选择性地关注,“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荡然无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属性,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四、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师生关系建构
随着社会的变革,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教育领域,师生关系随之变化。对话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改变教育理念,以“对话教学”为理念基础,探索彼此平等、认同、尊重的多元共存、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的挑战。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转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观念。赫尔巴特提出了师生“情感一致”的命题,强调“师生之间高尚而自然真挚的友谊”[9]77。杜威最早揭示了教学中的教与学相互依存的关系。马丁·布伯揭示“我—你”在学校中的相遇,从而也展现了“我—你”关系在教学中的相遇。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师生关系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没有“对话”的过程,没有思维训练的功能,也没有立德树人的功能。因此,基于对话教学理念对师生关系构建,必须破除传统观念的影响,确立平等基础上的教学交往关系,确立“我—你”关系框架下的全面教学功能。“为了学生的一生而教”,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关注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学生不再成为教学的客体、知识的“容器”,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重新解读教师权威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非常看重教师的“权威性”,讲究“师道尊严”,学生没有主体意识,没有个人见解的发言权,也没有基于兴趣的选择权,自然也没有思考的权利,在课堂上就是以教师的意见为意见,以教师的答案为标准。教师的权威不仅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阻滞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从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中解脱出来,转变教师角色,重新解读教师权威。迈考特说“教室是优秀剧本的演出场地”,教师从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教师从主宰者成为引导者、参与者,从“灌输者”成为“解放者”。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嘴巴、双手和时间与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探究、自己表达,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重新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能成为“学习者”,学生也可能成为“教育者”。
重新解读教师权威,并不意味着教师权威的消失,也不意味着学生对“师道尊严”的消解。恰恰相反,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给学生提供了发展自己的机会,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尊和自信,这正是学生一笔人生成长的财富。教师权威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的局限,身心发展还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引;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认同教师的权威,承认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这并不排斥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只是“闻道先后”差异。平等的对话促进了师生的经验共享和情感共鸣,为产生和谐的“我—你”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新解读教师权威,就是要让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苏霍姆林斯基曾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建议》《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等论著中就这一点进行过深刻阐述。一是教师要把学生领进自己的智力生活世界中;二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三是教师是学生自我完善的榜样;四是教师是学生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五是教师是最先引导学生去学习生活的人;六是教师是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人。[7]187
重新解读教师的权威,也要求教师形成一套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一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智特点和性格特长,必须从细心观察开始;二是用心倾听学生的表达,理解学生的愿望和情感反应,欣赏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三是用平等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关切的表情、关注的行为尊重学生;四是对学生的弱点和错误能够包容,对智力发展滞后的学生要有耐心;五是平等地与每一个学生交往,对每一个学生报以同等的信任。
(三)树立新的学生观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越来越信息化,学生从大众传媒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作为“具有超越性的受教育者”其角色就会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教师的学生观加以转变。[10]心理学家罗杰斯从人的本质出发论述了人的自主能动性和发展自我、表现自我的本能欲望。他认为,学生具有先天的学习潜能,是自发的自我指导的自我实现者。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欲望。罗杰斯要求“重新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强调学生的绝对主体地位”[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应该从多维度认识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心智特点,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单一地仅从成绩来排名次,要看到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经验,还要看重学生的品德。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师生之间在教学中的“我—你”相遇,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
(四)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除了先天的遗传之外,环境对人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塑造。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对于学生道德情感发展尤为重要,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师生关系的形成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外的交往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教师是学生做人的榜样、生活的导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三观”还不健全,不能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评价。其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怎样与人相处,在与教师交流中学会与人沟通,从而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课外交往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感融通效果,丰富的课外活动更有利于架起师生多样化平等交往的桥梁。所以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提供一个有力的外部环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种子”在校园文化这块“土壤”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我—你”关系在教学中的相遇——“对话”有着多重发展功能,不仅是知识的发现和探究,也有能力的展现和历练,还有情感的融通和态度的改变以及价值观的升华。基于对话教学理念,重建人性化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才会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感受到激励、鞭策、召唤,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要真正构建起新的师生关系,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践履新的理念,奉行教育爱的核心价值,不断探索新的策略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