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变革

2018-03-07高建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观念马克思

高建林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之后连续的帝国主义战争的发生,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也开启了近代史的先河,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步入现代史,本文研究的时间段就在这一时期。对于观念的理解,在马克思看来,观念就是一种意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国家观念则是人脑对国家的一种客观认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一改中国古代“天下观、万国观”的常态认识,开始从器物、制度及文化等层面来学习西方,在政治制度上经历了从君主制、资产阶级民主制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变革,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正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近代实际相结合的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马克思国家学说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不是必须的,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所需要的。恩格斯曾说“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与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1]。”从恩格斯的表述以及历史与现实的社会可以看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人民对于国家的认识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与发展而不断深入。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没有国家这一概念,到之后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变化,国家观念也随之经历了从无到家国混淆再到人民民主的转变。

1.2 马克思关于国家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所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第一次对国家作了经典的阐释,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而且在这一点上民主共和国并不亚于君主国”[2]。马克思在著作中提到,国家的阶级实质,同时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通过研究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论述了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的历史必然。毛泽东在创立《新民主主义论》时也认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

2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2.1 马克思国家观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简述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民对国家的认识并不明确,把国和家、国家和天下、国家与朝廷、国家与君主、国家与臣民等混淆,形成了一种“家国一体、华夏中心、皇权至上、朕即国家”等观念,君主一般采用迷信的手段来统治臣民,“君权神授”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虽然也有“鱼水论”,但这只是君主笼络人心的手段,人民对于国家及君主的认识带有十分神秘的色彩,国人对于他国的认识更是甚少,以华夏为中心的思想一直支配朝野2000多年。到了近代,在西方的坚船利炮声中,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我国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到文化的转变。

2.2 毛泽东创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一种适合中国实际的国家思想,毛泽东就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在所写的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观。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采取的制度及政权组织)、经济、文化制度的内容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新民主主义国家观的形成,使近代人民对国家观念的认识有了新变化,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之前的思想认识,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变化,从那时起,新民主主义国家观成为中国共产党国家理论的基石,得到人民的拥护。

2.3 新民主主义国家观在中国近代国家观中的地位

中国近代国家观从制度层面上讲,发生了从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再到人民民主专政的三次变革,时代与人民最终选择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制度和人民代表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并随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是正确的。首先,它作为近代最适合中国实际的国家观,为人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彻底改变了人民对于国家性质的认识,同时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同与支持;再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毛泽东思想的引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这一国家观的指导下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制度,符合人民的意志;最后,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最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终于实现了。

3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近代中国国家观念变革中的划时代意义

3.1 提供了一种符合中国发展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观念

新民主主义国家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中国近代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人民民主的国家观念,是被历史和人民所选择的,推动中国发展的国家学说。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近代中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国家观念,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近代国家观念的认识,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历史的选择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有了自己的思想指导;自从有了新民主主义,新中国成立就有了理论基石。总之,观念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现实世界,近代中国就找到了这个东西,从此也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3.2 强化了以捍卫主权为核心的国家观念

主权在国家三要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失去了主权,其他一切发展都无从提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就认识到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暴力机构是需要在这个历史阶段存在的,同时认为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应该共同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马克思国家学说进一步强化了以捍卫主权为核心的国家观念。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论人民民主专制》等著作中体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观中也提出,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指导,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努力,最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直到现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推进。时代发展足以证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适合中国的,这一国家观进一步强化了国家主权,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了加深。

3.3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新中国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中国成立,在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制度上,毛泽东已经在著作中作出分析,所以在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符合当时社会的民主政治制度。在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发展了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新中国建立起来了自己的政治制度,得到人民的积极拥护。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科学指导,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总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作出符合当时现实发展的决定,推动中国大步向前。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将实现新的飞跃。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观念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维生素的新观念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健康观念治疗
如何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话语优势的确立