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设置重构研究

2018-03-07李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每学期学时体育教师

李超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安阳 455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学校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加快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管理体制,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出新形势下符合社会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高校是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于2016年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6年工作要点》中印发了《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专科)纲要》在总结近几年来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符合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特征的宏观、指导性意见。

1 高职高专发展概况

1.1 高职高专性质

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都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高职高专: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1.2 高职高专规模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成形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革发展,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20余所,在校学生突破1000万人。甚至人口规模较大的县级城镇,都设置有1所以上高职院校,所开办的专业涵盖和适应了各个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总规模居世界第一。

1.3 高职高专学制分析

高职高专学制分为“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大专。“三年制”大专招生对象是高中毕业生,招生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学校单独(自主)招生,第二种方式是通过高考录取。学生课程设置为校内学习2年,校外实习1年。 “五年制”大专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招生方式是中考录取。学生课程设置为校内学习4年,校外实习1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在高职高专中,“五年制”大专办学规模越来越小,逐渐被“三年制”大专所取代。

2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现状

2.1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目前均是按照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设置,高职高专对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体育课程(必修),共分为2学年,4个学期,总课时数为144学时,其中理论课16学时,实践课128学时。在第一学年中,体育课程类型为必修课,课时计划72学习,其中理论课8学时,实践课64学时。在第二学年中,体育课程类型为选修课,课时计划72学时,其中理论课8学时,实践课64学时。在这种体育课程设置中,体育课程性质按照大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同时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

2.2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基本目标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目标分为五个领域:(1)运动参与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目标;(5)社会适应目标。

2.3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设置方法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在体育课程性质、体育课程目标、学时等方面能够符合教育部2002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但是在体育课程设置的具体方法与内容中,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设置通常是根据体育教师数量、每年入校新生总人数,根据学校教务处按照学生所学专业编成的行政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年、学期教学工作,同一名体育教师对同样的学生进行2学年的体育教学任务。

这种课程模式中,在学校方面,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必修课如何确定,选修课如何确定,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目标不清晰、内容不具体的问题。还有些学校按照 “每学期开设体育课程不少于8门”的要求,在学期教学要求中明确体育教师要安排8项不同的运动项目在学期教学工作中穿插教学,按照一个学期36个课时计算,平均每项运动教学只有9课时,从教学效果上,根本无法完成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目标。在学生方面,学生只有被动接受体育教师以及体育教学内容,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体育运动需求主动选择学习内容。

2.4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重构方案

按照201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职业 (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高职高专体育课程重构方案。

根据教育部《(大专)纲要》的精神,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是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大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完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提升体育和职业素养的目的,针对职业岗位标准,利用合理的体育手段,促进职业专门性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达到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目的。

在课程设置具体方法上,根据学校现有体育师资力量,结合学生职业特点以及体育场馆、体育器材条件,大力开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职业需要的体育课程。

建立健全学生选课制度,开发教务管理系统,打破体育课分为必修、选修固有观念,打破按行政班级授课制度。(1)确定体育课程内容。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方向,按照教师专业方向选择课程具体内容,体育课程内容至少做到每学期开设不少于8门体育课程供学生选择,在此需要说明每学期开设体育课程不少于8门,不是指学生在一学期中要学习8门体育课程,而是学校提供至少8门体育课程,让学生在每学期开学选课阶段自主选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一门体育课程;(2)计算教学课时总量。根据新生入校总人数,核算出新生全年课时量;(3)确定教师学期教学课表、课次。根据新生全年课时量计算出体育教师课时量;(4)优化完善教务管理系统选课功能。在教务管理系统设置不同体育教师体育课程名称、上课时间、选课人数(一班30~35人为宜),打破原有分院系、分专业的班级授课制,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5)每学期教授1门体育课程。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要求,体育教师每学期教授一门体育课程,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连贯性与教学效果,才有可能做到熟练掌握1项基本技术,能在运动实践中运用;(6)每学期进行一次选课工作。一学期教授一项体育运动学生才有可能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两学年四学期里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四项体育运动,既完成了使学生熟练掌握1~2项基本技术的目标,又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需求。

4 结语

在教育部2016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应打破传统思维,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建立符合社会对于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需求的体育课程,建立满足学生兴趣与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课程。

猜你喜欢

每学期学时体育教师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