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转化的探讨
2018-03-07龙萍
龙萍
(广东高州中学,广东茂名 525200)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社会,数字原住民伴随着数字技术而生,网络世界为他们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数字化生存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信息污染问题给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数字公民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在信息化时代下的网络环境中,保持公民的素养和准则,这也是数字原住民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数字化生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的数字移民,并不熟悉数字世界,因而也不能很好地对数字原住民的数字生存给予必要的监管和引导。自由化的数字环境,使得数字原住民在数字化生存过程中产生不少问题。
1.1 使用频率缺乏自控力
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普遍的关注。所以很多家长都会限制孩子对数字产品的使用,因为作为数字移民的家长们,也不知道如何控制好自己对数字产品的使用频率。
1.2 网络道德的缺失
很多数字原住民会认为,网络上的行为不受现实社会的道德的制约,可以在网络上为所欲为。例如,笔者就曾见过学生因好奇而冒充适龄男青年上婚介网骗婚。如何让数字原住民在虚拟的环境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1.3 网络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网络信息最大的特点是匿名,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只需要通过一个网名,一个“代号”来实现。网络的这个特点,为网络世界带来了各种虚假污秽信息。如何教育数字原住民在虚拟的环境中抵制不良信息,也是未来的工作大方向。
1.4 网络法律意识的淡薄
网络造谣、网络暴力、盗版、网上著作权和肖像权的侵害,这些违法行为,网络世界里时常发生。在没有成人引导的情况下,数字原住民会不自觉地参与其中,也极有可能会成为这些违法行为的受害者。
2 数字公民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可以看到,现阶段网络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字原住民的不规范行为所导致。如何能够抑制这种不规范行为,并构建和谐民主的网络秩序,就需要数字公民的共同参与。而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的转化工作,也是未来的重要工作。笔者将从数字公民的内涵入手,探究数字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原则。
2.1 数字公民的内涵
数字公民的内涵可以从现实社会的“公民”一词来进行延伸。公民是拥有国籍,并根据法律的要求具备权利和义务的人,而在网络社会中,这便是数字公民的含义。而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有所差异,即前文所提到的原因,网络社会不需要进行实名制交流。而数字公民的前提是尊重网络规定,在自由化的网络环境中保证自己的行为规范,并在必要时能够通过自身理解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网络环境下的各类社会问题。
2.2 数字公民的基本要求
从现实社会来看,对于公民的要求主要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而这一概念也可以适用于网络社会之中。从权利角度来看,数字公民具有使用网络信息的权利,包括信息的交流、传递等,同时,也具有规范自身行为和遵守法律的义务。从思想层面来分析,数字公民对于信息技术应该具备足够的敏感性,换言之就是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而意识还包括安全责任意识和健康意识等多个方面。从知识层面来看,数字公民本身是具备文化素养的,具备在数字社会中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除了信息技术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包括对于制度和法律的了解,即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行为是不符合规范的。从实践层面上看,数字公民具备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无论是用于学习、生活还是娱乐,都能具备在数字化领域的“生存”能力,这也和现实社会相似,人们在现实社会生存需要具备求生技能。促进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的转化,重点要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入手,而这也是下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3 如何促进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的转化
数字公民以此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发展,让公民和社会的接触变得更加紧密。现阶段的青年们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受益者,其行为和素养影响着日后的价值观念。数字公民也让教育者们意识到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教育,还包括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虽然我们经常会讨论如何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但从实际工作中来看,网络社会的和谐构建仅仅通过单方面的管理是不够的。例如针对于同性恋青年的网上骚扰问题,我们并不能从根源上消除同性恋人群,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
3.1 社会的有力监督
社会是人们的活动场所,也是数字原住民所处的大环境。相对而言,社会环境教育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因为数字公民虽然也是信息环境下和网络环境下的产物,但最终仍然保持着良好社会公民的特征。因此,社会环境需要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统一管理,该规范的规范,该立法的立法,还要加大宣传,将法律观念和意识深入人心,提升数字原住民的网络行为合法意识。此外,媒体的导向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网络媒体宣传的优秀文化,传递正能量的行为也能促进网络环境的改善,从而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3.2 家庭的共同学习
以往的家庭教育,是自上而下的,即父辈教育子辈。然而,作为数字移民的家长,在数字技术的使用这一块,本身就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所以,在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合理转化这一问题上,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作为家长,可以从几个不同方面入手。首先是意识上,要在自身接受新技术的前提下展开教育,并尊重数字原住民们的行为和认知,通过合理的内部教育来减少双方之间的认知和行为差异[1]。例如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展示如何正确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来服务于生活,做好监督工作,对于一些不良的色情信息、反动信息等要坚决予以抵制,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教育,防止网络环境对数字原住民产生不良影响。
3.3 学校的合理引导
教育工作需要结合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在协调和配合之下,各自承担教育责任。在这一方面,我国学校可以向其他先进国家进行参考借鉴。例如美国在本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展了合理的数字公民教育。同样,我国的学校也可以按照这一发展目标,在课程安排上融入相关的教育工作。例如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加入相关的数字化礼仪和信息素养教育,从意识上和能力上对学生进行培育,让他们了解到正确利用数字化信息的方式,从而促进其向数字公民的转化,为今后的教育打好基础。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原住民必然成为现代化信息时代下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先驱者。因此,其个人的素养水平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促进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转化,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积极配合,共同承担各自的教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