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望书香传古今
——赵琦美校勘特色简论
2018-03-07杨迪
杨迪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1 赵琦美其人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书籍,但书籍在传承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散佚,因此需要专门加以保存收藏,编纂目录,校勘版本。明末清初时期,常熟凭借着古城的底蕴,成为了天下藏书的中心地,其中一座名为“脉望馆”的藏书楼,堪称第一。这座脉望馆的馆主,就是赵琦美。
赵琦美原名开美,字仲朗,一字如白,号玄度,一作元度,自署清常道人。赵琦美生于1563年,卒于1624年。赵琦美之父“文毅公”赵用贤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也是一位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赵用贤根据家藏之书编有 《赵定宇书目》,共著录了图书3300余种、4900余册。而他的几个儿子中,只有赵琦美继承了父亲的爱好,并将藏书事业发扬光大。在赵用贤编制目录的基础之上,赵琦美更进一步,编制了《脉望馆书目》,著录图书近5000种、20000余册。
赵琦美和父亲一样,不仅以搜购古籍为平生乐事,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精力钞校所见所藏的古籍,其中很多都成为了善本。赵琦美往往为求得全书不厌其烦,得书过程十分不易。
2 赵琦美校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特点
赵琦美对元明杂剧剧本不仅做了搜集,更做了校勘工作,并不是只抄不校,这是他对戏曲史的一大功绩。在早期对赵琦美钞校戏曲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他的功劳“不在于校而在于抄”,这种说法难免偏颇,因为赵琦美于校勘方面的努力是不容忽视的,并在书中留下了很多简短的校跋,可见他不止于抄,更是进行了很多校对的工作。总结而言,赵琦美的抄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考校版本
从赵琦美的校跋中可以看出,他钞校本子的来源,一是“从内本录校”,“内本”也即指明代末年宫廷演戏的剧本。另一个来源是从于小谷的本子传抄的,如《江州司马青衫泪》一出后赵琦美附校跋云:“校抄于小谷本。”。于小谷其人的身份并没有多少资料,但赵琦美曾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的校跋中提到他是东阿于谷峰子。除钞本外,刻本只有二种,一为《古名家杂剧选》本,一为《息机子杂剧选》本。
在赵琦美钞校的过程中,他通过对比不同版本对文本加以修订,这在他的校跋中有很多体现。如《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一出中,赵琦美就在最后附上校跋曰:“内本、世本各有损益,今为合作一家。”又如息机子本《张公艺九世同居》后附校跋云:“此册与于小谷本大同小异,又别录一册。 ”再如《阀阅舞射柳捶丸记》一出后附校跋云:“内本与世本稍稍不同,为归正之。”可见赵琦美在钞校时十分用心,对于能找到的版本都进行了悉心对校,择优而录,对于保存戏曲的艺术性有很大的功劳。
2.2 校勘文辞
赵琦美在校钞时做了大量的纠正文辞错误的工作,使得他钞校后的剧本便于阅读,质量很高。特别是内府本,由于内府本的来源是宫廷中杂剧艺人,所记录的文本是供舞台表演用的,因此并没有那么重视文字的准确性。在内府本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音近字的错误,如将“试说”写作“是说”,“尽心”写作“进心”等。对于这些错误,赵琦美都一一进行了纠正,体现了他对书籍校勘的细致于耐心。比如《温太真玉镜台》第一折“六么序”中,原钞本作“貌比脸庞”,这是一个明显的因为音近而导致记载错误的问题,赵琦美将之改正为“貌比莲芳”,使之通顺。又如同剧中第三折“中吕粉蝶见”一段,原钞本作“下丹方一味”,赵琦美改“丹方”为“单方”,也是一例。
2.3 润色语言
在钞校过程中,赵琦美还进行了另一项工作,他对一些剧本的语言进行了润色,使得剧本的文学性更强。比如《望江亭中秋切脍旦》一出第三折中,原钞本作“这酒不是家童带来的,酒大人若吃下去……”,赵琦美则在一旁以小字增加为“这酒不是家童带来的,酒(是买来的),大人若吃下去……”经过赵琦美的润色,上下文衔接更加自然,读起来也比较通顺。再比如同折中后文还有一例,科衙内的话原本作“我受了礼物,做不的夫妻了。”赵琦美在钞校时,或根据下文正旦云:“媳妇来到这里,受了礼也做的夫妻。”,便将上文中的“物”字改为了“呵”,这样一来,上下文整饬对应,读来也更通顺,虽只是小小的一字改动,却足以表现赵琦美的校勘思路,并非停留在纠正错字上,更注意在保持原文的基础上为其增添文学性。在经过赵琦美如此润色之后的剧本,语言通顺文雅,文从字顺,适合案头品读。
2.4 考证作者、曲牌名等
保存在《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有一些杂剧的作者存疑,赵琦美也对此做了一定考证。在孙楷第先生的《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中也提到:“其(琦美)考证功夫亦非决不可企及者。 然其一一勘定,为后人省精力不少。吾人今日读也是 园曲,能开卷即知其作者,审其剧名异同,不烦检索,实觉有无穷方便。 此皆出琦美之赐。是则琦美考订之功有不可泯灭者也。”遇到不确定的,赵琦美也标出,方便了后人继续考证。如《立成汤伊尹更莘》一出 ,原钞本中记载为无名氏作品,但经过考证,赵琦美在校跋中记录到:“《太和正音谱》有《伊尹扶汤》,或即此,是后人改今名也。然词句亦通畅,虽不类德辉,要亦非俗品,姑置郑下,再考。”除了考证作者以外,赵琦美亦有对原本中部分不正确的曲牌名加以考证,并纠正了错误。比如《江州司马青衫泪》一出第三折中,有一段原钞本标曲牌名为“离亭宴煞”的唱词,赵琦美就将之纠正为“双鸳鸯”。
3 附录穿关
杂剧中所谓的“穿关”,就是指演出戏剧时各个角色的穿着打扮,生旦净末丑各有各的不同,而不同的剧目之间,也有不同。《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一大特色,便是赵琦美在钞校时附录了不少剧目的“穿关”,按每折的出场人物排序,给研究元明杂剧的舞台表演留下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如《山神庙裴度换带》一出,在最末就附录了各折“穿关”为:“王员外:一字巾,圆领,縧儿,三髭髯;旦儿:狄髻,手帕,比甲袄儿,裙儿,布袜,鞋……”等等,各个角色的装扮一目了然。这些“穿关”资料,均来自内府本,应当是当时的杂剧艺人们的舞台装扮的记录。赵琦美记录的这些“穿关”资料,一方面可供研究者考察当时的杂剧舞台表演形式,另一方面在案头阅读时,也能让读者获得更多信息,使得阅读时能感知的人物形象、画面等更具体生动。其次,这些“穿关”所记载的衣饰名目,也是考察明代服饰的可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